吸尘器旋风式尘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79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器旋风式尘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离心式吸尘器空气与灰尘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本人已申请的申请号为“200510049880.2”、“一体式两次分离的吸尘器尘杯”,较现有技术虽然分离空气与灰尘的效果已有较大提高,但仍有少量细尘未经分离随着空气流吸附在吸尘器的过滤片上,在多次使用后过滤片上仍然聚积较多灰尘,久而久之阻塞了空气的流通,为此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一个分离效果更好的分离器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具有两次分离功能的吸尘器尘杯其分离效果还不够理想,还有少量未分离的细灰尘随着空气流吸附在过滤片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具有两次分离功能的吸尘器尘杯内再增加一次分离功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三次分离功能的吸尘器尘杯。它包括壳体,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与壳体周壁相切的进风口和设于壳体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有进风口,分离器进风口顶部的水平位置与尘杯进风口的中心位置有一定的落差高度,进风口下方设有隔离罩,所述分离器设有两根同轴安装的内外管,内外管底部封闭连接,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高度;分离器进风口通过内管与尘杯出风口相通。
所述分离器进风口呈环状体,由一个或多个螺旋片按螺纹或多头螺纹状旋转均布排列而成。
所述尘杯出风口开设在盖合于杯体的杯盖上,壳体内的分离器通过外管、设有中心孔的连接支架与尘杯壳体相连;所述连接支架呈喇叭形,中心孔下方连接一与内管对应的短管,短管直径略小于内管。
所述内管底部还连有一与之相通的延伸管,隔离罩下方连接一与延伸管同轴的筒形腔体,该筒形腔体与所述延伸管相通,也与分离器进风口相通,这样就构成一个三次分离的吸尘器尘杯。这样经过一次分离,分离出绝大部分灰尘。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由分离器环状进风口进入延伸管与筒形腔体之间的间隙。由于受均布排列的一个或多个螺旋片的导向作用进入间隙内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同样产生旋转气流。当这部分空气下降至延伸管下端时,由于离心力作用进入间隙的细尘向下旋转进入筒形腔体,而分离后的空气经延伸管向上进入内管。
进一步,在延伸管内设置一三叶旋转片,在经过二次分离后由于延伸管的三叶旋转片的作用,分离后的空气向上继续旋转,如这部分空气还略带少量细尘,则当这部分空气上升至内管上端后螺旋半径突然增大,风压减少,离心力再次将混于空气中的极少量细尘分离,甩向外管内壁并沿壁旋转坠落,可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
所述尘杯出风口也可开设在壳体的底部;分离器顶部与内外管的封闭连接底部相连,分离器通过外管以卡口方式与壳体相连。分离器进风口底部固定于带中心孔的隔离罩上。隔离罩中心孔上方连接一中心管,中心管直径略小于内管,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分离器进风口通过环形间隙与中心管相通。中心管穿过隔离罩向下延伸,隔离罩下方的延伸管呈上部小、下部大。延伸管下端内设一短管,并使延伸管、短管及壳体底部连接形成喇叭形凸缘的出风口,中心管通过延伸管以及短管与壳体底部出风口相通。这样构成一个三次分离的吸尘器尘杯。经过一次分离,分离出绝大部分灰尘。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由分离器环状进风口进入内管与中心管之间的间隙。由于受均布排列的一个或多个螺旋片的导向作用,进入间隙内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同样产生旋转气流。当这部分空气上升至内管上端时旋转半径突然增大,风压减少,离心力将混于空气中的少量细尘分离甩向外管内壁并沿壁旋转坠落。而分离后的空气经中心管向下进入延伸管。
