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枕壳内具有隔板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07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枕壳内具有隔板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枕头,并更特别地涉及具有内腔体的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的设计/构造包括变化相当大的各种考虑因素。例如,通常期 望限制在使用期间枕头内的枕头填料(尤其是羽毛和绒毛)的移动。 有时这通过形成内腔体的内壁或隔板来实现。已知有各种内腔体配置; 限定若干内部体积的相对简单的隔板配置的一些实例在本发明的受让 人所拥有的美国专利第5,557,816号中示出。具有提供专门的填料控制 的更复杂的内部隔板配置的枕头是己知的,但是它们的制造成本昂贵 并因此对于大多数情况是不切实际的。
通常,为用户提供良好支撑也是所期望的;支撑不仅涉及枕头的 结构和配置,也涉及用于枕头的特定填料。例如,传统地,羽毛提供 良好支撑;另一种填料聚酯泡沫提供一些消费者更喜爱的特定种类的 支撑。
另外,枕头的舒适度即"手感"通常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填料的 类型对于枕头的手感很重要,绒毛典型地提供最佳舒适度,尽管与其 它类型的填料相比提供较小的支撑。
本发明的枕头配置包括用于限制使用期间的填料移动,同时为用 户提供良好支撑和高舒适度的枕头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施例的新枕头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本相同的内壳层, 各自具有长度和宽度,围绕其外周固定在一起;在第一和第二内壳层
之间延伸并固定至第一和第二内壳层的两个隔板构件,这两个隔板构 件从一个纵向边缘的附近延伸跨越枕头的宽度至相对纵向边缘的附 近,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内壳层之间限定多个内腔体,其中两个隔板构件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成角度或弯曲;第一和第二基本相同的
外壳层,围绕其外周以不能分开的方式固定至第一和第二内壳层的外
周;以及位于内壳层和外壳层之间的空间中以及位于所述内腔体中的 枕头填料。


图l是图l所示枕头的俯视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枕头的结构的透视图3是图1所示枕头的可选配置的俯视图4是图1-3所示枕头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5是图1-3所示枕头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6是图1-3所示枕头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示出了本发明的枕头的实施例。总体以10指代的枕头包 括两个相同的内织物层或壳12和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内织物层典 型地为棉花或类似织物,诸如涤棉或非织造织物,并且为26英寸长、 20英寸宽,尽管这些尺寸可取决于枕头的所需尺寸而变化。两个内织 物层12和14围绕各自的大部分外周缝合在一起,沿长度足以允许填 入枕头填料的一个纵向边缘16留出开放空间。
两个相同的隔板18和20在内部连接于两个内织物层12和14之 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隔板也是棉花或类似织物,并且典型地是6-8 英寸高,尽管这可以取决于特定设计而变化。隔板18和20横向延伸 枕头的整个宽度,并且被定位成沿枕头IO的长度限定尺寸相等的三个 腔体2K 23和25。
尽管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隔开的隔板,但应该理解的是,也可 使用单个隔板或多于两个的隔板。此外,隔板可以被不同地定位以产 生不同尺寸的腔体。此外,尽管隔板构件被显示为横向(即跨越枕头 的宽度)延伸,但是它们也可以沿枕头的长度(即纵向)延伸。此外, 尽管优选的是隔板构件18和20延伸枕头的整个宽度(或长度),但是
隔板构件也可以延伸至距枕头的相对边缘的小距离内,附连于内织物层,并因此不延伸枕头的整个宽度或长度。
隔板构件18和20通过缝合或其它类似手段附连于内织物层。隔 板构件意在为填料提供屏障以防止使用期间枕头内的填料移动,特别
是从枕头的中心向外朝枕头的相对横向边缘28和30移动。
枕头10还包括两个外织物层或壳24和26。外织物层24和26在 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尺寸和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并且材料与内织物层12 和14相同。外织物层24和26围绕各自的外周被固定至内织物层12 和14。
然后诸如通过常规的鼓风技术将填料吹入枕头。在所示的实施例 中,在内织物层12和14与隔板构件18和20之间限定的腔体21、 23 和25被填充羽毛。内织物层12和14与外织物层24和26之间的空间 被填充绒毛。该配置提供了利用羽毛填料的良好内部支撑和防止羽毛 在使用期间移动的隔板构件的组合,同时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绒毛填料 为用户提供了舒适度和良好的"手感"并且还提供了羽毛屏障。
然而,应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其它填料"包括聚酯填料、其它 纤维材料和PLA (聚乳酸)或上述的任何组合。本文中描述的枕头的 构思不必局限于特定填料配置。
在已经填充枕头后,闭合纵向边缘16的开放部分,从而完成枕头。
因此,已经描述并示出了一种枕头,其包括具有两个内层、两个 内部隔板构件以及两个外层的内部结构并提供良好的舒适度与良好支 撑同时制造成本切合实际。
