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不用电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不用电的吸尘器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工具,特别是涉及利用胶带去除底板、地毯、服 饰、床单上的灰尘、毛发、棉絮等杂物的一种不用电的吸尘器。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家喻户晓,现有吸尘器多数为电动吸尘器,通常都是几百瓦 功率的,不仅费电,而且体积较大,在清理房间时需要不断移动吸尘器主体, 比较麻烦,容易引起灰尘飞扬。电动吸尘器比较适合大面积的底板或地毯,对 于局部或拐角处、服饰、床单等部位,使用电动吸尘器就大材小用了,如果将 电动吸尘器应用于服饰、床单有可能破坏其原有纤维。
不用电的吸尘/除尘器,目前大都一滚筒式出现。例如实用新型专利
ZL90222113.2公开了一种粘胶式服装除尘清洁滚筒,该专利是将一个活动胶滚 安装在一个有把手的支架上,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时手握支架,使胶滚 在服装表面来回滚动,利用粘力除去服装上的附着物,清洁效果较好。且不会 破坏服装上原有的纤维,又不会引起灰尘飞扬。这种除尘清洁滚筒也可也可用 于床单或地毯上等很多场合。但由于该除尘清洁滚筒的手柄按装在滚筒的侧面, 使用时,手势小便。
本来,不用电的胶带除尘器一般要求以下所示功能
(1) 具有瞬间粘附灰尘、土垢的能力和持续性。
(2) 具有一定压力,能紧密接触扫除对象物的凹凸面,使灰尘、土垢粘附 的功能。
(3)当扫除对象物是瓷砖或壁面类的平面的场合,粘结胶带和对象物间的 粘结力过强,使除尘器前后旋转的时候,应具有粘结胶带不向对象物倒巻的剥 离性。
现有滚筒式除尘器,使用时压力均匀, 一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局部压 力或减轻局部压力。而且滚筒式除尘器具有胶带均匀使用的特点,由于灰尘并 非均匀分布,所以导致胶带局部出现过载粘结而其他部分使用不充分的缺点。
三、实用新型内容 —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不用电的吸尘
器o
技术方案
一种不用电的吸尘器,包括壳体、胶带巻,在壳体腔体内设有胶带巻限位 机构,胶带巻套装在该胶带限位机构上,在壳体上设有出胶带口,所述胶带巻 限位机构为固定在壳体内表面的限位圈或转动轮,在壳体下部固定有胶带定位 板,该胶带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壳体底部或通过滑动机构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 出胶带口设在所述定位板一端或两端与壳体相连接处或相连接处的壳体上。
在所述壳体出胶带口一侧的壳外壁上设有截断齿刀片。 与所述出胶带口另一侧的壳外壁上设有固定胶带机构。
所述壳体为左、右半壳匹配相扣式结构,在左或右半壳的边缘设有一定数 量的卡扣,左、右半壳通过卡扣固定为一体,所述胶带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左或 右半壳下部边缘。
所述壳体为一整体式结构,所述胶带定位板与该整体式壳体通过滑槽与滑 键相配合的滑动机构固定为一体。
所述胶带巻限位机构为固定在壳体左或右内表面的限位圈,胶带套装在该 限位圈上,胶带巻与限位圈摩擦配合,即胶带巻与限位圈之间存着一定摩擦系 数,对于粘结力过强的瓷砖或壁面类的平面,能保持粘结胶带不向对象物倒巻 现象。
所述胶带巻限位机构为一转动轮,该转动轮通过轴安装在壳体左、右表面 所设轴孔内,胶带巻套装在该转动轮上,胶带巻、转动轮、轴之间摩擦配合, 轴与壳体摩擦配合或固定在壳体上,对于粘结力过强的瓷砖或壁面类的平面, 能保持粘结胶带不向对象物倒巻现象。
壳体上部设有手柄或把手。
所述壳体可以为柱形体(棱柱、圆柱等)、扇形体等满足本技术方案的任何 合理的形状,例如为正方体、或为长方体,或为近似三角棱柱,或为近似扇形 体,壳体(包括胶带定位板)至少有一面与相邻其他面通过滑槽与滑键相配合 的滑动机构安装为一体。
所述胶带定位板下表面为平面型或凸弧面型,在胶带定位板的下表面固定 有一层均厚的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具有瞬间粘附灰尘、土垢的能力和持续 性,与滚筒式除尘器相比,能较好的控制胶带使用部分,充分利用胶带,避免 浪费。
2、 本实用新型的不用电的吸尘器,能灵活控制压力,能紧密接触扫除对象 物的凹凸面,充分快速地使灰尘、土垢粘附在胶带上。
3、 本实用新型的不用电的吸尘器,胶带巻安装在所设限位机构上,其间具
有一定摩擦系数,对于粘结力过强的瓷砖或壁面类的平面,能保持粘结胶带不 向对象物倒巻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不用电的吸尘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操作方便,除 