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13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浮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吸管;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指一种悬浮吸管。
技术背景在巿面上,饮料的包装种类琳琅满目,并且,在每一种饮料包装上几乎都 会配附有供饮用者方便饮用的吸管,然而,在一些容量较大的饮料包装中,特 别是瓶体或是罐装类的饮料,有些会在包装上配附吸管;有些则不会。纵使在配附有吸管的情况下,当饮用者使用吸管饮用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 水之后(如宝特瓶),位于瓶罐内的吸管会因液面的下降而逐渐往瓶罐底部降低, 造成饮用者可能必须刻意拿捏该吸管,也因此,容易有滋生细菌的忧虑;或甚 至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该吸管滑落于瓶体内部,造成饮用者拿取不到的困扰。综上所述,上述吸管饮用瓶罐类饮料或矿泉水时(如宝特瓶),尚有下列的 问题存在1. 公知的吸管使用于瓶罐类的包装时,常造成饮用者可能因饮用后的罐体 液面降低而必须刻意拿捏该吸管,因此,容易有滋生细菌的忧虑。2. 公知的吸管使用于瓶罐类的包装时,常造成饮用者可能在不小心的情况 下,将吸管滑落于该瓶罐内,造成饮用者拿取不易的困扰。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当饮用者使用吸管饮用瓶 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依然能够随瓶罐内液体的液面降低而保持在液 面上的悬浮吸管。依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该吸管的末端周缘处接合浮 体,其中,该浮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可填充密度比饮用者所欲饮用的液体还小的介质(气体或液体),使该吸管能随液体的液面高低而悬 浮在液面上。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借由吸管末端周缘处的浮体, 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不会有掉入瓶罐内部而 拿取不到的困扰。其中,该吸管周缘所述的浮体,可呈各种造型的形状接合于吸管末端的周缘处(如草莓、荔枝、水果、动物或其他各种造型等);该浮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可填充密度小于饮料或矿泉水液体的介质(液 体或气体),使该浮体能够带动吸管而悬浮于液面上。另外,该浮体可为一体成型的形状或其上端以枢接的方式接合于吸管的周缘处,其中,该浮体接合于吸管周缘的位置可在吸管的末端处;并且,该浮体 内部的容置空间,可呈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或连通状态(让空气直接自然填 充其内部的容置空间,进而能够使浮体让吸管于液面上悬浮)。再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在该吸管近顶端处可设有折弯端,让 饮用者饮用饮料时,可调整吸口的角度而方便饮用者吸取饮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可借由吸管末端周缘处的浮体,让饮用 者可吸取饮用瓶罐(宝特瓶或较高的杯体)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能够随瓶罐 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而可让该吸管悬浮于液面上,使吸管不会有掉 入瓶罐内部而拿取不到的困扰,进而增加饮用者饮用时的便利性。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吸管与浮体枢接的上端周缘处增设凸唇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示意图;图IO为本实用新型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截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瓶罐类的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瓶罐类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套设具有盖体的外管且应用于杯体类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浮体周缘与该外管内部有适当微小的距离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管10吸口11折弯端2浮体20容置空间21开口3凸唇4瓶罐外管50盖体6杯体具体实施方式
为期许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功效及目的能够有更详尽的了解,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1并配合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 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体上缘的开口略为向外的放大示意图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吸管与浮体枢接的上端周缘处增设凸唇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其主要由吸管l及浮体2所组 成,所述吸管1的靠近吸口 lO处可设有折弯端ll,让饮用者饮用饮料时,可 调整吸口 10的角度而方便饮用者吸取饮用。该吸管l主要特征在于吸管1的末 端周缘处可接合浮体2,且在浮体2内形成有容置空间20(如图3所示),其中, 该吸管1与浮体2的接合方式可为一体成型或枢接方式所接合;且该吸管1与 浮体2枢接接合时,为了能够让饮用者把吸管l方便穿入浮体2,因此,浮体2 上缘处开口 21可设计成略为往外的形状,让饮用者方便穿合(如图4及图5 所示);而为了防止空气从该略为往外的开口 21泄出,降低浮体2悬浮的功效, 因此,吸管1与浮体2枢接的上缘处还可设置凸唇3,可防止空气从中泄出而 达到更好的悬浮效果。