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水制备杯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55672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功能水制备杯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水制备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能量水制备杯,多采用将功能性材料固定设置于饮水杯的
杯底部,使杯内浸泡水质的PH值、水分子团性状或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人对功能水的需求。但是,这类功能水杯存在的
共性问题是由于浸泡水始终与功能性材料发生接触,若浸泡的时间过长,
或浸泡水量随使用者饮用不断减少又未及时补充时,则PH值、ORP等参数值将持续增长,甚至超过允许饮用的安全上限,会对使用者健康构成危险,且长时间使用后,饮水杯的杯底部会产生水垢,拆卸功能性材料,以清洗杯体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密封性能好,可控制功能水水质参数,避免杯内功能水参数值超出安全饮用范围,且功能性材料拆卸方便,便于清洗的功能水制备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功能水制备杯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功能水制备杯,它是由功能水制备杯盖和杯体相扣合构成;所述功能水制备杯盖内底沿周向对应杯体口设有一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设有一密封环,以起到密封水的作用,在杯盖内底上固设有一圆柱状功能材料封装体,在该封装体内设有球状功能材料,所述圆柱状封装体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所述球状功能材料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状封装体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的直径。
所述球状功能材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比混合构成
4负电位球 2-2.8份; 负离子球 1.2-2份;
弱碱性球 卜2份; 能量波动球 1-2份;
水分子活化球 卜3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0.5-1. 5份。
功能水制备杯的使用方法为
a. 首先,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向杯体内注入25'C-10(TC的饮用水,将功能水制备杯盖与杯体相扣合紧密;
b. 然后,将功能水制备杯倒置,此时,杯盖上的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2-2.8份负电位球、1.2-2份负离子球、l-2份弱碱性球、l-2份能量波动球、1-3份水分子活化球、0. 5-1. 5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混合构成的功能材料与饮用水相混合,静置l-5分钟,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功能材料与饮用水充分混合,产生适合饮用的功能水;
c. 待静置时间结束,将功能水制备杯由倒置状态翻转回正常状态,此时,杯内的饮用水不再与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功能材料混合,停止继续产生功能水,保证了杯内的功能水参数值不会超出安全饮用范围,在安全饮用范围值内的功能水制备完成,可以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饮用。
本发明密封性能好,可控制功能水杯内功能水水质参数相对稳定,避免杯内功能水参数值超出安全饮用范围,且设有功能性材料的杯子拆卸方便,便于清洗的功能水制备杯。


图l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制备功能水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参见图1-图2所示,功能水制备杯,它是由功能水制备杯盖1和杯体2相扣合构成;所述功能水制备杯盖1内底沿周向对应杯体2口设有一环形凹槽ll,在该环形凹槽11内设有一密封环12,在杯盖l内底上固设有一圆柱状功能材料封装体13,在该封装体13内设有球状功能材料14,所述圆柱状封装体13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131;所述球状功能材料14球体的直径大于通孔
131的直径;
所述球状功能材料14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比混合构成负电位球 2份;负离子球 1.2份;
弱碱性球 l份;能量波动球 l份;
水分子活化球 l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0.5份。
功能水制备杯的使用方法为
a. 首先,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l,向杯体内注入25。C的饮用水,将功能水制备杯盖1与杯体2相扣合紧密;
b. 然后,将功能水制备杯倒置,此时,杯盖1上的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2份负电位球、1.2份负离子球、l份弱碱性球、l份能量波动球、l份水分子活化球、0. 5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混合构成的功能材料14与饮用水相混合,静置5分钟,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功能材料14与饮用水充分混合,产生适合饮用的功能水;
c. 待静置时间结束,将功能水制备杯由倒置状态翻转回正常状态,此时,杯内的饮用水不再与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功能材料14混合,停止继
续产生功能水,保证了杯内的功能水参数值不会超出安全饮用范围,在安全饮用范围值内的功能水制备完成,可以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l饮用。
6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球状功能材料14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
量份数比混合构成
负电位球 2.8份;负离子球 2份;
弱碱性球 2份; 能量波动球 2份;
水分子活化球 3份; 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1.5份。
功能水制备杯的使用方法为
a. 首先,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l,向杯体内注入10(TC的饮用水,将功能水制备杯盖1与杯体2相扣合紧密;
