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3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烹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烹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一种可以按照烹饪技法自动/半自动地进行菜
肴烹制的烹调设备。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对方便、快捷及高品质餐饮的需 求。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餐饮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提高餐饮的品质及餐饮服务的效 率,减轻厨师及相关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餐饮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自动或半自动机械 化加工和清洗装置,例如各种快餐设备、烤炉、洗碗机等。这些辅助器具或设备的出现,可以 帮助人们完成某一操作步骤,或某一烹饪环节,或某一项烹饪方式。但总的来说,它们仍普 遍存在功能单一的不足,不能完全替代厨师的劳作,而将其从烹饪之累、之苦、之难中真正 解放出来。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052073Y的专利文献中,公告了一种 名称为"自动炒制机"的发明专利,它主要由机体、支架和呈桶状的旋转锅组成,所述旋转锅 有两个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是在手轮的带动下,绕机体的侧轴转动的方向,用于被烹调 物料的装入和盛出;另一个自由度是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向,用于被 烹调物料的翻拌。上述结构的自动炒制机,用机械自动化翻拌代替手工翻拌来烹制菜肴,从 而将厨师从繁重的翻拌作业及恶劣的烹饪环境中解放出来(远离油烟),这相对于传统的 烹饪方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旋转锅有两个自由度,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其中一个自由度,要靠人手转动手轮来实现,操 作不便,自动化程度低。 此外,上述的专利文献,其文字部分没有涉及如何向旋转锅中投放被烹调物料,附 图中也没有涉及投料的相关结构。若能按烹调技法的要求,实现被烹调物料的自动或半自 动投放,则不仅可以使烹饪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而且标准化程度高,可以使烹饪菜肴的 品质得到极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烹调设备,该烹调设备的锅体仅具有 一个自由度,其在该自由度下的摆动,可实现被烹调物料的自动/半自动翻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种烹调设备,包括支架和锅体,锅体设于支架上,其中,上述烹调设备还进一步 包括摆动机构,上述摆动机构与锅体相连,其在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锅体绕锅体轴线 作摆动运动;上述锅体呈球形或鼓形或桶形,其上设有开口。 上述轴线,对于球形的锅体来说,可以是通过球心的水平线;对于鼓形的锅体来 说,可以是其两侧平面中心的连线;对于桶形的锅体来说,可以是其的对称中心线。锅体绕 上述轴线的小幅度摆动,即起到翻锅或晃锅作用,使被烹调物料得到翻拌。
球形、鼓形及底部呈球面的桶形结构的锅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底部呈球面状,将 锅体的底部设置成球面状,其好处在于一、球面结构可以使被物料在锅体摆动时散布的更 开、更均匀;二、当加热装置为燃气灶时,锅体的受热部位在摆动受热时始终呈球面状,这与 燃气灶的火圈相适配,不仅燃气利用率高,而且物料受热也更加均匀,成熟度一致,可有效 縮短了烹饪时间。 可供选择地,上述锅体作往复摆动运动时,其偏离初始位置的角度范围为0 50 度(例如,锅体做钟摆式的往复摆动运动时,锅体向一侧的摆动角度不超过50度,单摆角度 最大不超过100度)。该角度范围内,物料可以在锅体内得到充分地翻拌,同时也不会因为 锅体的摆动幅度过大,从开口溅出或滑出。优选地,锅体偏离初始位置的角度为45度。
具体地,上述摆动机构可以为曲柄连杆机构、摆杆组件、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或传 动轴,这些结构均为现有成熟的技术,可轻易实现锅体的连续摆动运动或翻转。
优选地,上述锅体的开口设于锅体的端部,其在初始位置时,朝向上方,以方便被 烹调物料的投入。上述锅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架上对应设有锅体支撑座。
具体地,上述摆动机构与支撑体相连,上述摆动机构由驱动装置驱动,带动支撑体 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的锅体摆动。或者,上述摆动机构直接与锅体相连,其在驱动装置的驱 动下,带动锅体绕支撑体摆动。 优选地,上述支撑体呈轴状,其活套在上述支撑座内。该支撑体在支撑锅体的同 时,亦起到摆动机构(前述的传动轴)的作用。即,将锅体一侧的支撑体与驱动装置连接, 在该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支撑体直接带动锅体作连续摆动运动。两个支撑体之间的连线,即 为上述轴线。 进一步地,为了使被烹调物料受热均匀,成熟度一致。在锅体底部设置有翻拌件, 以增强锅体对被烹调物料的翻拌效果。所述翻拌件可以是挡板或呈梳状的排齿结构或棱线 或它类似结构,其垂直于锅体的运动方向安装。锅体摆动时,翻拌件可有效带动物料移动或 翻滚,使其在均匀受热的同时,起到划散的作用。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上设置有投料机构,该投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投料容器、投料 平移结构及翻转结构,投料平移结构将投料容器平移至锅体开口上方后,由翻转结构带动 投料容器翻转,从而将物料投放到锅体内。 上述投料容器的平移,可以是直线平移,也可以是曲线平移,对于不同的平移,投
料平移结构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翻转结构的形式也可以有多种。 例如,上述的投料容器作直线平移,其可以在支架上设置导轨;导轨上活套有滑