进一步,在延伸管扩大部上方内设置一三叶旋转片,在经过二次分离后由于延伸管的三叶旋转片的作用,分离后的空气向下继续旋转,如这部分空气还略带少量细尘,则当这部分空气下降至底部短管上端后螺旋半径突然增大,风压减少,离心力再次将混于空气中的极少量细尘分离,甩向底部延伸管扩大部内壁并沿壁旋转坠落,可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离器进风口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三叶旋转片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实施例一。如图所示,该尘杯包括尘杯杯体13、设于尘杯杯体13周壁与之相切的尘杯进风口1、开设于与杯体相盖合的杯盖上的尘杯出风口3和置于尘杯内的分离器,分离器上设有进风口6,分离器进风口顶部的水平位置与尘杯进风口的中心位置有一定的落差高度,进风口6的下方设有隔离罩7,分离器的进风口6与尘杯进风口1相通。所述分离器进风口上部连接有两根同轴的内管和外管8、9,下部连接有圆台形的隔离罩7。内管8外壁与外管9内壁的底部封闭连接,其中内管8与尘杯出风口3相通,且内管8短于外管9。内管8向下延伸穿过隔离罩7。尘杯内有一连接支架4,它以卡口方式连接于分离器外管9上端后搁置于尘杯杯口上。该连接支架4呈上口大下口小的喇叭形,支架4有中心孔10,中心孔下方连接一与内管8对应的短管11。如图2所示,分离器进风口6呈环状体,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螺旋片12按螺纹状或多头螺纹状旋转均布排列而成,螺旋片12的上端连接于内管和外管底部的封闭连接端,另一端固定于圆台形隔离罩7和延伸管14上。隔离罩下方连接一与延伸管同轴的筒形腔体16,延伸管与筒形腔体之间留有一间隙。以利进入螺旋片12的气流畅通。所述进风口6均布排列的螺旋片12的下端,穿过隔离罩7向下旋转延伸。在筒形腔体16内设置一底部开口的圆锥筒体17。圆锥筒体17的上沿在低于延伸管14下端的水平位置处与筒形腔体16连接,圆锥筒体17的下沿与筒形腔体16的底部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所述延伸管14内设置一三叶旋转片的螺旋结构19。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叙述本实用新型三次分离的工作原理。将吸尘器内连接电风机进风口的风道与尘杯出风口3连接,启动开关,电风机工作后,尘杯内腔产生负压,带有灰尘的空气由尘杯进风口1进入尘杯内腔,由于尘杯进风口1轴线与尘杯壳13的圆周面相切,因而产生旋转气流。又由于分离器进风口6位置低于尘杯进风口1而存在一定落差,使两进风口之间产生一定的气压差,因此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尘杯后,即产生向下的螺旋快速旋风,灰尘受离心力作用被甩向周壁并沿壁旋转坠落至尘杯杯体13与外管9之间的集尘腔2。由于隔离罩7的隔断作用,落入集尘腔2的灰尘很难受到上部螺旋气流的影响重新卷起而进入分离器进风口6。分离出绝大部分灰尘,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由分离器环状进风口6进入延伸管14与筒形腔体16之间的间隙15。由于受到均布于进风口的螺旋片12的导向作用,进入间隙15内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同样产生螺旋气流。当这部分空气下降至延伸管14下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进入间隙的细尘在锥体17的内壁沿切线方向向下旋转进入筒型腔体16的内腔18,而分离后的空气经延伸管14向上进入内管8。由于延伸管14内的三叶螺旋体19的作用分离后的空气向上继续旋转,如这部分空气还略带少量细尘,则当这部分空气上升至内管8上端后螺旋半径突然增大,风压减少,离心力再次将混于空气中的极少量细尘分离,甩向外管9内壁并沿壁旋转坠落至内尘腔5。三次分离后的空气经支架4上的短管11导向,由尘杯出风口3进入电风机,然后排出吸尘器。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另一实例。本实例的尘杯出风口设置于底部,它由连接于延伸管14、短管11及壳体底部的喇叭形凸缘34构成。分离器通过外管9以卡口方式与尘杯顶部连接。所述分离器进风口6由一个或多个螺旋片12按螺纹或多头螺纹形式旋转均布排列组成。进风口6的顶部与内外管底部封闭连接部相连,内侧与中心管20连接,其底部固定于带中心孔的隔离罩上,隔离罩中心孔上方内管中间连接一个与内管8同轴的中心管20,中心管穿过隔离罩向下延伸,该延伸管14呈上部小、下部大,延伸管下端内设一短管11,并使延伸管、短管及壳体底部连接形成喇叭形凸缘34的出风口3,中心管通过延伸管以及短管与壳体底部出风口相通。所述延伸管内设置一三叶旋转片。