尘效果好,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不用电的吸尘器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左、右半壳体的卡扣结构示意图3-1是图1的左半壳体结构示意图3-2是图1的右半壳体结构示意图4是图3-2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5是安装胶带巻后的半壳结构示意图6-1是固定胶带机构结构示意图6-2是图6-l的B向结构示意图7-l、图7-2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半壳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l、图8-2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半壳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左、右半壳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IO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式壳体(仅胶带定位板为活动式)结构示意图11-1是弧面状胶带定位板结构示意图11-2是图11-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12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侧面的壳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侧面的壳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侧面的壳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侧面的壳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中标号l为壳体,101为左半壳体,102为右半壳体,103为连接扣,104 为把手固定安装机构,105为切断齿刀片,106为左半限位圈,107为右半限位 圈,108为出胶带口, 109为轴孔,IIO为滑动侧壁,lll为限位圈,2为胶带定 位板,201为左半定位板,202为右半定位板,203为导向卡槽,204为导向滑 键,3为胶带巻,301为胶带,4为胶带固定机构,5为把手,6为手柄,601为 左半手柄,602为右半手柄,7为转动轮,8转轴,9为固定轴,IO为弹性垫。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l、图2、图3-l、图3-2、图4, 一种不用电的吸尘器, 包括壳体l,壳体1下部固定有胶带定位板2 (包括201左半定位板,202右半 定位板),在壳体1腔体内设有左、右胶带巻限位机构106、 107,分别固定于左、 右壳体内表面,胶带巻3套装在该胶带限位机构106、 107上,所述胶带定位板 2直接固定在壳体底部边缘,在该定位板2两端与壳体1相连接处设有出胶带口 108,壳体1上部设有把手5。
在所述壳体出胶带口 108—侧的壳外壁上设有截断齿刀片105;与所述出胶 带口 108另一侧的壳外壁上设有固定胶带机构4。
所述壳体为左、右半壳IOI、 102匹配相扣式结构,在左或右半壳IOI、 102 的边缘设有一定数量的卡扣103,左、右半壳101、 102通过卡扣103固定为一 体,所述胶带定位板2分为左、右半胶带定位板201、 202,分别固定在左或右 半壳101、 102下部边缘。在左、右半胶带定位板201、 202外侧分别固定有均 匀厚度的弹性层10。
胶带巻3与限位圈106、 107摩擦配合,即胶带巻3与限位圈106、 107之
间存着一定摩擦系数,对于粘结力过强的瓷砖或壁面类的平面,能保持粘结胶 带不向对象物倒巻现象。
本实施例的吸尘器在开始使用时,将左、右半壳体101、 102打开,将胶带 巻3套装在胶带巻限位机构106、 107上,将胶带301引出出胶带口 108,使胶 带301保持粘结面朝下,然后扣上左、右半壳IOI、 102,拉出胶带301并翻转 之与出胶带口 108相对的另一侧的壳外,并将胶带301固定在固定胶带机构4 上,便可以使用。如果胶带301上灰尘饱和,则通过切断齿刀片105将废弃部 分切除,然后拉出新胶带301继续使用。
实施例二参见图5、图6-l、图6-2,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 重述,不同的是左、右半胶带定位板201、 202分别固定在左、右半壳体IOI、 102下端边缘,仅有一端出胶带口 108,在左、右半胶带定位板201、 202外侧 未设弹性层。
实施例三参见图7-l、图7-2,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 不同的是胶带定位板2仅固定在左或右半壳体下端边缘该胶带定位板2为一 整体定位板,在胶带定位板2外侧分别固定有均匀厚度的弹性层10,壳体l上 部设有手柄6 (由左、右半手柄601、 602相扣组成)。
实施例四参见图8-l、图8-2,编号与实施例二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 不同的是所述左、右胶带定位板201、 202为凸弧面型。
实施例五参见图9,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 所述胶带巻限位机构为一转动轮7,该转动轮7通过轴8安装在壳体左、右表面 所设轴孔108、 109内,胶带巻3套装在该转动轮7上,胶带巻3、转动轮7、 轴8之间摩擦配合,轴8与壳体1摩擦配合或固定在壳体1上,对于粘结力过 强的瓷砖或壁面类的平面,能保持粘结胶带不向对象物倒巻现象。
实施例六参见图10,编号与实施例八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 是壳体l为一整体式结构,在壳体1下端两侧设有导向滑键204,胶带定位板
2边缘设有与所述导向滑键204相匹配的导向滑槽203,胶带定位板2通过滑槽 203与滑键204配合的滑动机构固定在壳体1底部。
所述胶巻限位机构为一转动轮7,该转动轮7通过轴8安装在壳体左、右表 面所设轴孔108、 109内,胶带巻3套装在该转动轮7上,胶带巻3、转动轮7、 轴8之间摩擦配合,轴8与壳体1摩擦配合或固定在壳体1上。
