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764阅读:10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盘。
背景技术
茶盘是喝茶的常用茶具。它主要由盘底、托水盘、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构成,或者由盘底、排水管、排水阀、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构成。现有茶盘的漏水孔都是方格孔,其结构、形状单一。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主要穿行于今滇、藏、川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内地并外延至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融合的走廊。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川藏线和滇藏线两条川藏线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滇藏线从
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到西藏拉萨。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线路还有一条青藏线(即唐蕃古道)。在两条主线路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
明清时期,以云南的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一是贡茶古道,由普洱经昆明转内地各省、北京,南延车里、佛海、打洛;二是关藏茶马大道,由普洱经下关、丽江、中甸进入西藏,再由拉萨转尼泊尔等国;三是江莱茶马道,从普洱过江城,入越南莱州,然后转西藏和欧洲;四是旱季茶马道,从普洱经思茅过澜沧江,经孟连至缅甸五是勐腊茶马道,从普界经勐腊至老挝。古道上辛勤的马帮,在雪域高原奔波谋生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锻炼了他们明辨是非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茶马古道。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茶盘漏水孔的结构、形状单一的缺点,同时把中国茶马古道文化巧妙地融入茶盘中,提供一种茶盘。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一 一种茶盘,它主要由盘底、托水盘、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
漏水孔构成,或者由盘底、排水管、排水阀、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
孔构成,关键是把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制作成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在盘面上制上茶马古道路线图,把茶马古道路线开成"U"型槽,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重镇的位置都开成圆形的漏水孔,并标明重镇的名称,"U"型槽经过圆形的漏水孔,在通往省外、国外的交界位置用箭头和文字标明,并把箭头开成三角形的漏水孔,这样盘面中就构成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这样就构成一种茶盘。
盘面中的茶马古道路线图可以是云南境内的,或四川境内的,或西藏境内的,或全国境内的。
盘面中开的茶马古道路线"U"型槽,也可以开成"V"型槽。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重镇位置开的圆形漏水孔,还可以开成心形、或梅花形、或多边形的漏水孔。
盘面中的茶马古道路线图旁可以书写上茶马古道的简介。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可以在茶盘的下面加一匹马(模型),马背上设一马驮架,马驮架两侧各设一个马箩(即一匹马驮着一对马箩状),
马箩的侧面设有小门或抽屉,茶盘就置于马驮架和马箩上;也可以不要马匹(模型),直接把茶盘置于马驮架和马箩上,马箩的侧面同样设有小门或抽屉。马驮架可以当几案用,马箩里可以放置茶叶和茶具。
马驮架是用于马背上的一种驮物架,与马鞍的区别是——马鞍是放在马背上供骑坐的器具,马驮架是放在马背上供驮物的器具;马箩就是一种长方体形的盛物筐(马驮架和马箩在云南、贵州等地,现在还有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这样制成的茶盘,不仅改进了现有茶盘漏水孔的结构、形状,使其更实用、美观,而且使茶盘更有文化内涵。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茶马古道,对弘扬茶马古道精神也有积极的意义。

图1是茶盘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茶盘之马匹驮着马箩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l、 2,一种茶盘,主要由盘底K托水盘2、盘面3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4构成,茶盘的盘底l、托水盘2、盘面3与通常的各种茶盘相同。茶盘的漏水孔4是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先在盘面上制上茶马古道路线图5,然后把茶马古道路线开成"13"型槽6,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重镇的位置都开成圆形的漏水孔7,并标明重镇的名称,"U"型槽经过圆形的漏水孔,在通往省外、国外的交界位置用箭头和文字标明,并把箭头开成三角形的漏水孔8,盘面中就构成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4。这样就制成一种茶盘。
盘面中的茶马古道路线图5可以是云南境内的,或四川境内的,或西藏境内的,或全国境内的。
盘面中开的茶马古道路线"U"型槽6也可以开成"V"型槽。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重镇位置开的圆形漏水孔7,还可以开成心形、或梅花形、或多边形的漏水孔。
盘面中的茶马古道路线图5旁可以书写上茶马古道的简介。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茶盘的下面加一个马匹(模型)10,马背上设一马驮架ll,马驮架11两侧各设一个马箩12 (即一匹马驮着一对马箩状),马箩12的侧面设有小门或抽屉,茶盘就置于马驮架11和马箩12上;也可以不要马匹(模型)10,直接把茶盘置于马驮架11和马箩12上,马箩12的侧面同样设有小门或抽屉。马驮架ll可以当几案用,马箩12里可以放置茶叶和茶具。
马驮架11是用于马背上的一种驮物架,与马鞍的区别是——马鞍是放在马背上供骑坐的器具,马驮架11是放在马背上供驮物的器具;马箩12就是一种长方体形的盛物筐(马驮架和马箩在云南、贵州等地,现在还有使用)。
这样制成的茶盘,不仅改进了现有茶盘漏水孔的结构、形状,使其更实用、美观,而且使茶盘更有文化内涵。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茶马古道,对弘扬茶马古道精神也有积极的意义。
权利要求1、一种茶盘,它主要由盘底、托水盘、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构成,或者由盘底、排水管、排水阀、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构成,其特征是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是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其中,茶马古道路线开成“U”型槽,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重镇的位置都开成圆形的漏水孔,“U”型槽经过圆形的漏水孔,在通往省外、国外的交界位置开成三角形的漏水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盘,其特征是在盘面中开的茶马古道路 线"U"型槽,还可以开成"V"型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盘,其特征是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 重镇位置开的圆形漏水孔,还可以开成心形、或梅花形、或多边形的漏水 孔。
专利摘要一种茶盘,它主要由盘底、托水盘、盘面和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构成。其特征是盘面中漏废水的漏水孔是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在盘面上制上茶马古道路线图,把茶马古道路线开成“U”型槽,在茶马古道路线所经过的重镇的位置都开成圆形的漏水孔,并标明重镇的名称,“U”型槽经过圆形的漏水孔,在通往省外、国外的交界位置用箭头和文字标明,并把箭头开成三角形的漏水孔,这样盘面中就构成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形漏水孔。这样制成的茶盘,不仅改进了现有茶盘漏水孔的结构、形状,使其更实用、美观,而且使茶盘更有文化内涵。
文档编号A47G23/00GK201271093SQ200820116008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艺耀 申请人:张艺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