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顶形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07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顶形被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被子,更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特殊芯部构造和布 置的被子。
背景技术
被子是众所周知的床上用品,各种形状和结构布置的被子受到全 世界消费者的广泛使用和欢迎。例如,尽管各种被子确实在某种程度 上有些变化,然而所有被子都具有以相对较轻的重量获得较高程度保 暖性的优点。多数被子的松软外表还非常吸引使用者。然而被子也存在一些缺点。尽管质量相对较轻,然而被子会变得 紧紧地置于使用者在床上其具体存在的位置上。 一个或多个使用者的 位置变化通常会改变被子在使用者身体上的布置,这样会影响其舒适 性。因此需要一种当使用者在被子下面移动时能相对于使用者保持其 物理布置的被子。发明内容因此,在此公开一种被子,其包括具有头端、脚端和侧边的芯 部,该芯部包括上、下织物层,其上具有连接上、下织物层的缝合线, 和由缝合线限定的芯部体积内的填料;和连接到芯部上边缘上的头部 边界部,其中在制造被子过程中将芯部的上边缘打褶并缝合到头部边 界部上,以使芯部上边缘的宽度在上边缘被缝合到头部边界部之前未 打褶时比上边缘被打褶并缝合到头部边界部时宽20-75%。此外,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制造被子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造 被子的芯部,其包括上、下织物层,其上具有连接上、下层的缝合线, 和置于由缝合线限定的芯部体积内的填料,其中在连接头部边界部之 前或所述连接之后进行缝合和充填;和将头部边界部连接到芯部上边 缘上,其中在连接到头部边界部之前将芯部的上边缘打褶,其中芯部 上边缘未打褶时比打褶并连接到芯部时宽大约20-75%,其中在将头部4边界部连接到芯部之前或之后填充填料。


图1是包括芯部和连接边界部的成品被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成品被子的立体图;图3是被子芯部在连接到边界部之前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被子的头端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本发明被子10的最后成品形式。被子10包括芯 部12,其由上或头部边界部14、下或脚部边界部16和两个侧边界部 18和20限制边界。图3中显示连接边界部之前的芯部12,称作未加 边的芯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未加边芯部12的上边缘24的宽度大 约为头部边界部14连接到芯部上吋芯部12的上边缘的最终宽度的 1.45倍。未加边芯部2的下边缘26的宽度大约为脚部边界部16连接 到芯部上时下边缘宽度的1.1倍。未加边芯部与加边芯部之间在宽度上的减小,是由制造过程中以 下方式实现首先对芯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进行打褶或打裥,然后通 过分别缝合到头部和脚部边界部来连接打褶/打裥边上。一般用28表示 的这些褶或裥,在芯部12边缘间隔布置,并产生"圆顶"或者使成品 状态下的被子具有提升的外表。尽管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芯部12的上 边缘24具有更多的褶或裥,因此在成品被子中具有比下边缘26更大 的圆顶效果,但是它们也可以是相同的。比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更普遍地,芯部12的未加边的上边缘24比 连接头部边界14之后的加边的上边缘宽20-75%,而未加边的下边缘 将比加边的下边缘宽高达50%。因此,尽管上边缘通常会具有一些数 量的褶/裥以便在被子的上部产生圆顶效果,下边缘也可以在未加边和 加边布置时具有相同宽度,即没有褶或裥。芯部12包括两个相同的织物部32和34。织物部32和34被配置 成使成品被子覆盖待使用被子的预期床垫尺寸,其包括常规的单人尺寸(twin size)、双人尺寸(full size)、大号尺寸(queen size)和特大 号尺寸(king size)。成品被子的芯部(打褶和连接边界部之后)既可 以是床垫顶部的近似尺寸,也可以是比床垫顶部宽一些的尺寸(最多 20英寸)。沿着缝合线31将两个织物部32和34缝合在一起以形成单层隔间 框(sewn-through box),如图所示。也可以使用其它单层隔间结构/模 式。织物部32和34的周边被固定以形成芯部]2,通常在用缝合线31 形成单层隔间框之前将填料放在芯部中(预填充)。因而在使用过程中, 填料保持在由缝合线31限定的框中。在连接边界部之后,可以进行缝 合和填料。还可以使用挡板部件形成框。当完成芯部12时,在对上、 下边缘打褶和连接边界部之前, 一般具有图3所示的外观,有点成楔 形,上边缘24比下边缘26宽一些。然后将由织物制成并在其周围缝合的边界部,连接到芯部12的边 缘上。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上、下边界部14、 16各自为大约9英寸宽, 而侧边界部18和20为大约15英寸宽。然而这些尺寸可以改变。如图 所示,边界部的角,即侧边界部与上、下边界部相交处,呈一定角度 或是斜接的。它们也可以是垂直的或具有其它连接结构。