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拖把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所贩卖供清洁地板用的拖把林林总总,在组装上,大多受限于 传统的结构设计而仅能以单一方式进行组装,进而使其组装上较为受限无法突 破,且一旦想要变化不同的组装方式时,则须另行开模,以致提高成本而不符 经济效益。
鉴于常见拖把的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创 作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把结构改良,其利用回转件于 两侧设有一 包含挡面的限位孔及一具穿绕区的束孔与 一具挡缘的定位件相配合 而将清洁体的下束结段置入收集槽内,使清洁体受定位件的压掣固定于回转件, 以达组装上更为灵活、轻^^而不受限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拖把结构改良, 其设一外管与一包含拖把座的枢套体相套设,使枢套体可顺外管上下滑移,并 设一具上束结段的清洁体与拖把座相组设固定,于清洁体下端设一下束结段与 一回转件相组设,使回转件置设于枢套体下端与外管的底端相套设,使清洁体 环绕于拖把座及回转件外侧可随枢套体的上移呈挺直状或下移呈收折状,所述 的回转件设一收集槽,于收集槽的两侧边设一限位区,顶端设一套接柱与外管 相套固且两侧各贯设一与收集槽相通的穿孔,而可将清洁体的下束结段置入收 集槽内,并设一束带或一两侧分别具有挡缘的挠性定位件以将清洁体的下束结 段束结固定于回转件形成一拖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拖把结构改良,其利用枢套体的下
5制而形成一相通的管道供外管枢置穿设,且同时于枢套体的上段处设一两侧具 有挡片的通口与一具卡块的活动件相配合以供握把的下段处凹设一环槽相对卡 合形成定位作用,可使该拖把于组装上及使用上更为稳固而具实用效益。
回转件于收集槽两侧边的限位区可分别设一限位孔及一束孔,限位孔设呈U 状,束孔设成锁孔状,挠性定位件设呈杆状略大于回转件的宽度且设为塑材。
枢套体的下段处对称贯设若干透孔,拖把座于底部凹设一容置槽,顺其表 面凹设一束结沟,并于顶端凸设一具枢孔的套柱与枢套体相套合,使外管恰顺 枢孔枢穿而出,套柱的两側对称设一具卡块的弹片恰弹卡于透孔,拖把座的下 端面及束结沟的下段处分别凸设若干止滑块。
枢套体及拖把座可设为一体成型,于拖把座底部凹设一容置槽,顺其表面 凹设一束结沟。
枢套体的内壁可环设若干齿沟,而上端内壁凹设一环沟,外管可套设一下 端具卡肋的握把与枢套体的环沟相套接定位,使清洁体可保持挺直状,且外管 于握把的下方处组设一""^掣件,所述卡掣件设呈凸字状,中心设一与握把的外 径相配合的套孔,下端两侧切设一平面区,并顺其平面区的一侧弧形延设一与 齿沟相互弹卡的弹性片,使弹性片与平面区间形成一道弹性空间,枢套体可顺 利旋扭清洁体进行拧干也可防止拧干过程枢套体逆转以确实达到柠干的目的。
枢套体的下端面环状凸设若干相互错置的卡合块及钩块,拖把座的顶面交 错环设有卡合槽及导滑区与枢套体的卡合块及钩块相互容卡牵制,于导滑区的 下方凹设一钩槽,使钩块恰可顺导滑区滑移而弹卡定位于钩槽内,使枢套体的 下端面恰贴抵于拖把座的顶面形成一相通的管道供外管枢置穿设。
外管与一下端具有一束合段的中空握把紧密套设形成一相通的管道以供一 具偏心迫紧块的内管与外管相互枢置穿设及调整定位而形成一伸缩杆。
外管下段表面环设有若干单向齿肋,枢套体的上段处设一两侧具有挡片的 通口与一具卡块的活动件相配合,所述通口与外管的单向齿肋相对,并于挡片的适当处及活动件的卡块下方分别贯设有穿孔供一套设有弹簧的支杆同步枢 置穿设,于弹簧两端各延设一弹性脚分别弹靠枢套体及活动件的内面,使活动 件受弹性脚的弹推而顺支杆旋动使卡块恰旋入通口内弹卡于外管的单向齿肋, 使活动件的下段受弹性脚的弹推下与枢套体保持一道距离而形成一按压部,使 该枢套体与外管作不同方向的旋动时,单向齿肋即会推抵卡块压缩弹性脚而自 动脱离卡合,使清洁体的两端可分别受拖把座及枢套体的相对旋扭下进行狞 干,当旋扭的动作停顿时,卡块即会受弹簧的相对弹力下而与单向齿肋再度卡 合,且仅须将活动件的按压部往枢套体推压即可使卡块脱离单向齿肋,使清洁 体得以自然回转于原始点并相互迭置即可进行清洁工作,并于活动件上段延伸 凸设一""^角状的定位部,且外管与一下段凹设有一环槽的握把相套合,使握把 可受活动件的弹推下使定位部与环槽相卡合形成定位作用。