实施例七参见图11-1、图11-2,编号与实施例六相同,意义相同,不重 述,不同的是所述胶带定位板2为凸弧面型。
实施例八参见图12,编号与实施例五相同,意义基本相同,不重述,不 同的是所述壳体1结构为至少有一面110与壳体1通过滑槽203与滑键204 相配合的滑动机构安装为一体,轴8固定在壳体1内表面。
实施例九参见图13,编号与实施例八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 是胶带定位板2向两边延伸,使胶带301的使用面增大。
实施例十参见图14,编号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 同的是壳体1为长方体,胶带定位板2固定在壳体1底部且胶带定位板2长 度大于壳体l长度,出胶带口 108设在壳体1侧壁与所述胶带定位板2交结处, 壳体1 一侧面与壳体其他各面通过滑动机构配合安装,该滑动机构为活动面101 两边的滑槽203与对应壳体两侧的滑键204相配合结构。
实施例十一参见图15,编号与实施例十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
同的是胶带固定板2直接设为壳体1底板,壳体侧面与壳体的活动配合机构
为活动面101上设置燕尾槽206与壳体1上对应的燕尾型滑键205相配合结构。
实施例十二附图未画,意义与实施例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 的是出胶带口设在壳体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不用电的吸尘器,包括壳体、胶带卷,在壳体腔体内设有胶带卷限位机构,胶带卷套装在该胶带限位机构上,在壳体上设有出胶带口,其特征是所述胶带卷限位机构为固定在壳体内表面的限位圈或转动轮,在壳体下部固定有胶带定位板,该胶带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壳体底部或通过滑动机构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出胶带口设在所述定位板一端或两端与壳体相连接处或相连接处的壳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出胶带 口 一侧的壳外壁上设有截断齿刀片。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与所述出胶带口另 一侧的壳外壁上设有固定胶带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为左、右 半壳匹配相扣式结构,在左或右半壳的边缘设有一定数量的卡扣,左、右半壳 通过卡扣固定为一体,所述胶带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左或右半壳下部边缘。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为一整体 式结构,所述胶带定位板与该整体式壳体通过滑槽与滑键相配合的滑动机构固 定为一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胶带巻限位机构为固定在壳体左或右内表面的限位圈,胶带套装在该限位 圈上,胶带巻与限位圈摩擦配合,即胶带巻与限位圈之间存着一定摩擦系数。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 是所述胶带巻限位机构为一转动轮,该转动轮通过轴安装在壳体左、右表面 所设轴孔内,胶带巻套装在该转动轮上,胶带巻、转动轮、轴之间摩擦配合, 轴与壳体摩擦配合或固定在壳体上。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壳体上部设有手柄 或把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为正方体、 或为长方体,或为近似三角棱柱,或为近似扇形体,壳体至少有一面与相邻其 他面通过滑槽与滑键相配合的滑动机构安装为一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1-5或8或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其特 征是所述胶带定位板下表面为平面型或凸弧面型,在胶带定位板的下表面固 定有一层均厚的弹性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电的吸尘器,包括壳体、胶带卷,在壳体腔体内设有胶带卷限位机构,胶带卷套装在该胶带限位机构上,在壳体上设有出胶带口,所述胶带卷限位机构为固定在壳体内表面的限位圈或转动轮,在壳体下部固定有胶带定位板,该胶带定位板直接固定在壳体底部或通过滑动机构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出胶带口设在所述定位板一端或两端与壳体相连接处或相连接处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不用电的吸尘器,具有瞬间粘附灰尘、土垢的能力和持续性,与滚筒式除尘器相比,能较好的控制胶带使用部分,充分利用胶带,避免浪费,能灵活控制压力,能保持粘结胶带不向对象物倒卷现象,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操作方便,除尘效果好,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A47L5/00GK201182567SQ200820070129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延 李 申请人:延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