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40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睡眠使用的床上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类保健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人一生中相伴时间最长、接触最亲密、直接关系着人们健康的用品, 一只具有完善健康功能的保健枕,能给人们带来好的睡眠质量,好的睡眠质量 是健体、益智、延寿的根本。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流行的各种非药物保健枕,
绝大部份都只有单一的护颈功能,如"B"型枕、回字枕、凹槽枕、三横条枕、 高低枕等,均没有完全依据人类上体自然生态生理特征所形成的凹凸曲线、斜 度、自然高度,设置科学的、完全与人类上体生态曲线吻合的枕头形状,没有 能"同时均衡分散"承托睡眠时上体重量的枕型,也没有全面、完善的护头、 颈、肩、耳、腮和舒适睡眠的综合健康保健功能,特别没有科学的、明确的、 实质性的侧睡护肩、护耳和护腮的功能。而我的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56084A, 公告日期2002年7月3日,名称为《护颈保健枕》公开的技术和制作方法又还 存在问题和缺点。例如枕内有"一个中芯和至少一个边芯装入其中"。在该专 利的制作工艺中,中芯和边芯都是在事先缝制好的"芯胆,,内装入填料,经封 口后再装入枕内,工艺太复杂,且浪费布料。实践制作证明,要将填料后的"芯" 装入枕内也并非易事,因为枕内预留给装"芯"的长筒状体积设计是和"芯" 相等的,要将填料后膨胀的"芯"装入、装平服很难、很费事。另外,《护颈保 健枕》专利的"边芯正、反两面宽度不同",这个设置也过于繁杂,没有必要, 经过对人体睡眠保健功能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本发明正是为改掉《护颈保健枕》 专利技术中过于繁杂和不适用的结构及制作方法,使本技术的生态型全功能健 康枕造型更具人性化,更吻合人体头、颈、肩、耳、腮部生理曲线的生态特征, 更新颖,结构更筒单,工艺制作更简便,更省料,更省工,功能更突出,更有 效,枕型更稳定,使用更简便,枕面流线型形状更美观,更能促进人类从睡眠 中获得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克服上述各类保健枕的不足和缺点的基础上,给人们健康睡眠提供一种能与人类上体自然生态凹凸生理特征曲线和人体侧睡、仰睡时头、颈、 肩自然高度完全相吻合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保健枕,其枕头形状能"高、低双 边护颈位调节和同时均衡分散"承托睡眠时上体的重量,具有护头,高、低边 护颈、护耳、护腮,两侧护肩,可预防颈推病和舒适睡眠的全面完善的综合健 康保健功能。
克服专利《护颈保健枕》制作方法太繁杂、太耗料、太耗工、太难制作的 缺点,给新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提供一种简捷、省工艺、省料、省工时、易 制作的新方法,生产率显著提高、成本显著下降,且能较旧工艺制作的枕型功 能更突出、枕型更稳定、枕面流线型形状更美观,使用更简便。
两种新技术方案的结合,使产品设计更人性化,健康功能更完备,制作方 法最简捷,设置的健康保健功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各种保健枕,能代表其保健枕枕形特点的可归纳为三种1、 "B"型枕;2、"回"字枕;3、三横条枕。这些结构的保健枕都只有单一的护 颈功能,没有实质性的侧睡托头护肩功能,更没有与腮廓斜度相适应,与耳廓、 腮廓凸出部位相配合的侧睡护耳和护腮功能,也没有双边高低不等的护颈设置。 专利《护颈保健枕》有接近这些功能,但由于枕内均要设置三个内胆芯,实现 这些功能的制作方法太复杂、太耗料、太耗工、太难作。本发明技术依据人类 上体自然的生态凹凸生理特征曲线和侧睡、仰睡姿态下,头、颈、肩、脸侧、
腮和耳部都能"同时均衡分散"受力,以承托上体重量的健康保健的需要,枕 内由大小不等的5—9个无内胆芯的健康保健功能小格组成,每小格填料密度的 多少与成型后的枕面形状能与头、颈、肩、耳、腮部对应承托区域的生态凹凸 曲线、自然高度及斜度相吻合,由此实现人休在侧睡、仰睡状态下,其枕型都 能"高、低双边护颈位调节和同时均衡分散"承托睡眠时头、颈、肩、脸侧、 耳、腮部的重量,这样的枕头形状就能使不同睡姿中的上体随时都处于一种自 然放松的舒适睡眠和科学健康保健状态。
采用的技术方案