外管的适当处组设一握把与一表面环设有单向齿肋的中空套接管,于套接 管的下端设呈渐缩状而密贴于外管,且外径与枢套体的内径相配合,枢套体的 上段处设一两侧具有挡片的通口与 一具卡块的活动件相配合,所述通口与套接
一套设有弹簧的支杆同步枢置穿设,于弹簧两端各延设一弹性脚分别弹靠枢套 体及活动件的内面,使枢套体可顺外管及套接管上移至活动件的卡块与单向齿 肋相卡合,使活动件受弹性脚的弹推而顺支杆旋动使卡块恰旋入通口内弹卡于 套接管的单向齿肋,使活动件的下段受弹性脚的弹推下与枢套体保持一道距离 而形成一按压部,使该枢套体与外管作不同方向的旋动时,套接管的单向齿肋 即会推抵卡块压缩弹性脚而自动脱离卡合,且仅须将活动件的按压部往枢套体 推压即可使卡块脱离单向齿肋,使清洁体得以自然回转于原始点并相互迭置即 可进行清洁工作,且套接管的上端设一束合段并往上延设一较大径的挡面,该 束合段的外径略大或相同于枢套体的内径,使枢套体可顺外管及套接管上移而 与束合段相套接定位并抵靠于挡面,使该拖把的清洁体于收纳晾干时可保持挺 直状。活动件的上段延伸凸设一卡角状的定位部,且套接管于束合段及挡面间设 一环槽使定位部恰与环槽相卡合形成定位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拖把座与清洁体之组合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体与回转件组合剖面图一。
图6为图5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体与回转件组合剖面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体展开暨收折动作图。。 图9为图8的清洁体与拖把座的组合立体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掣件立体图。 图12为图11的组合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套体与拖把座一体成型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回转件与定位件之立体分解图。
图15为图14的回转件另一侧面立体图。
图16为图14与清洁体的组合剖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三。
图18为图17的套体与拖把座的立体放大图。
图19为图17的动件立体放大图。
图20为图17的组合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四。
图22为图21的组合剖面图。
8图24为图20的枢套体与外管相对旋动状态图。
图25为图23的活动件下压使卡块脱离单向齿肋状态图。
图26为图17、图21的枢套体与拖把座一体成型立体图。
图27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五。
附图标号
10……外管 11……握把 111……卡肋
12……卡掣件 121……套孔 122……平面区
123……弹性片124……弹性空间 20……枢套体
21……透孔 22……齿沟 23……环沟
30……拖把座 301……容置槽 31……束结沟
32……止滑块 33……套柱 331……枢孔
34……弹片 341……卡块 40……清洁体
401……擦拭区402……裁切线 403......连结段
404……侧边 41……上束结段 411……束带
412……穿孔道 42……下束结段 421……束带
43……结合段 50……回转件 51……收集槽
52……限位区 53……套接柱 54……穿孔
10,……外管 11,……单向齿肋 12,……握把
121,……束合段122'……环槽 10"……外管
11"……握把 20,……枢套体 201,……下端面
