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垃圾箱顶盖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垃圾箱顶盖簸箕。
背景技术:
日常用于收集、临时储存、转运垃圾用具为三个边壁, 一个 底面及一个提手构成的敞开式簸箕,其特点是容易收集地面垃 圾,但在临时储存垃圾中,腐烂物易为苍蝇等昆虫提供活动场所 和传播细菌,同时在转运至垃圾箱倾倒途中, 一些较轻物质如塑 料袋'尘土等易在在风力影响下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簸箕在临时储存及转运垃圾中存在的不足,l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垃圾箱顶盖簸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一个 长方形无盖的箱体作为存放垃圾的小垃圾箱,小垃圾箱的前壁有 一个缺口,由两个边壁及一个平面构成的形簸箕安装在小 垃圾箱前壁缺口处并与缺口两边的左、右边壁活动连接,收集垃 圾时将其打开作为垃圾入口,收集完后将其关闭作为小垃圾箱顶 盖,"IX"形簸箕底部上端与小垃圾箱的左、右边壁上设置有一 弹簧支柱,其间设置有一伸縮弹簧,该伸縮弹簧使"U"形簸箕 打开时,在弹簧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关闭后不会任意打 开,小垃圾箱前壁顶端有一湾曲部份,用于限制"U"形簸箕打 开时的角度,在前壁内设置有一弹性软胶皮,用于"U"形簸箕
关闭后遮挡缺口空间,防止垃圾外溢,"u"形簸箕底部两边设
有开启柱,当"u"形簸箕关闭后,可用脚尖或在任一凸出物上
挂开,关闭时将"u"形簸箕前端在街沿或任一凸出物上轻压即
可,箱体后壁设置有提手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u"形簸箕在收集垃圾时与普
通簸箕无异,垃圾可以方便的从形簸箕口清扫至小垃圾箱 内,关闭后"y"形簸箕将小垃圾箱封闭,不仅防止腐烂物易为苍蝇等昆虫提供活动场所和传播细菌,同时避免运往垃圾箱倾倒 时会出现的二次污染,有利环境卫生及减小体积便于存放,整体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适用于居家,商店,餐馆及共 公场所,环卫部门清扫保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闭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小垃圾箱,2.前壁,3.后壁,4.左边壁,5.右 边壁,6.底面,7.提手杆,8. "U"形簸箕,9.铆钉,10, 限位条,11.弹性软胶皮,12.伸縮弹簧,13.弹簧支柱,14. 开启柱。
具体实施方式
。
在图l、图2、图3中,小垃圾箱(1),由前壁(2)、后壁 (3)、左边壁(4)、右边壁(5)、底面(6)、提手杆(7) 顺序机械组合,"U"形簸箕(8)、的两边通过铆钉(9)与左 边壁(4)、右边壁(5)活动铆接,伸縮弹簧(12)两端分别固 定在"U"形簸箕底部及垃圾箱左、右边壁的弹簧支柱U3) 上,前壁顶端的限位条(10)、用于限制"U"形簸箕打开时的 角度,前壁内设置有弹性软胶皮(11)、用于"U"形簸箕关闭 后遮挡缺口空间防止垃圾外溢,为便于关闭后能方便开启,在 "IX"形簸箕底部前端设置有一开启柱(14)。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垃圾箱顶盖簸箕,由小垃圾箱、提手杆、“Ц”形簸箕、伸缩弹簧顺序机械连接,其特征是在小垃圾箱前壁缺口处设置有“Ц”形簸箕(8)。
2,根椐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垃圾箱顶盖簸箕,其特征是在"U"形簸箕底部及垃圾箱左、右边壁的弹簧支柱(13)上设置 有伸縮弹簧(12)。
专利摘要一种小垃圾箱顶盖簸箕,由小垃圾箱、提手杆、“Ц”形簸箕、伸缩弹簧顺序机械连接,“Ц”形簸箕在收集垃圾时与普通簸箕无异,垃圾可以方便的从“Ц”形簸箕口清扫至垃圾箱内,关闭后“Ц”形簸箕将小垃圾箱封闭,不仅防止腐烂物易为苍蝇等昆虫提供活动场所和传播细菌,同时避免运往垃圾箱倾倒时会出现的二次污染,有利环境卫生及减小体积便于存放,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适用于居家,商店,餐馆及共公场所,环卫部门清扫保洁。
文档编号A47L13/52GK201067390SQ20072017665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日
发明者卫家宣 申请人:卫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