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两用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锅,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高压烹煮和常压烹煮的两用锅。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电压力锅和电热锅是两种不同的产品。电热锅是在常压 下工作,与电压力锅相比,能耗高,烹饪速度慢。电压力锅是在封闭的高压环 境下工作,所以烹饪速度快,比较节能。但是电压力锅是密闭烹饪,所以无沸 腾,这对于一些需要沸腾或常压状态下烹饪,中途增加调料的食物是不利的, 比如炖汤和蒸鱼等,给用户带来了不变,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既可以高压烹饪又 可以常压烹饪的两用锅是一种市场的需要,可以满足更广泛的消费需求。
现有技术的两用锅通常是具有两个锅盖或者一个锅盖上设置有限压阀,常 压时将限压阀拔掉或者设置机构阻止浮子阀上升,如中国专利
CN200720053975.6。设置两个锅盖操作比较复杂,占据多余的空间,限压阀或 浮子阀的排气孔通常比较小,不利丁排气,且该技术方案在控制装置中设置控 制按钮以转换烹饪状态的程式,操作比较复杂,容易造成烹饪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可以高压作用下炯煮烹饪, 也可以在常压下煲、炖、蒸烹饪,用户操作简单实用的两用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用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的锅盖上设置有压力转换阀,锅体内 设置有电控装置;所述的压力转换阀包括阀盖、阀芯、阀体和密封圈;所述的 阀体设置在锅盖上,阀盖和阀体之间活动连接,阀芯穿过锅盖;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的压力转换阀还包括旋转阀盖时可使阀芯升降,开启或关闭 排气阀排气的压力转换机构,及转换烹饪程式的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设 置在阀体上,相对应,阀盖上设置有触动微动开关动作的凸块,所述的微动开 关和电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的压力转换机构包括设在阀体上的螺旋台阶面和设在阀盖上的对称凸 块,所述的对称凸块与螺旋台阶面接触并可沿螺旋台阶面滑动,所述的阀体和 阀盖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
或者所述的压力转换机构包括阀盖与阀芯之间的活动件和阀盖上的对称顶 块;所述的活动件与阀盖之间凸轮连接;阀芯和活动件固定连接;活动件周缘 分布有台阶面,阀盖上设有对称顶块与台阶面接触;所述的其活动件两端设有 导向凸耳,阀体上开有对应的限位纵槽,导向凸耳伸入限位纵槽内,所述的活 动件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微动丌关为双稳态开关,对应排气阀的两种烹饪状态。
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压力锅的锅盖上设置了排气阀,并在电控装置内设置 了高压烹饪和常压烹饪两套程式,通过设置在排气阀上的微动开关实现切换, 将普通电压力锅改进为新型的两用锅,使其既实现压力锅的高压炯煮烹饪,又 具有普通电热锅的炖蒸烹饪。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一锅多用且操作简单,可以作为电压力锅或电热锅使用,用户转动排
气阀的阀盖即可同时实现高/常压烹饪状态的转换和选择不同的烹 饪程式,压力锅选用压力烹饪程式,普通电热锅采用无压力烹饪程 式,烹饪效果更好,且用户无需再通过其他开关选择烹饪程式,操 作简单、可靠;
2、 采用单独的排气阀放气,排气孔可加大到满足普通电热锅烹饪时的蒸汽排放要求,既避免了利用限压阀或浮子阀排气时,排气孔较小, 容易造成蒸汽喷出危及用户安全的隐患,又解决了利用限压阀或浮 子阀排气时,容易与限压阀或浮子阀的限压/锁紧锅盖的功能干涉, 造成限压或锁紧锅盖功能不良,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歩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排气阀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排气阀的阀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排气阀的阔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排气阀幵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排气阀的阀盖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排气阀的阀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排气阀的活动件示意图; 图中
1、锅盖;2、锅体;3、阀盖;4、排气阀;5、阀芯;51、排气孔; 31、凸块;32、对称凸块;33、对称顶块;34、导向块;6、阀体;61、螺旋
环台;62、止位挡块;63、限位纵槽;64、横向导槽;7、密封圈;8、微动开
关;10、压紧弹簧;11、螺母;12、螺栓;13、密封垫;14、活动件;141、导
向凸耳;1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
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两用锅,包括锅盖1和锅体2,锅盖1上设