21,……卡合块 22,……钩块 23,......挡片
231,……穿孔 24,……通口 241,……抵靠面
242,……凹部25,……活动件 251,......卡块
252,……穿孔 253,……按压部 254, …凹部255'……定位部 26,……支杆 261,……弹簧
262,、 263,……弹性脚 30,……拖把座
301,……顶面 31,……卡合槽 32,……导滑区
33,……钩槽 34,……容置槽 35,……束结沟
351,……孔部 50,……回转件 501,……套接柱
502,……穿孑L 51,……收集槽 52,……限位孔
521,……挡面 53,……束孔 531,……穿绕区
54,……定位件 541,、 542,……挡缘 60……内管
61……偏心迫紧块 70……套接管 71……单向齿肋
72……束合段 73……挡面 74……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其包 含 一外管(IO)、 一枢套体(20)、 一拖把座(30)、 一清洁体(40)及一回转件(50), 其中外管(10)与枢套体(20)相枢套,使枢套体(20)可顺外管(10)上下滑移,于 枢套体(20)的下段处对称贯设若干透孔(21),拖把座(30)设呈宽板状于底部凹 设一容置槽(301),顺其表面凹设一束结沟(31),且拖把座(30)的下端面及束结 沟(31)的下段处分别凸设若干止滑块(32),并于顶端凸设一具枢孔(331)的套柱 (33)与枢套体(20)相套合,使外管(10)恰顺枢孔(331)枢穿而出,套柱(33)的两 侧对称设一具卡块(341)的弹片(34)恰弹卡于透孔(21),清洁体(40)设有上束结 段(41)及下束结段(42)分别与一束带(411、 421)配合,该束带(411、 421)可设 为绳体、连扣带等各式带体,而上束结段(41)的束带(411)环束固结于拖把座(30) 的束结沟(31)使清洁体(40)恰可受止滑块(32)的顶抵而卡制定位,且清洁体(40) 的下束结段(42)设为封闭状与回转件(50)相配合,该回转件(50)设一 n状收集 槽(51),于收集槽(51)的两侧边凹设一限位区(52),顶端设一套接柱(53)与外 管(10)相套固且两侧各贯设一穿孔(54)与收集槽(51)相通,而可将清洁体(40)的下束结段(42)置入收集槽(51)内,使下束结段(42)的束带(421)两端分別由套
结固定(如图5及图6所示)形成一组装状态,也可将清洁体(40)的下束结段(42) 可塞挤入收集槽(51)内以束带(421)的两端由收集槽(51)内顺两侧的限位区(52) 穿设出后,将束带(421)的一端由二穿孔(54)穿设过套接柱(53)而与束带(421) 的另一端作束结(如图7所示)形成另一组装状态,这样,使该拖把利用回转件 (5 0)的设计而可以不同的形态进行组装,以达组装上更为灵活。
如图8所示,其中清洁体(40)于展开状态的擦拭区(401)间隔平行切设若干 裁切线(402)而形成若干的连结段(403),使每一擦拭区(401)相互牵制,两端各
段(41,如图8的一所示),且清洁体(40)对折后下端即形成一封闭状的下束结 段(42),于侧边(404)可间隔缝设若干结合段(43),使两侧的擦拭区(401)得以 相互牵制,而回转件(50)由上束结段(41)往下置入至下束结段(42),再将下束 结段(42)收集入收集槽(51)内以供束带(421)绑结固定。
于使用时,枢套体(20)可顺外管(10)往上拉移使清洁体(40)成直立状后, 握持住枢套体(20)顺外管(IO)作相对的旋动,即会使清洁体(40)的两端分别受 枢套体(20)与回转件(50)的相对旋扭下而柠干。
如10图,其中枢套体(20)的内壁可环设若干齿沟(22),而上端内壁凹设一 环沟(23),外管(IO)可套设一下端具卡肋(111)的握把(11)与枢套体(20)的环沟 (23)相套接定位,使清洁体(40)可保持挺直状,且外管(10)于握把(11的下方处 组设一卡掣件(12,如图11),该卡掣件(12)设呈凸字状,中心设一与握把(ll) 的外径相配合的套孔(121),下端两侧切设一平面区(122),并顺其平面区(122) 的一侧弧形延设一弹性片(123),使弹性片(123)与平面区(122)间形成一道弹性 空间(124)'当枢套体(20)于旋动时,齿沟(22)恰可将弹性片(123)往弹性空间 (124)弹压而顺利旋扭清洁体(40)进行柠干,且当旋扭动作停顿时,弹性片(123) 即弹撑复位而卡抵于齿沟(22,如图12所示)以防止枢套体(20)逆转进而可确实达到拧干的目的,又,枢套体(20)与拖把座(30)可设为一体成型(如图13)。
