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7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杯的制作方法
水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水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照明功能且能够利于使 用者握持的水杯。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对人体而言,水在身体内不但是"运 送"各种营养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保证充足的摄水量对人体生理功 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正常人每天至少需喝1500ml,大约8杯左右。目前在市面上销售和使 用的一次性杯尽管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同时存在使用一次就扔掉,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而 且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另,专利号为200420102614.2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带有发光装置的杯子(下附标号为 上述专利说明书内的标号),其包括透明杯体10及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内凹形成一容纳槽 21,容纳槽21的内底部结合有至少一个发光体30,在容纳槽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弹性止 滑扣22;杯体10下底端的形状、大小与上述容纳槽21相匹配,致使杯体10底端嵌入容纳槽 21内。由于杯体10底部嵌入容纳槽21时,弹性止滑扣22的弧形部221抵压杯体10的外周缘, 以致杯体10受到径向压力。当将杯体10与底座20分离时需要将杯体10用力向上拔,然而杯体 10与底座20插拔若干次后,弹性止滑扣22的径向弹性力会变弱而使杯体10与底座20的结合不 牢固,另外透明杯体10的四周均很光滑不利于使用者握持而容易脱手。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水杯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功能且利于使用者握持的水杯。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杯,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内 的发光组件、与底座相结合的杯体及安装于杯体顶端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基部及自基部 延伸而出的卡持部,所述杯体设有握持部及安装部,所述杯体握持部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卡 持部相配合并将其收容在内的槽道,所述杯体安装部收容于所述底座并与其结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杯,其包括底座、与底座相 结合的杯体、安装于杯体顶端的盖体及安装于水杯上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 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而出的卡持部,所述杯体设有握持部及安装部,所
4述杯体握持部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卡持部相配合并将其收容在内的槽道,所述杯体安装部收 容于所述底座并与其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水杯的优点在于:水杯底座卡持部收容于水杯杯体握持 部的槽道内,这样使杯体与底座结合在一起,又使用者便于握持水杯,同时水杯内的发光组 件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

图l是本发明一种水杯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水杯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水杯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视图。 图4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4,本发明的一种水杯1包括底座2、与底座2相组合连接的杯体3、与杯体 3相配合的盖体4及收容于底座2内表面与杯体3底壁外表面间所围设而成的收容腔内的发光组 件5。
请参阅图1至图4,底座2为塑胶材料,可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其包括一呈杯状的基部21 及一呈螺旋状的卡持部22。基部21具有一呈圆形的底壁211及自底壁211周围向上延伸而出的 环形状侧壁212,底壁211上设有一在外力作用下可上下弹性运动的弹性部213,底壁211与侧 壁212围设形成一容纳槽214;卡持部22自基部21侧壁212向上螺旋延伸而出。
杯体3为PC(聚碳酸脂)料,通过注吹成型而成。位于杯体3中上部的握持部31具有可与底 座2上的螺旋状卡持部22相配合螺旋形的槽道311 ,握持部31上端内表面上设有螺纹;位于杯 体3下部的安装部32则可收容于底座2的容纳槽214内,且杯体3的底壁中心处向上内凹形成一 球状的凹槽321,该凹槽321可用于收容发光组件5中的发光体51,且便于发光体51的射光。
盖体4为组合式,其包括一具有顶壁及侧壁的主体部41及组装于主体部41顶壁的透明体 42,该透明体42可以让发光体51所射出的穿过盖体4而达到照明的功能。盖体4可通过螺纹连 接与杯体3组合在一起,当需要喝水时,则可拧开盖体4。
发光组件5安装于底座2容纳槽214的底部,其包括一发光体51、用于安装发光体51的电 路板52及可使发光体51处于打开和关闭状态的微动开关53,发光体51可以是LED灯。底壁 211上的弹性部213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与发光组件5的微动开关53相互接触或分离从而控制 发光体51的点亮及熄灭。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的水杯l的组装步骤如下首先,将发光组件5安装于底座2容纳槽214的底部。
然后,将杯体3组装入底座2,杯体3的安装部32收容于底座2的容纳槽214内。杯体3的外 底面与底座2容纳槽214的内底面间还存在一定距离而形成一收容腔,发光体51置于杯体3底 部的凹槽321内,杯体3安装部32与底座2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二者结合在一起。另外 底座2的螺旋状卡持部22收容于杯体3握持部31表面所形成的螺旋形的槽道311,而使整个杯 子1易于握持。
最后,再将已安装完透明体42的盖体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组装在杯体3上。 经过上述组装步骤后,水杯l组装完成。
当水杯1需要使用照明功能时,使用者可以按压基座2底壁211上的弹性部213使其与微动 开关53相接触而使发光体51处于打开状态,故发光体51发出的光线可从基座2底壁211透过杯 体3底部及盖体4的透明体42向外射出来而达到照明的功能。
当组装在水杯l内的发光体51损坏或电量不足需要更换发光体51或安装于电路板52上的 电池(未图示)时,杯体3可方便的旋出底座2便于更换受损件。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水杯1的发光组件5还可设置于盖体4上,当发光体51点亮后, 光线可直接通过盖体4上的透明体42透射出来达到照明之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杯,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内的发光组件、与底座相结合的杯体及安装于杯体顶端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而出的卡持部,所述杯体设有握持部及安装部,所述杯体握持部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卡持部相配合并将其收容在内的槽道,所述杯体安装部收容于所述底座并与其结合。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呈螺旋状,与 所述卡持部相配合的杯体外表面槽道呈螺旋状。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基部具有一底壁 及自底壁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侧壁,所述底壁及侧壁围设形成一容纳槽,所述杯体安装部收 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基部底壁中央设 有一可作上下运动的弹性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安装部外表面与 所述底座容纳槽内表面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所述杯体及所述底座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体 、电路板及微动开关,所述弹性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与微动开关相互接触或分离从而控制 发光体的点亮及熄灭。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组合式,其包括一具有顶壁及侧壁的主体部及与组装于主体部顶壁的透明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LED灯,所 述杯体底壁中央向内凹设形成一收容所述发光体的凹槽。
9. 一种水杯,其包括底座、与底座相结合的杯体、安装于杯体顶 端的盖体及安装于水杯上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而出的卡持部,所述杯体设有握持部及安装部,所述杯体握持部 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卡持部相配合并将其收容在内的槽道,所述杯体安装部收容于所述底座并与其结合。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呈螺旋状, 与所述卡持部相配合的杯体外表面槽道呈螺旋状。
全文摘要
一种水杯,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内的发光组件、与底座相结合的杯体及安装于杯体顶端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而出的卡持部,所述杯体设有握持部及安装部,所述杯体握持部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卡持部相配合并将其收容在内的槽道,所述杯体安装部收容于所述底座并与其结合。该水杯具有照明功能且易于使用者握持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G19/22GK101623165SQ20081030257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吴晓刚, 苏聘胜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