座,用于对投料容器进行定位。上述的投料平移机构由投料驱动装置及传动件(如皮带或
链条)构成,投料驱动装置通过传动件带动滑座在导轨上移动,从而实现投料容器在支架
上的直线平移。 上述翻转结构包括翻转驱动装置、拔动片及拔动槽,翻转驱动装置与导轨连接,带 动其转动,拔动槽安装在滑座上,拔动片可以这样设置在上述导轨上并行设置旋转臂,拔 动片设置在上述旋转臂上,在平移结构将相应的投料容器平移至锅口上方时,拔动片滑入 该滑座的滑槽内,翻转驱动装置带动导轨转动,旋转臂随之一起转动,拔动片通过拔动槽带 动滑座绕导轨旋转,从而带动投料容器翻转投料。 又如,上述的投料容器作曲线运动,其可以在支架上设置曲线形状的导槽(如封闭的环形导槽),对应于该导槽,可设置滑座,该滑座可对投料容器进行定位,通过平移驱动
装置带动滑座在导槽内作曲线平移滑动。对应的翻转机构,可采用与上述直线平移运动中
的翻动装置相类似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达到翻转投料容器的目的即可。 上述投料容器,可以呈盒状或桶状或盆状或其它类似形状,在一台烹调设备上,可
以同时安装多个投料容器,分别盛装不同的物料,各物料可按照烹调技法的要求,被依次投
放到锅体中,以进行烹调。 上述投料机构可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一种或多种物料按照烹调技法的要求同 时或分次投放到锅体内,标准化程度高,能保证投放的精准(如在某一火候状态下,实时向 锅体投放某一物料),可进一步提高菜肴的品质。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上设置有盛出机构,其包括有出料容器,该出料容器通过一出 料平移结构放置在支架上。 上述出料平移结构包括位于锅体底部的导轨、活套在导轨上的滑动支架以及带动 滑动支架在导轨上移动的驱动装置,出料容器放置在滑动支架上,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支架 在导轨上移动,从而将出料容器移动到锅体正下方,以方便菜肴盛出。上述出料平移结构也 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推车,出料容器放置在推车上,在需要时,将其推入至锅体底部,待被烹 调物料盛出后,拉出即可。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上设置有液体供给机构,液体供给机构包括有容器,其用于盛 装油或水或其它呈液态的辅助用料,液体供给装置装设有用于将容器内的液体物注入到锅 体内阀或泵结构。 本发明中,驱动装置可优选为电机,加热方式可优选为燃气加热,也可根据需要, 选用电加热或电磁加热或红外加热等。 本发明的烹调设备,其锅体在初始位置时开口向上,以方便将被烹调物料的投放 入锅体内;待物料投放完毕后,通过加热装置对锅体加热;摆动机构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 带动锅体在加热装置上方沿轴线作连续摆动运动,使物料在锅体内不断翻腾受热;待物料 烹制成熟后,摆动机构带动锅体翻转,使其开口向下,盛出菜肴。如此反复,即可完成菜肴的
自动/半自动投放、翻拌及盛出。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仅具有一个自由度,即锅体绕轴线的连续摆动 或翻转的自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及控制简便,其在 一个自由度的前提下,就能够按照烹调技法的要求,自动/半自动地完成被烹调物料的投 放、翻拌及盛出,自动化及标准化程度高,极大的提高了菜肴的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烹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锅体的立体图(连接有电机); 图3为锅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锅体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烹调设备投料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6为图1所示烹调设备盛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烹调设备液体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烹调设备进行物料投放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烹调设备进行物料翻拌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烹调设备进行物料盛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烹调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包括支架1、锅体2、驱动装 置3及摆动机构4,同时,还进一步包括投料机构5、盛出机构6及液体供给机构7。
其中,锅体2呈球形,支架1上设置有支撑座ll,锅体2两侧正对球心的位置处对 称设置有支撑体21,支撑体21呈轴状,其活动的安装在支撑座11内;驱动装置3是电机3, 其与锅体2 —侧的支撑体21连接(参见图2),电机3通过支撑体21带动锅体2作连续摆 动运动或翻转运动,此状态下的支撑体21即为摆动机构4。 锅体2 —侧的支撑座11上安装有编码器lll,其用于收集锅体2摆动时的角度信 息,电机3或相应的控制装置依据该角度信息,将锅体2的摆动控制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架1和/或锅体2上设置接近开关,用于收集锅体2的位置信 息,以便于电机3或相应的控制装置对锅体2所处的位置状态进行准确的控制,如,控制锅 体2在投料时,开口竖直向上;在盛出时,开口竖直向下。 结合图1及图5,投料机构5位于锅体2的上方,其包括敞口料盒51、投料平移结 构52及翻转结构53。 敞口料盒51、投料平移结构52及翻转结构53均安装在投料支架54上,使投料机 构5可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被安装在支架1上。投料支架54上设置有导轨541、滑座542及 滑座支架543,导轨541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导轨5411与导轨5412,滑座支架543活动的 套装在导轨5411与导轨5412上,滑座542的一端活动的套装在导轨5411上,其远离锅体 2的一端搁置在滑座支架543上,料盒51固定在滑座542上。 