b. 然后,将功能水制备杯倒置,此时,杯盖1上的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2.8份负电位球、2份负离子球、2份弱碱性球、2份能量波动球、3份水分子活化球、1. 5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混合构成的功能材料14与饮用水相混合,静置1分钟,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功能材料14与饮用水充分混合,产生适合饮用的功能水;
c.待静置时间结束,将功能水制备杯由倒置状态翻转回正常状态,此时,杯内的饮用水不再与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功能材料14混合,停止继续产
生功能水,保证了杯内的功能水参数值不会超出安全饮用范围,在安全饮用范围值内的功能水制备完成,可以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l饮用。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l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球状功能材料14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
量份数比混合构成
负电位球 2.4份;负离子球 1.6份;弱碱性球 1.5份;能量波动球 1.5份;
水分子活化球 2份; 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l份。
功能水制备杯的使用方法为
a. 首先,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l,向杯体内注入5CTC的饮用水,将功
能水制备杯盖1与杯体2相扣合紧密;
b. 然后,将功能水制备杯倒置,此时,杯盖1上的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2.4份负电位球、1.6份负离子球、1.5份弱碱性球、1.5份能量波动球、2份水分子活化球、1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混合构成的功能材料14与饮用水相混合,静置3分钟,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功能材料14与饮用水充分混合,产生适合饮用的功能水;
c.待静置时间结束,将功能水制备杯由倒置状态翻转回正常状态,此时,杯内的饮用水不再与功能材料封装体13内的功能材料14混合,停止继续产
生功能水,保证了杯内的功能水参数值不会超出安全饮用范围,在安全饮
用范围值内的功能水制备完成,可以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l饮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功能水制备杯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实施例及图,只是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只局限于本发明,凡是与本发明的结构、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功能水制备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功能水制备杯盖和杯体相扣合构成;所述功能水制备杯盖内底沿周向对应杯体口设有一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设有一密封环,在杯盖内底上固设有一圆柱状功能材料封装体,在该封装体内设有球状功能材料,所述圆柱状封装体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所述球状功能材料球体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球状功能材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比混合构成负电位球2-2.8份;负离子球1.2-2份;弱碱性球1-2份; 能量波动球 1-2份;水分子活化球1-3份; 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 0.5-1.5份。
2、 功能水制备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功能材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比混合构成负电位球 2-2.8份;负离子球 1.2-2份;弱碱性球 1-2份;能量波动球 1-2份;水分子活化球1-3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0.5-1.5份; 所述的使用方法为a. 首先,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向杯体内注入25。C-10(TC的饮用水,将功能 水制备杯盖与杯体相扣合紧密;b. 然后,将功能水制备杯倒置,此时,杯盖上的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2-2.8 份负电位球、1.2-2份负离子球、l-2份弱碱性球、l-2份能量波动球、1-3份水 分子活化球、0.5-1.5份强效杀菌金属纳米球混合构成的功能材料与饮用水相混 合,静置1-5分钟,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功能材料与饮用水充分混合,产生适合饮用的功能水;c.待静置时间结束,将功能水制备杯由倒置状态翻转回正常状态,此时,杯内的饮用水不再与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功能材料混合,停止继续产生功能水, 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即可饮用功能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功能水制备杯及其使用方法,它是由功能水制备杯盖和杯体相扣合构成,使用方法为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向杯体内注入25℃-100℃的饮用水,将功能水制备杯盖与杯体相扣合紧密;然后将功能水制备杯倒置,杯盖上的功能材料封装体内按重量份数比混合的功能材料与饮用水相混合,静置1-5分钟,功能材料封装体内的功能材料与饮用水充分混合,产生适合饮用的功能水;将功能水制备杯由倒置状态翻转回正常状态,打开功能水制备杯盖饮用;本发明密封性能好,可控制功能水杯内功能水水质参数相对稳定,避免杯内功能水参数值超出安全饮用范围,且设有功能性材料的杯子拆卸方便,便于清洗的功能水制备杯。
文档编号A47J31/00GK101491414SQ20081005686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应伟谊, 李国梅, 肖志邦 申请人:肖志邦;应伟谊;李国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