如图1、 2、 3、 4、 5、 6所示, 一类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其平面形状是长 方形,特征是长方形邻两长边设置有高、低、宽、窄不等的两个长圓筒形状 的护颈位l、 12和2、 13;两护颈位之间的宽、长部份是凹形后脑位6和凸状侧 睡托头护肩位3;护颈位l、 12和2、 13与凹形后脑位6、侧睡托头护肩位3是 长凹形分格屏条IO、 ll缝制成的双功能界线,即 一是不同功能之间的过渡分 界线,二是斜面护腮、深度护耳和护腮功能;邻两长边高、低不等的长圆筒形 状护颈位分别用分格屏条7、 8缝制成三格,中部的l/3格为高、低、宽、窄不等的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1、 2,左右两侧的l/3格为高、低、宽、窄不等的锥 筒形状侧睡护颈位12、 13;凹形后脑位6与左右两侧的侧睡托头护肩位3是由 分格屏条9缝制形成的与头部两侧弧形相吻合的园弧形状分格界线;仰睡护颈 位l、 2与凹形后脑位6的分格界线是长凹形分格屏条10、 ll缝制形成的分格 界线的中段,它与两长边平行,其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双功能贴腮分界线4、 5, 是与腮斜度相适应,与耳、腮廓凸出部相配合的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纵、 横分格屏条7、 8、 9、 10、 11将枕内分成5—9个无内胆芯的健康保健功能小格, 各功能小格大小、弧形、斜度与对应承托头部区域的形状、面积大小相吻合。 其立体形状特征是为满足不同体型需要设置的高、低、宽、窄不等的仰睡护 颈位1、 2,形状是与后颈部自然生态曲度相吻合的圆筒形状,其高度和人体后 颈部与颈下背部平面的高度相等;凹形后脑位6的高度略高于后脑勺与颈下背 部平面的高度;左右两侧的侧睡托头护肩位3的高度与人体側睡时肩的高度相 匹配,呈凸状,并与左右两側的侧睡护颈位12、 13,用长凹形分格屏条IO、 11 缝制的界线,形成与人体腮斜度相适应的贴腮分界线4、 5,是斜面凹形侧睡护 耳护腮槽,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的深度与耳、腮廓凸出部相匹配,成品生 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每小格填料密度的多少成型后枕面形成的流线型形状能与人 体头、颈、肩、耳、腮部对应承托区域的自然生态凹凸生理特征曲线、自然高 度、斜度相吻合,并具有高、低双边护颈位调节上体受力均衡度的功能,让睡 眠中的头、颈、肩、脸侧、腮部都来"同时均衡分散"承托上体的重量。这样, 就能有效放松上体的肌肉、韧带、神经、颈推间隙和血管,实现供血供氧的顺 畅和i^康舒适睡眠。
所述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简易缝制方法的护颈位l、 12和2、 13可不分 格,即通长格,托头的6和3分成三l各,其成品为5个健康功能小格;也可只 将高边护颈位l、 12用分格屏条7缝制分为三格,2、 13低边护颈位不分格,成 品为7个健康功能小格;将护颈位l、 12'和2、 13都分为三格,其特征是成 品为9个无内胆芯的健康功能小格,枕面形状更能与人上体生态曲线特征相吻 合,枕型更稳定,功能更持久。
所述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成年人使用的中号成品长68厘米,宽45厘米, 大号、小号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圆筒形状的仰睡护颈位1、 2,成年人使用的 产品高度在7—12厘米之间,成年人标准体型中号护颈位高9厘米,偏瘦、偏 胖体型的型号随之调整;
所述长凹形分格屏条10,其特征是成年人标准体型中号中部高4一5厘米, 两侧端头高IO厘米,偏胖、偏瘦体型使用的型号随之调整,高边屏条IO高于 低边屏条ll的0. 5厘米;
6所述高边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1的圓筒形状护颈宽度,成人标准体型因人
的高、矮生长的颈部长短不同为12 — 15厘米之间,偏矮、偏高体型使用的型号 随^目应增减,同一型号的健康枕高边仰睡护颈位1的护颈宽度宽于低边仰睡 护颈位2护颈宽度的0. 6 — 0. 8厘米;
所述高边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1,高于低边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2的0. 5— l.O厘米,其特征是颈推病患者使用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仰睡护颈圆筒形状 高、低差为l.O厘米,利于增加高边仰睡护颈位对颈推病的牵引力度。常用的 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仰睡护颈圆筒形状高、低差为0. 5厘米,有利于使用者在 选好和自己体型相匹配的枕头型号的基础上樣B周的需要,总有一边仰睡护颈位 最适合使用者后颈部与背平面的高度; ,
所述左右两側凸状的侧睡托头护肩位3,特征是高度与肩宽相配合,形状 与腮斜度相适应,成人枕托头护肩位高在11一15厘米之间,并互为对称,通过 側睡承托脸侧,实现托头护肩功能;
所述左右两侧斜面锥圆筒形状侧睡护颈位12,高于侧睡护颈位13的0. 5厘 米,同边左、右两侧护颈位的大小、杀+度、高度互为对称;
