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22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器皿,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锅具。
技术背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锅具无论是直接用于明火的锅具还是用于电饭煲 的内锅或电磁炉的锅具,其外侧壁均为较光滑平面。使用这种锅具时, 其加热面主要在锅底,其加热器的一部分热量就从锅侧流失掉了,使得 热能损失大、热效降低而且锅内食物也会因为受热不均造成同一时间内 食物生熟不一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7222823. 3,公告日是1999年2月3日,名称为《节能锅》的 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节能锅采用将锅体受热面设计制成若干的凹 凸面来增大锅的受热面积。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129292.5,公告 日是2007年4月25日,名称为《煮饭器》的专利,该申请案也公开了 一种煮饭器的外侧面设置了多个凹凸来增大锅的受热面积。以上两个技 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外壁面的凹凸块之间过于分散造成加工工艺 复杂,且不能汇聚外壁面上的热气流,因而造成聚热效果不明显、热效 不高。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节能型的锅具。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锅具,所述锅具的外侧壁表面设置均匀排列的线状凸起。所述锅具的外侧壁表面是从锅底与锅侧壁相交处到锅具上部开口的 锅沿之间的锅具的外侧壁区域。所述线状凸起可设在该区域的一部分表面上,也可在整个区域内设置均匀排列的线状凸起。所述线状凸起是指 较光滑、连续的呈线条状的凸条,使锅具的外侧壁表面形成有一定规律 凹凸线条形。所述线状凸起可通过直接与锅具一次铸造成型或其他固定 方式与锅具外侧壁表面固定为一体。所述线状凸起与锅具可为同样材质, 也可为更优的传热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线状凸起呈螺旋状分布。即所述线状凸 起为一圈或多圈由下往上方向绕着锅具外壁四周盘旋向上的呈螺旋形凸 条组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线状凸起呈放射状分布。即所述线状凸 起为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波浪形、直线形、抛物线形或其他线形的凸条 分布在锅具的外侧壁四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线状凸起呈斜线状分布。即所述线状凸 起为若干从与锅底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波浪形、直线形、折线形或其他线 形的斜线状凸条分布在锅具的外侧壁四周。所述线状凸起还可以是分布 在锅具的外侧壁上垂直于锅底与锅外侧壁交接线的各种线形凸条。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线状凸起呈环状分布。即所述线状凸起 为若干与锅底平面平行或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环绕在锅具外壁四周的波浪 形、直线形、折线形或其他线形的环状凸条。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线状凸起的横断面为方形、长方形、三 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相对于光滑外壁面,这种结构可增大锅具外侧壁的表面积即增加 了受热面积;同时相对于具有过于分散相对独立的凹凸面的外壁面,这 种结构形成的相应凹槽,可以聚集加热器产生的沿锅具侧壁流动的热气 流,并使热气流沿着线形凹槽的方向流动,可有效利用原本从锅侧面流失掉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2.相对于具有相对独立的凹凸面的外壁面,这种结构的制造过程工 艺和使用的加工模具简单,而且容易脱模。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明火加热器 加热用锅具、水壶、电磁炉加热用锅及各种电饭煲、压力锅、煲汤煲的 内锅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中锅具外侧壁线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一中线状凸起的结构的横断面形状示 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二中锅具外侧壁线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二中线状凸起的结构的横断面形状示 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三中的锅具外侧壁线状凸起的结构示 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三中的线状凸起的结构的横断面形状 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四中的锅具外侧壁线状凸起的结构示 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四中的线状凸起的结构的横断面形状 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五中的锅具外侧壁线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IO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五中的线状凸起的结构的横断面形状 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7222823.3的 专利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20129292. 5 的专利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锅具的外侧壁1四周表面上有与锅具一次铸造成型 的呈螺旋状分布的线状凸起,该呈螺旋状分布的线状凸起为从锅底与锅外侧壁相交处向锅沿2方向绕锅外侧壁1盘旋向上的螺旋形凸条3。如图 2所示,其横断面为方形。该设置不但增加了锅具外侧壁1的受热面积,而且热气流可以沿螺 旋形凸条3与锅具外侧壁1形成的凹槽向上延伸的路线上升,进一步提 高热效率。实施例二如图3、 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锅具的外侧壁l四周表面 上有与锅具一次铸造成型的呈放射状分布的线状凸起,该呈放射状分布的线状凸起为若干从锅具外侧壁与锅底相交处向锅具上部锅沿2方向呈 放射状分布的直线形凸条4,及由锅沿2向锅底方向呈放射状分布的直线 形凸条4共同组成。如图4所示,其横断面为梯形。 实施例三如图5、 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锅具的外侧壁l四周表面 上有与锅具一次铸造成型的呈斜线状分布的线状凸起,该呈斜线状分布 的线状凸起为若干从锅具外侧壁与锅底相交处向内锅上部锅沿方向与锅底平面呈60度的波浪形凸条5。如图6所示,其横断面为圆形。实施例四如图7、 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锅具的外侧壁l四周表面 上有与锅具一次铸造成型的呈环状分布的线状凸起,该呈环状分布的线状凸起为若干与锅底平行的直线形凸条6。如图8所示,其横断面为椭圆形。实施例五如图9、 IO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锅具的外侧壁1四周表 面的中间区域上有与锅具一次铸造成型的线状凸起,该线状凸起为若干垂直于锅底和锅外侧壁交接线的折线形凸条7。如图8所示,其横断面为三角形。
权利要求1. 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外侧壁表面设置均匀排列的线状凸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凸起呈螺旋 状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凸起呈放射 状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凸起呈斜线 状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凸起呈环状 分布。
6.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 状凸起的横断面为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具,所述锅具的外侧壁表面设置均匀排列的线状凸起。本实用新型可增大锅具侧壁的受热面积,同时线状凸起结构形成的相应凹槽,可以聚集加热器产生的沿锅具侧壁流动的热气流,并使热气流沿着线形凹槽的方向流动,可有效利用原本从锅侧面流失掉的热量,从而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可广泛适用于明火加热器加热用锅具、水壶、电磁炉加热用锅及各种电饭煲、压力锅、煲汤煲的内锅等。
文档编号A47J27/02GK201085459SQ200720053460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张金海, 简伟文, 董守才 申请人: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