如第14、图15所示,其中回转件(50,)的底面设一n状收集槽(51,),顶 面设一套接柱(501')与外管(10O相套设,于套接柱(501,)的两侧各设有与收 集槽(51')相通的穿孔(502'),收集槽(51')的两侧边分别设一U形具一挡面 (521,)的限位孔(52')及一锁孔状的束孔(53,)以供束带(421)穿绕配合清洁 体(40)进行组装外,也可设一绕性定位件(54')与回转件(50')相配合,该定 位件(54')设呈杆状略大于回转件(50')的宽度且设为塑材,两侧各设一挡缘 (541,、 542,)分别与限位孔(52')及束孔(53,)设呈相似形,于束孔(53')的 上方延设一较宽的穿绕区(531,),而可将清洁体(40,如图16所示)的下束结 段(42)置入收集槽(51,)内,以定位件(54,)的一侧挡缘(541,)穿入限位孔(52,) 并钩卡于挡面(521'),再将另一侧顺穿绕区(531,)推挤入束孔(53')内使挡 缘(542')恰挡靠于束孔(53')外壁,令清洁体(40)受定位件(54')的压掣固定 于回转件(50'),以达组装上更为灵活不受限。
如图17所示,其中外管(IO,)的表面可环设有若干单向齿肋(ll,)与一下 端具一束合段(121')的中空握把(12,)紧密套设形成一相通的管道以供一具偏 心迫紧块(61)的内管(60)与外管(10,)相互枢置穿设及调整定位而形成一伸缩 杆,该束合段(121')的外径略大或相同于枢套体(20')的内径,使枢套体(20') 可顺外管(IO,)上移而轻松与束合段(121')套合,即可使枢套体(20')得以定 位不虞任意上下滑移,于枢套体20'(如图18所示)的下端面(201,)环状凸设 若干相互错置的卡合块(21')及钩块(22'),于上段处设一两侧具有挡片(23,) 的通口(24')与一具卡块(251')的活动件25'(如图19所示)相配合,该通 口 (24,)与外管(IO,)的单向齿肋(ll,)相对且下方凸设有一具凹部(242')的 抵靠面(241'),并于挡片(23')的适当处及活动件(25')的卡块(251,)下方 分别贯设有穿孔(231'、 252,)供一套设有弹簧(261')的支杆(26')同步枢置 穿设,于弹簧(261')两端各延设一弹性脚(262, 、 263,)分别弹靠于凹部(242,) 及活动件(25')于卡块(251')下方所设的凹部(254'), -使活动件(25')受弹性脚(262'、 263,)的弹推而顺支杆(260旋动使卡块(251')恰旋入通口(24') 内恰弹卡于外管(IO,)下段表面所环设的单向齿肋(ll,),如图20所示,使 活动件(25')的下^a受弹性脚(262、 263,)的弹推下与枢套体(20,)保持一道 距离而形成一按压部(253,),且于上段延伸凸设一"^角状的定位部(2550与握 把(120下段适当处凹设一环槽(122')相对,使握把(12')可受活动件(250的弹 推下使定位部(2550与环槽(122')相卡合形成定位作用,并设一顶面(301,)交 错环设有卡合槽(31')及导滑区(32')的拖把座(30')与枢套体(20,)的卡合 块(21')及钩块(22,)相互容卡牵制,于导滑区(32,)的下方凹设一钩槽(33'), 使钩块(22,)恰可顺导滑区(32')滑移而弹卡定位于钩槽(33')内,使枢套体 (20,)的下端面(201')恰贴抵于拖把座(30')的顶面(301')形成一相通的管 道供外管(IO,)枢置穿设,于拖把座(30')的底部凹设一容置槽(34')且顺其 表面设一束结沟(35'),于束结沟(35')的两侧各贯设一孔部(351')以供清洁 体(40)上束结段(41)的束带(411)环束固结;也可于外管(10", 如图21所示) 的适当处组设一握把(11")与 一表面环设有单向齿肋(71)的中空套接管(70), 于套接管(70)的下端设呈渐缩状而密贴于外管(10"),且外径与枢套体(20') 的内径相配合,使枢套体(20')可顺外管(IO,,)及套接管(70)上移至活动件(25,) 的卡块(251' 如图22及图23所示)与单向齿肋(71)相卡合,且套接管(70)的 上端设一束合段(72)并往上延设一较大径的挡面(73),该束合段(72)的外径略 大或相同于枢套体(20')的内径,使枢套体(20')可顺外管(10")及套接管(70) 上移而与束合段(72)相套接定位并抵靠于挡面(73),并于活动件(25,)的上段 延伸凸设一卡角状的定位部(255'),且套接管(70)于束合段(72)及挡面(73)间 设一环槽(74)使定位部(255')恰与环槽(74)相卡合形成定位作用,使该拖把的 清洁体(40)于收纳晾干时可保持挺直状。