置有排气阀4,锅体2内设置有电控装置,所述的电控装置具有高压烹饪程式和 常压烹饪程式。所述的排气阔4包括阀盖3、阀芯5、阀体6及密封圈7。所述 的阀芯5上端固定在阀盖3上部的安装孔内,下端穿过锅盖l,且阀芯5下端设 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嵌入在阀芯5的下端开槽内,阀芯5上设置有排气孔 51,阀体6上设置有微动开关8,相对应,阀盖3上设置有触动微动开关8动作 的对称凸块31,且微动开关8与电控装置电连接。阀盖5和阔体6之间设置有 压力转换机构,旋转阀盖3时,可通过压力转换机构可带着阀芯5上升或下降, 关闭或打开排气孔51,并通过凸块31触动微动开关8动作,在排气阀4打开时, 选择常压烹饪程式,排气阀4关闭时,选择高压烹饪程式。阀体7用螺母11、 螺栓12、密封垫13固定在锅盖1上,螺栓12中部为通孔,可使阀芯5自由穿 过。
压力转换机构包括阀体6上的分布的台阶面和阀盖3上对称凸块32,所述 的台阶面是螺旋环台61。如图4、图5所示,在阀盖l旋转过程中,对称凸块 32可沿螺旋环台61的滑动,螺旋式环台61的下端还设置有止位挡块62。
排气孔51由阀芯5上的横向和纵向的通孔形成,当阀盖3带着阀芯5旋转 下降,排气孔51被打开,蒸汽可排放到外界,同时阀盖3上的凸块31触动设 在阀体6上的微动开关8,选择电控装置的常压烹饪程式,使锅内食物在常压状 态下烹饪,两用锅做普通电热锅使用;当阀盖1带着阀芯5旋转上升,排气孔51 被关闭,同时阀盖3上的凸块31释放微动开关8,选择电控装置的高压烹饪程 序,锅盖1和锅体2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食物在高压力作用下烹饪,两用锅 做电压力锅使用。排气阀4的阀盖3和阀体6之间还设置有压紧弹簧10,压紧弹簧10套接在 阀芯5上,下端抵在螺栓12的顶面,上端顶在阀盖3上,以使阀盖3和阀体6 之间贴紧。
另外,所述的压力转换机构的台阶面和对称凸块32位置可以互换,即台阶 面位于阀盖3上,对称凸台32位于阀体6上,也可实现发明目的。
使用过程中,用户旋转排气阀4的阀盖3以打开或关闭排气孔51。排气孔 51打开时,两用锅用做普通电热锅,实现常压烹饪,排气孔51关闭时,两用锅 用做电压力锅,实现压力烹饪。
实施例二
如图l,图6,图7所示的一种两用锅,同实施例一应用结构基本相同,不 同之处在于压力转换机构包括阀盖3上的对称顶块33和一个活动件14,如图8、 图9所示,所述的活动件14与阀盖3之间为凸轮联接,且活动件14上设有台 阶面,如
图10所示。所述的活动件14和阀芯5之间固定连接,阀芯5上设置 有排气孔51。所述活动件14与螺栓1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
阀体6上还设有限位纵槽63,如图8所示,相对应,活动件14卜.设置有导 向凸耳141,导向凸耳141伸入限位纵槽63。阀体6侧壁上还设置有横向导槽 64,阀盖3上设有导向块34。旋转阀盖3时,导向块34在横向导槽64内左右 滑动,同时,对称顶块33沿活动件14上的台阶面滑动,导向凸耳141在限位 纵槽63内卜.下滑动,从而使阀芯5升降,打开或关闭排气孔51,使两用锅用做 电热锅或电压力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的锅盖上设置有压力转换阀,锅体内设置有电控装置;所述的压力转换阀包括阀盖、阀芯、阀体和密封圈;所述的阀体设置在锅盖上,阀盖和阀体之间活动连接,阀芯穿过锅盖;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转换阀还包括旋转阀盖时可使阀芯升降,开启或关闭排气阀排气的压力转换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阀上设置有 转换烹飪程式的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设置在阀体上,相对应,阀盖上设 置有触动微动开关动作的凸块;所述的微动开关和电控装置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转换机 构包括设在阀体上的螺旋台阶面和设在阀盖上的对称凸块,所述的对称凸块与 螺旋台阶面接触并可沿螺旋台阶面滑动,所述的阀体和阀盖之间设置有压紧弹
4、根据权利耍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转换机 构包括设置在阀盖与阀芯之间的活动件和设在阀盖上的对称顶块所述的活动 件与阀盖之间凸轮连接,阀芯和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件和阀体之间设 置有复位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件周缘分布 有台阶面,阀盖上设置的对称顶块与台阶面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件两端设有 导向凸耳,阀体上开有对应的限位纵槽,导向凸耳仲入限位纵槽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动开关为 双稳态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的锅盖上设置有压力转换阀,锅体内设置有电控装置;所述的压力转换阀包括阀盖、阀芯、阀体和密封圈;所述的阀体设置在锅盖上,阀盖和阀体之间活动连接,阀芯穿过锅盖;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的压力转换阀还包括旋转阀盖时可使阀芯升降,开启或关闭排气阀排气的压力转换机构,及转换烹饪程式的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设置在阀体上,相对应,阀盖上设置有触动微动开关动作的凸块,所述的微动开关和电控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1349953SQ20082023285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剑英, 曲清东, 峰 曹, 朱泽春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