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35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便携式筷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就餐用具,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筷子。
技术背景 筷子是中国人就餐时主要的用餐工具之一,但现有的筷子不易携 带,且无其他的附属功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例如现有的筷子长度 固定,筷子的入口端裸露在外,即不便携带,又影响筷子的卫生;另外,现有 的筷子只提供夹取食物的功能,无其他的附属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 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了上述所说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筷 子,用于解决现有的功能单一,且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筷子,包括筷体和筷帽,筷体为圆柱 体结构,且为三节伸縮结构,并在筷体最上节的下端设有螺纹;在筷帽的开口 处设有螺纹;在筷帽的顶端设有储物腔,牙线置于储物腔内,在储物腔外设有拉盖。采用上述结构后,人们携带时,可将筷体縮至最短,然后将筷帽与筷体最 上节螺纹连接;储物腔内的牙线,便于人们用餐过后,剔除牙缝内残留食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造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筷子功能单一,且携带不便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筷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筷子,包括筷体1和筷帽2, 筷体l为圆柱体结构,且为三节伸縮结构,并在筷体1最上节的底端设有螺纹; 在筷帽2的开口处设有螺纹;在筷帽2的顶端设有储物腔,牙线3置于储物腔 内,在储物腔外设有拉盖4;携带时,可将筷体l縮至最短,将筷帽2与筷体1
最上节的底端螺纹连接,以达到携带方便的目的;筷帽2内部的牙线便于人们 就餐后清理牙缝中的残留食物。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筷体(1)和筷帽(2),其特征是筷体(1)为圆柱体结构,且为三节伸缩结构,并在筷体(1)最上节的下端设有螺纹;在筷帽(2)的开口处设有螺纹;在筷帽(2)的顶端设有储物腔,牙线(3)置于储物腔内,在储物腔外设有拉盖(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筷体和筷帽,筷体为圆柱体结构,且为三节伸缩结构,并在筷体最上节的下端设有螺纹;在筷帽的开口处设有螺纹;在筷帽的顶端设有储物腔,牙线置于储物腔内,在储物腔外设有拉盖。人们携带时,可将筷体缩至最短,然后将筷帽与筷体最上节螺纹连接;储物腔内的牙线,便于人们用餐过后,剔除牙缝内残留食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造合理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筷子功能单一,且携带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G21/00GK201211075SQ200820012850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冠琳 申请人:李冠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