边界部随后 被连接到芯部12上,如上所述,头部和脚部边界部以如下方式被缝合 到芯部的打褶的上、下边缘上」二、下边缘具有相同宽度并且形成所 需的尺寸以适合具体的床垫尺寸。侧边界部以常规方式被缝合到芯部 的侧边上。然后向边界部填充例如羽毛、羽绒、聚酯材料或其组合的填料。 或者,边界部可以是预填充的。典型地但不是必须地,在每个边缘内 形成小十字缝合线,每条线大约长1-1/2英寸,连接形成边界部的两层 织物材料。十字的单层隔间假缝(tadO间隔大约10英寸,并在所有 边界部中心。它们大约始于芯部的边缘。十字线有助于减少填料移动。 也可以使用其它缝合模式,例如框、菱形等,或者也可以在边界部中 的没有缝合线。尽管所示实施方式包括上、下边界部和两个侧边界部,然而应该 理解只有上、下边界部是必需的。上述结构的结果是带有圆顶结构的被子,其中在被子置于床垫上时,被子的中央比其边缘高,因而在被子与床垫之间提供一定空间, 使使用者可以在被子下面改变位置,而不会显著影响被子在使用者上 的位置。这样增加了被子在使用吋的舒适感,特别是在多于一人盖被 子时尤其如此。因而一个或两个使用者可以移动而不发生使用常规被 子时所发生的被子明显移动的情况。头部边界区域可以减轻使用者移 动位置时可能产生的任何托拽。尽管在此已经出于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 而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耍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祌的情况下,在实 施方式中引入各种变化、变型和替换。上文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 "打褶的"包括各种形式的打褶材料以縮小上、下边缘的尺寸,包括 打裥、折叠、打褶或其它布置芯部边缘的类似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被子,包括具有头端、脚端和侧边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上、下织物层,其上具有连接上、下织物层的缝合线以及由缝合线限定的芯部体积内的填料;和连接到所述芯部上边缘上的头部边界部,其中在制造被子过程中将所述芯部的上边缘打褶并缝合到头部边界部上,使得芯部上边缘的宽度在上边缘被缝合到头部边界部之前未打褶时比上边缘被打褶并缝合到头部边界部时宽20-75%。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被子,其中将所述芯部的下边缘打褶并缝 合到脚部边界部上,使得芯部下边缘的宽度在下边缘在被缝合到脚部 边界部之前未打褶吋比在下边缘被打褶并缝合到脚部边界部上时宽大 约0-5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子,其中所述芯部上边缘在其未打褶构 造中比其在打褶构造中宽大约1.4倍,而所述芯部下边缘在其未打褶构 造中比其在打褶构造中宽大约1.10倍。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被子,其中所述芯部的宽度比被子在其上 使用的床垫顶部宽最多20英寸。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子,包括侧边界部,其被缝合到所述芯 部的侧边以及所述头部和脚部边界部的端部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子,其中头部和脚部边界部均大约为9 英寸宽,侧边界部均大约为15英寸宽。
7. —种制造被子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制造被子的芯部,其包括上、下织物层,其上具有连接上、下层 的缝合线以及置于由缝合线限定的芯部体积内的填料,其中在连接头部边界部之前或所述连接之后进行缝合和充填;和将头部边界部连接到所述芯部的上边缘上,其中在连接到头部边 界部之前将芯部的上边缘打褶,其中芯部上边缘未打褶吋比打褶并连 接到芯部吋宽大约20-75%,其中在将头部边界部连接到芯部之前或之 后填充填料。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将脚部边界部连接到所述芯部 的下边缘的步骤,其中在将芯部下边缘连接到脚部边界部之前对其进 行打褶,其中芯部下边缘在未打褶吋比打褶并连接到芯部吋宽大约 0-50%,其中在将脚部边界部连接到芯部之前或之后填充填料。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芯部上边缘在未打褶时比打褶 并连接到芯部上时宽大约1.45倍,其屮芯部下边缘在未打褶时比打褶 并连接到芯部上时宽大约1.1倍。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包括将侧边界部连接到所述芯部的 侧边以及头端和脚端边界部的相对端上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顶形被子,包括芯部,其包括上、下织物层,其带有连接上、下织物层的缝合线,和由缝合线限定的芯部体积内的填料。边界部连接到芯部的头端和脚端,其中将芯部的上边缘打褶并将头部边界部缝合到其上。芯部上边缘的宽度在未打褶时比打褶并缝合到头部边界部时宽大约20-75%。芯部下边缘在未打褶时比打褶且缝合到脚部边界部上时宽0-50%。侧边界部被固定到芯部的侧边以及头部和脚部边界部的相对端上。
文档编号A47G9/00GK101254062SQ20081000993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J·M·德尔夫斯 申请人:太平洋海岸羽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