于使用时,仅需将枢套体(20,)顺外管(IO,)往上滑移使清洁体(40)呈直 立状后,握持住枢套体(20')与外管(IO,)作不同方向的旋动,单向齿肋(ll', 如图24所示)即会推抵卡块(251,)使活动件(25')顺支杆(26')外旋而压缩弹性脚(262'、 2630自动脱离卡合,使清洁体(40)的两端分別受拖把座(30')及 枢套体(20')的相对旋扭下进行拧干,使操作上更为轻松省力,且当旋扭的动 作停顿时,活动件(25')即会受弹簧(261')的弹性脚(262'、 263,)的相对弹 力下而自动顺支杆(26')往通口(24,)旋动与单向齿肋(ll,)再度卡合,以达 防止枢套体(20')逆转而可确实达到柠干的目的,且仅须将活动件(25,)的按 压部(253',如图25)往枢套体(20')推压即可使卡块(251')脱离单向齿肋(ll,) 及同步将定位部(25 5')脱离握把(120的环槽(1220,使清洁体(4 0)得以自然回 转于原始点并相互迭置即可进行清洁工作。
如图26所示,且包含活动件(25')、支杆(26')及弹簧(261')的枢套体 (20,)可与拖把座(30')设呈一体成型。
如图27所示,其中拖把座(30、 300可分别设呈圆板状与回转件(50、 500 相配合以供清洁体(4 0)结合组设呈圆拖式的形态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1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设一外管与一包含拖把座的枢套体相套设,使枢套体可顺外管上下滑移,并设一具上束结段的清洁体与拖把座相组设固定,于清洁体下端设一下束结段与一回转件相组设,使回转件置设于枢套体下端与外管的底端相套设,使清洁体环绕于拖把座及回转件外侧可随枢套体的上移呈挺直状或下移呈收折状,所述的回转件设一收集槽,于收集槽的两侧边设一限位区,顶端设一套接柱与外管相套固且两侧各贯设一与收集槽相通的穿孔,而可将清洁体的下束结段置入收集槽内,并设一束带或一两侧分别具有挡缘的挠性定位件以将清洁体的下束结段束结固定于回转件形成一拖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回转件于收 集槽两侧边的限位区可分别设一限位孔及一束孔,限位孔设呈U状,束孔设成 锁孔状,挠性定位件设呈杆状略大于回转件的宽度且设为塑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枢套体的下 段处对称贯设若干透孔,拖把座于底部凹设一容置槽,顺其表面凹设一束结沟, 并于顶端凸设一具枢孔的套柱与枢套体相套合,使外管恰顺枢孔枢穿而出,套 柱的两侧对称设一具卡块的弹片恰弹卡于透孔,拖把座的下端面及束结沟的下 段处分别凸设若干止滑块。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枢套体及拖 把座可设为一体成型,于拖把座底部凹设一容置槽,顺其表面凹设一束结沟。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枢套体的内 壁可环设若干齿沟,而上端内壁凹设一环沟,外管可套设一下端具卡肋的握把 与枢套体的环沟相套接定位,使清洁体可保持挺直状,且外管于握把的下方处 组设一卡掣件,所述卡掣件设呈凸字状,中心设一与握把的外径相配合的套孑L, 下端两侧切设一平面区,并顺其平面区的一侧弧形延设一与齿沟相互弹卡的弹 性片,使弹性片与平面区间形成一道弹性空间,枢套体可顺利旋扭清洁体进行 柠千也可防止拧干过程枢套体逆转以确实达到拧干的目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枢套体的下 端面环状凸设若干相互错置的卡合块及钩块,拖把座的顶面交错环设有卡合槽 及导滑区与枢套体的卡合块及钩块相互容卡牵制,于导滑区的下方凹设一钩槽,使钩块恰可顺导滑区滑移而弹卡定位于钩槽内,使枢套体的下端面恰贴抵 于拖把座的顶面形成一相通的管道供外管枢置穿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外管与一下端 具有一束合段的中空握把紧密套设形成一相通的管道以供一具偏心迫紧块的内 管与外管相互枢置穿设及调整定位而形成一伸缩杆。