另外,吸管1与浮体2除了上述浮体2的上端与吸管l周缘处密封接合而 下端则与外界呈连通状态的接合方式外(如图1至图6所示的形状)(可让空气 直接从底端填充该浮体2的容置空间20而可让吸管1达到悬浮于液面上的效 果);也可为浮体2上下两端都以密封方式接合在吸管l周缘处而使容置空间 20与外界呈封闭状态(如图7、图S所示),其中,该容置空间20与外界呈封 闭状态时,其内部可填充密度比饮用者所饮用的液体小的介质(如气体和液体), 借此,能够让吸管1悬浮于液面上。另外,所述的浮体2,可呈各种造型的形状(如草莓、荔枝、水果、动 物或其他各种造型等)接合于吸管1的末端周缘处。为了期许能够对浮体2各 种造型的形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举出另 一种浮体来说明。请参阅图9及图IO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示意图及 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浮体呈另一种造型的截面图。由图9、图10可知,该造型的浮体2主要能够穿设于吸管1内部预先设计 好的穿孔与浮体2侧边的穿合物穿入接合,借由浮体2内部的容置空间20让空气直接进入该容置空间20而使吸管1能够悬浮(该造型原理等同于前述图3)。 接着,为了期许对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及目的能够有再进一步的了解,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图1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瓶罐类的动作示意图及图12 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瓶罐类的另一动作示意图。由图11及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可借由吸管l末端周缘 处的浮体2,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4(宝特瓶类)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 吸管1能够随瓶罐4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可让该吸管l保持于液面 上,使吸管1不会有掉入瓶罐4内部而拿取不到的困扰,进而增加饮用者饮用 时的便利性。再者,请继续参阅图13及图14。图13为本实用新型套设具有盖体的外管 且应用于杯体类的示意图及图14为本实用新型浮体周缘与该外管内部有适当 微小的距离的示意图。由图13及图14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还可套设在配合该吸管 l外观构造且设有盖体50的外管5中,其中,该外管5底端与吸管1的末端呈 连通状,因此,当吸管1置入于该外管5且应用于大容量的杯体6时,倘若饮 用者不想再饮用杯体6内的饮料,便可盖合该外管5的盖体50以保持卫生(如 图13虛线所示)。并且,吸管1的浮体2周缘与该外管5内部有适当微小的距 离,因此,让吸管1套置入在外管5内部时也有悬浮的功效(如图14所示)。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浮吸管,其有下列的优点1. 吸管能够借由浮体的作用,可随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依 然能悬浮保持于液面上,借此可让饮用者更方便拿取。2. 借由本实用新型吸管的应用,使吸管也能够使用于较大容量瓶罐类的饮 料,可避免为了防止吸管掉落瓶体内部而重复拿捏吸管,造成细菌滋生而更加 卫生。3. 可设置底端与吸管相通且设有盖体的外管,借此,当饮用者饮用大容量 的瓶罐包装的饮料或矿泉水时,在使用者不想饮用的同时,也可借由外管的盖 体盖合吸管的吸口,因而不会沾染灰尘而可保持卫生。
权利要求1、一种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末端周缘处接合浮体,该浮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内填充密度小于饮用者所饮用的液体的介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靠近吸口处设 有折弯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内部容置空间 填充的介质为气体。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内部容置空间 填充的介质为液体。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与吸管一体成型。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与吸管枢接接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与浮体枢接接 合的上缘处,还设有凸唇。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与吸管接合后, 该浮体内部的容置空间为封闭状态。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与吸管接合后, 该浮体内部的容置空间与外界成连通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悬浮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套设有外管, 该外管设有盖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悬浮吸管,该吸管的末端周缘处可接合浮体,其中该浮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内可填充密度比饮用者所欲饮用的液体还小的介质(气体或液体),借此,让饮用者可吸取饮用瓶罐(宝特瓶或较高的杯体)内的饮料或矿泉水后,该吸管能够借由浮体容置空间内的介质,依然可随瓶罐内的饮料或矿泉水液面的降低,而能够悬浮于液面上,使吸管不会有掉入瓶罐内部而发生拿取不到的困扰,进而增加饮用者饮用时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A47G21/00GK201171573SQ200820078759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纪清淙 申请人:纪清淙;刘月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