投料平移结构52包括电机521、皮带522,皮带522连接在滑座支架543底部,电 机521通过皮带522带动滑座支架543与滑座542在导轨541上滑动,从而将相应的料盒 51平移至锅体2的开口上方。 翻转结构53包括电机531、拔动片532及拔动槽533,导轨5411上连接有一个旋转 臂54111,拔动片532固定在旋转臂54111上(结合图8);拔动槽533安装在滑座542上; 电机531与导轨5411连接。在相应的料盒51移动到锅体2开口上方时,拔动片532正好 滑入对应的拔动槽533内,此时,电机531带动导轨541转动,旋转臂54111绕导轨5411旋 转,拔动片532拔动拔动槽533带动滑座542绕导轨5411翻转90度,料盒51随之翻转,其 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入到锅体2内。 结合图1及图6,盛出机构6位于锅体2下方,其包括出料容器61与出料平移结构 62,出料平移结构62包括位于锅体2底部的导轨621、活套在导轨621上的滑动支架622、 电机623以及连接滑动支架622与电机623的皮带624,出料容器61放置在滑动支架622 上。出料容器61安装在滑动支架622上,电机623通过皮带624带动滑动支架622在导轨 621上移动,使出料容器61在进行物料盛出时,位于锅体下方。从图1及图6中还可以看出,滑动支架622上有一个与出料容器并排安装的燃气灶8,用于加热锅体2。
结合图7,液体供给装置7位于锅体上方,其包括盛装油、水等液态物的容器71,容 器71内的油或水或其它流体物质,在电磁阀72的控制下同时或依次注入到锅体2内,容器 71与在电磁阀72可以通过一个安装架装配在支架1上。 参见图2,锅体2呈球形,其内安装有挡板22,挡板22以与锅体2内表面切线垂直, 并与内表面通过圆弧过度为最佳。锅体2在来回摆动时,其内的挡板21可以带动物料翻动 或移动,从而对物料进行翻拌。 参见图3,锅体2呈鼓形,鼓形锅体2的两侧为平面,可有效的节省空间,使设备的 结构更为紧凑。锅体2内起翻拌作用的部件,可以为呈梳状的排齿结构22,其对物料进行翻 拌的同时,可突出起到划散作用。 参见图4,锅体2为底部呈球面的桶形,锅体内设置有挡板22。 图8、图9及图IO,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烹调设备的自动投料状态、自动翻拌状态及
自动出菜状态。 图8中,锅体2位于初始位置,其开口向上。根据烹调技法的要求,电机3先将对 应的料盒51平移到正对锅体2开口的位置处,再使其绕导轨5411旋转90度,其内的物料 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锅体2内,实现自动投放。 图9中,电机3带动锅体2以两侧支撑体21所在的直线为轴线作往复摆动运动 (锅体的摆动角度及速度大小,可根据菜肴自身的特质及火候等要求等来设定),其单摆运 动的角度为90度。在挡板22及物料自身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自动翻拌。
图10中,电机623带动滑动支架622在导轨621上移动,燃气灶8移离锅体2,出 料容器61移至锅体2正下方。此时,锅体2自初始位置翻转180度后,开口竖直向下,其内 的物料自动落入出料容器61,实现菜肴的自动盛出。
权利要求
一种烹调设备,包括支架和锅体,所述锅体设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设备还进一步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锅体相连,其在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锅体绕其轴线作摆动运动;所述锅体呈球形或鼓形或桶形,其上设有开口。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作往复摆动运动时,其偏离初 始位置的角度范围为0 50度。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摆杆组 件、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或传动轴。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开口设于锅体的端部, 所述锅体两侧对称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的支撑体设有锅体支撑座。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机构与支撑体相连,所述的 摆动机构由驱动装置驱动,带动所述的支撑体摆动,从而带动所述的锅体摆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投料机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投料容器、 投料平移结构及翻转结构,所述的投料平移结构将投料容器平移至锅体开口的上方后,由 所述的翻转结构将投料容器内的物料翻转到所述的锅体内。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盛出机构,所述盛出 机构包括用于盛放锅体中盛出物料的出料容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出机构进一步包括有出料平移 结构,所述的出料容器放置在所述的出料平移结构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平移结构包括位于锅体底 部的导轨、活套在导轨上的滑动支架及带动滑动支架在导轨上移动的驱动装置,出料容器 放置在支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一种可以按照烹饪技法自动/半自动地进行菜肴烹制的烹调设备,其包括支架和锅体,所述锅体设于支架上,其中,所述烹调设备还进一步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与所述锅体相连,其在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锅体绕其轴线作摆动运动;所述锅体呈球形或鼓形或桶形,其上设有开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操作及控制简单,能够按照烹调技法的要求,自动/半自动地进行被烹调物料的投放、翻拌及盛出,极大的提高了菜肴的品质。
文档编号A47J27/00GK101744524SQ20081024120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刘信羽 申请人:深圳市繁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