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外管下段表 面环设有若干单向齿肋,枢套体的上段处设一两侧具有挡片的通口与一具卡块 的活动件相配合,所述通口与外管的单向齿肋相对,并于挡片的适当处及活动 件的卡块下方分别贯设有穿孔供一套设有弹簧的支杆同步枢置穿设,于弹簧两 端各延设一弹性脚分别弹靠枢套体及活动件的内面,使活动件受弹性脚的弹推 而顺支杆旋动使卡块恰旋入通口内弹卡于外管的单向齿肋,使活动件的下段受 弹性脚的弹推下与枢套体保持一道距离而形成一按压部,使该枢套体与外管作不同方向的旋动时,单向齿肋即会推抵卡块压缩弹性脚而自动脱离卡合,使清 洁体的两端可分别受拖把座及枢套体的相对旋扭下进行柠干,当旋扭的动作停 顿时,卡块即会受弹簧的相对弹力下而与单向齿肋再度卡合,且仅须将活动件 的按压部往枢套体推压即可使卡块脱离单向齿肋,使清洁体得以自然回转于原 始点并相互迭置即可进行清洁工作,并于活动件上段延伸凸设一^^角状的定位 部,且外管与一下段凹设有一环槽的握把相套合,使握把可受活动件的弹推下 使定位部与环槽相卡合形成定位作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外管的适当 处组设一握把与一表面环设有单向齿肋的中空套接管,于套接管的下端设呈渐 缩状而密贴于外管,且外径与枢套体的内径相配合,枢套体的上段处设一两侧 具有挡片的通口与 一具卡块的活动件相配合,所述通口与套接管的单向齿肋相支杆同步枢置穿设,于弹簧两端各延设一弹性脚分别弹靠枢套体及活动件的内 面,使枢套体可顺外管及套接管上移至活动件的卡块与单向齿肋相卡合,使活 动件受弹性脚的弹推而顺支杆旋动使卡块恰旋入通口内弹卡于套接管的单向 齿肋,使活动件的下段受弹性脚的弹推下与枢套体保持一道距离而形成一按压部,使该枢套体与外管作不同方向的旋动时,套接管的单向齿肋即会推抵卡块 压缩弹性脚而自动脱离卡合,且仅须将活动件的按压部往枢套体推压即可使卡 块脱离单向齿肋,使清洁体得以自然回转于原始点并相互迭置即可进行清洁工 作,且套接管的上端设一束合段并往上延设一较大径的挡面,该束合段的外径 略大或相同于枢套体的内径,使枢套体可顺外管及套接管上移而与束合段相套 接定位并抵靠于挡面,使该拖把的清洁体于收纳晾干时可保持挺直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动件的上 段延伸凸设一卡角状的定位部,且套接管于束合段及挡面间设一环槽使定位部 恰与环槽相卡合形成定位作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把结构改良,其设一外管与一具拖把座的枢套体相套设,使枢套体可顺外管上下滑移,并设一具上束结段的清洁体与拖把座相组设固定,于清洁体下端设一下束结段与一回转件相组设,使回转件置设于枢套体下端与外管的底端相套设,使清洁体环绕于拖把座及回转件外侧可随枢套体的上移呈挺直状或下移呈收折状,该回转件设一收集槽,于收集槽的两侧边凹设一限位区,顶端设一套接柱与外管相套固且两侧各贯设一与收集槽相通的穿孔,而可将清洁体的下束结段置入收集槽内,并设一束带穿绕于穿孔、限位区及收集槽内而将清洁体的下束结段束结固定于回转件形成一拖把。本实用新型产品可广泛适用于生活中需要有拖把的场合。
文档编号A47L13/20GK201365888SQ20082018418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培源 申请人:健彰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