图4示出了一个附加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枕头内部的隔板构件 (特别是隔板构件40和42)的不同配置。枕头的剩余部分,包括外织 物层46和47、内织物层44和45以及枕头的各个内部体积内的填料, 与上述实施例相同。隔板构件40和42是织物,其缝合到内织物层44 和45并且延伸跨越枕头的宽度,在枕头的一个纵向边缘48处或其附 近开始延伸并延伸至相对纵向边缘49或其附近。隔板构件40和42呈 笔直状,并向外(即相互远离)成一角度,从边缘48到边缘49跨越 枕头。两个隔板构件之间的角度处于12°-16°的范围内,并优选为近似 14°。两个隔板构件40和42在边缘46处的间距取决于枕头的尺寸而近 似为8-12英寸。枕头越大,间距越大。图5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两个内部隔板构件50和52在其长 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弯曲。关于外和内织物层以及填料方面,枕头的剩 余部分具有与本文所示和描述的其它枕头相同的构造和配置。在图5 中,两个隔板构件50、 52为织物,并被缝合到内织物层54和56,并 基本上延伸跨越枕头的宽度,在一个边缘58处或其附近开始延伸。隔 板构件相互平行约12英寸左右,至20英寸枕头的宽度的中间的三分 之一内的一点或-一般稍大于中点60的一点,或者可选地,稍微相向地 成角度或弯曲延伸至点60处,之后相互远离地弯曲延伸至相对边缘62 处或其附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隔板构件50和52在边缘58处 隔开约8-12英寸的距离,在边缘62处隔开约15-21英寸的距离,并且 在点60处隔开约8-12英寸的距离。
图6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两个隔板构件70和72从边缘74处 稍微相向地弯曲,之后相互远离地弯曲延伸至相对边缘76。隔板70 和72在边缘76处的间距实质上大于在边缘74处的隔板间距。填料通 过开口78被吹入,之后开口被闭合。
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己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理解 的是,各种变动、改型和替换例可以结合在实施例中,而不脱离所附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枕头,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本相同的内壳层,各自具有长度和宽度,围绕其外周以不能分开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第一和第二内壳层之间延伸并固定至第一和第二内壳层的两个隔板构件,这两个隔板构件从一个纵向边缘的附近延伸跨越枕头的宽度至相对纵向边缘的附近,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内壳层之间限定多个内腔体,其中两个隔板构件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成角度或弯曲;第一和第二基本相同的外壳层,围绕其外周以不能分开的方式固定至第一和第二内壳层的外周;以及位于内壳层和外壳层之间的空间中以及位于所述内腔体中的枕头填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中两个隔板构件呈笔直状,并从 所述一个纵向边缘相互远离地成角度延伸至所述相对纵向边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中隔板构件之间的角度处于12-16° 的范围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头,其中所述角度约为14°。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中隔板构件在一个纵向边缘处隔 开8-12英寸的距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中两个隔板构件从所述一个纵向 边缘平行地或稍微相向地延伸至枕头宽度的中间的三分之一内的一 点,之后相互远离地弯曲延伸至另一纵向边缘。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枕头,其中隔板构件在枕头的中心处隔开 约8-12英寸。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中两个隔板构件从所述一个纵向 边缘相向地弯曲延伸至枕头宽度的中间的三分之一 内的 一 点,之后相 互远离地弯曲延伸至另 一纵向边缘。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枕头,其中隔板构件在另一纵向边缘处隔开的距离实质上大于在所述一个纵向边缘处隔开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枕壳内具有隔板的枕头,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本相同的内壳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基本相同的外壳层。第一和第二内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外层围绕其外周固定在一起。固定至两个内壳层并在两个内壳层之间延伸的两个隔开的隔板构件横向延伸跨越枕头的宽度尺寸,从而沿枕头的长度限定三个腔体。两个隔板构件从枕头的一个纵向边缘相互远离地成角度延伸至另一纵向边缘,或者从所述一个纵向边缘平行地或稍微相向地延伸至距所述一个纵向边缘约12英寸的点处,之后相互远离地弯曲延伸至枕头的另一纵向边缘。
文档编号A47G9/10GK101297729SQ20081000992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R·L·布罗根 申请人:太平洋海岸羽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