下面结合图3叙述本实用新型三次分离的工作原理。将吸尘器内连接电风机进风口的风道与尘杯出风口3连接,启动开关,电风机工作后,尘杯内腔产生负压,带有灰尘的空气由尘杯进风口1进入尘杯内腔,由于尘杯进风口1轴线与尘杯壳13的圆周面相切,因而产生旋转气流。又由于分离器进风口6位置低于尘杯进风口1而存在一定落差,使两进风口之间产生一定的气压差,因此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尘杯后,即产生向下的螺旋快速旋风,灰尘受离心力作用被甩向周壁并沿壁旋转坠落至尘杯杯体13与外管9之间的集尘腔2。由于隔离罩7的隔断作用,落入集尘腔2的灰尘很难受到上部螺旋气流的影响重新卷起而进入分离器进风口6。分离出绝大部分灰尘,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由分离器螺纹状进风口6进入内管8与中心管20之间的间隙15,由于受到进风口螺旋叶片12的导向作用,进入间隙15内略带少量细尘的空气同样产生螺旋气流。当这部分空气上升至内管8上端后螺旋半径突然增大,风压减少,离心力将混于空气中的少量细尘分离,甩向外管9内壁并沿壁旋转坠落至上内尘腔5。分离后的空气通过中心管20进入延伸管14,由于延伸管14内的三叶螺旋片19的作用分离后的空气向下继续旋转,如这部分空气还略带少量细尘,则当这部分空气下降至延伸管14扩大部时,螺旋半径突然增大,风压减少,离心力再次将混于空气中的极少量细尘分离,甩向延伸管14扩大部内壁并沿壁旋转坠落至延伸管14扩大部底部尘腔55。三次分离后的空气经短管11和出风口3进入电机,然后排出吸尘器。
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它包括壳体(13),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3),与壳体周壁相切的进风口(1)和设于壳体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有进风口(6),分离器进风口顶部的水平位置与尘杯进风口的中心位置有一定的落差高度,进风口(6)下方设有隔离罩(7),所述分离器设有两根同轴安装的内外管(8)、(9),内外管底部封闭连接,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高度;分离器进风口通过内管与尘杯出风口(3)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进风口(6)呈环状体,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螺旋片(12)按螺纹或多头螺纹状旋转均布排列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尘杯出风口(3)开设在盖合于杯体的杯盖上,壳体内的分离器通过外管(9)、设有中心孔的连接支架(4)与尘杯壳体(13)相连;所述连接支架(4)呈喇叭形,中心孔下方连接一与内管对应的短管(11),短管直径略小于内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底部还连有一与之相通的延伸管(14),隔离罩下方连接一与延伸管同轴的筒形腔体(16),该筒形腔体与延伸管相通,也与分离器进风口(6)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内设置一三叶旋转片(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出风口(3)也可开设在壳体的底部,分离器通过外管(9)以卡口方式与壳体相连,分离器进风口(6)顶部与内外管(8)、(9)底部封闭连接部相连,其底部固定于带中心孔的隔离罩(7)上,隔离罩中心孔上方内管中间连接一个与内管同轴中心管(20),中心管穿过隔离罩向下延伸,该延伸管(14)呈上部小下部大,延伸管内设一短管(11),并使延伸管、短管及壳体底部连接形成喇叭形凸缘的出风口(3),中心管通过延伸管以及短管与壳体底部出风口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扩大部上方内设置一三叶旋转片(19)。
专利摘要一种吸尘器旋风式尘杯,它包括壳体,开设于壳体上的出风口,与壳体周壁相切的进风口和设于壳体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有进风口,分离器进风口顶部的水平位置与尘杯进风口的中心位置有一定的落差高度,进风口下方设有隔离罩,所述分离器设有两根同轴安装的内外管,内外管底部封闭连接,内管的高度低于外管高度;分离器进风口通过内管与尘杯出风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进风口呈环状体,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螺旋片按螺纹或多头螺纹状旋转均布排列而成;尘杯出风口开设在盖合于杯体的杯盖上,也可开设在壳体的底部,在分离器内外管下方的延伸管内设一三叶旋转片;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尘杯内腔在经过三次分离后可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
文档编号A47L9/10GK2887234SQ20062010140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6日
发明者郎维国 申请人:王跃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