所述左右两侧、上下两边的斜面凹形护耳护腮槽4、 5,其特征是斜度与 腮廓相适应,斜度15—20度之间,深度与耳廓、腮廓凸出部相配合,人体侧睡 时耳、腮廓凸出部正好》文在斜面的凹槽内;
所述中部的后脑位6,其左、右两侧的分格屏条界线9为与头形相吻合的园 弧状,成人枕的凹形后脑位6,因人体胖、瘦不同和颈推病患者的特殊要求,高 度在3—IO厘米之间,以成人枕为例,标准体型的成年人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 凹形后脑位高6厘米,老年人后脑位高8厘米,颈推病患者后脑位高4厘米, 偏瘦、偏胖体型的成年人、老年人、颈推病患者的凹形后脑位高度在此基础上 随之调整,以适应健康保健与牵引功能的需要;
所述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技术,亦可按照婴、幼儿至中学生不同年龄段 体型大小,根据比例減缩,能制成从出生3个月的婴儿起至高中学生使用的多 年龄段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
所述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技术,还特别可以制成专供颈推病患者使用的 睡疗功能枕,其特征是高、低不等的仰睡护颈位l、 2,高于凹形后脑位6的 4一6厘米,仰睡状态下后颈部高,后脑低的倒斜度,能让自身的头重产生对颈 推的持续牵引力,再利用高、低仰睡护颈位1. O厘米的高差,在后脑位高度不 变的情况下,可产生力度大小不同的牵引力,以满足患者承受不同力度持续牵 引病变颈推睡疗的需求,并有护肩、护耳、护腮和舒适睡眠效果。
所述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技术,可用模具工艺制作此类产品,其方法特征是依照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9格结构形成的枕面流线型形状的分界线及技 术方案中附加技术特征各部位的相关尺寸数据,参照凹形护耳护腮槽斜度和深 度的技术要求,设置成与人体头、颈、肩、耳、腮自然生态凹凸生理曲线、自 然高度、斜度及护耳深度相吻合,并具有"高、低双边护颈位调节和同时均衡 分散"承托上体重量的枕型形状相反造型的模具,即可用模具制作本技术产品。
本发明技术的有益效果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包括进口的)保健枕,从枕面成型看,有特色的
可归纳为三种1. "B,,型枕;2.回字枕;3.三横条枕。这些保健枕的共同点都 有单一的护颈功能,托头受力点集中,均无实际有效的侧睡护肩功能(科学的 护肩功能是保健枕设计的难点),更没有护耳、护腮功能。总之,是没有全面、 完善的在睡眠中头、颈、肩、脸侧、腮"同时均衡分散受力"功效。本生态型 全功能健康枕由于釆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 结构更科学,健康功能更完善。本技术秉承崇尚自然、回归生态的理念, 设计特征人性化,设置有与人类头、颈、肩、耳、腮部的自然生态凹凸生理曲 线特征完全相吻合的枕头形状,对人体侧睡、仰睡有实实在在的护头、护颈、 护肩、护耳、护腮、减鼾和舒适睡眠功能。
2、 力学原理、物理方法,不带任何副作用。有很多保健枕都采用药疗或磁 疗,有带入毒、副因素的可能,而该技术采用力学原理、物理方法制作,杜绝 了副作用的人为来源。
3、 依据人体自然生态生理曲线特征,倡导不同睡姿下都能"同时均衡分散" 承托上体的重量。"B"型枕、三横条式保健枕,其后脑位与側睡托头位是等高 的,侧睡托头护肩位不符合肩部大大高于后脑位的生理特征,无实质性的托头 护肩功能,枕型均不能有效分散上体带给肩周的压力,侧睡时肩周太累了,很 多人清晨起床感到肩周疲劳。易造成生长期婴、幼儿削肩、斜肩的发生。"B,, 型、回字、三横条枕的側睡贴腮线(相当于本技术的护耳护腮槽)是直线,且 是平面的,不符合腮廓线与双肩有夹角、且是凸出的生理特征,侧睡时耳、腮 过份受压力劳累不舒服。而本技术的健康功能枕就设置有"斜面凹形,,的护腮 护腮槽,侧睡时耳、腮恰好放在斜面凹槽内,让头、颈、肩、脸侧、腮部都来
"同时均衡分散"承托上体的重量,使睡眠更科学、更轻松、更舒适,更健康。
4、 奠定了以"同时均衡*受力"为核心的健康枕首要功能的基础。目前 市场上尚未见到本技术中头、颈、肩、脸侧、耳、腮部都能"同时均衡分散受 力"的枕型。"同时均衡分散受力"能使颈推在睡眠中保持生态的自然弯曲度, 头、颈、肩、脸侧、耳、腮部都能处于均衡分散受力的健康状态,才能有效放 松上体的肌肉、韧带、神经、血管及颈推间隙,使血管时常保持通畅,达到心脏对头部及全身供血供氧的顺畅和平衡。传统枕或普通保健枕的后脑位过高, 左右两侧的托头护肩位普遍太低,都因枕型不能与上体自然生态高度相匹配而 后脑部、肩周部会应力集中而过度受力,过度受力会导致颈推改变自然生态弯 曲度,如后脑位过高,头、颈则成上翘状睡眠,造成本来向后自然生态弯曲的 颈推曲度"反弓,,,背脊向上弯曲,从而加剧因工作劳累而引起的颈推疲劳,还 易导致成长中儿童驼背的产生。并出现下颌压迫软腭和舌根阻塞气管,引起打 鼾,还造成后颈部肌肉、韧带、神经绷紧。又如侧睡托头护肩位过低(绝大多 数保健枕都存在的问题),侧睡时头部下垂,颈推被迫向下拉弯变形,人体整个 上体的重量都压在肩周上,肩周骨骼重度受压,肩周很疲劳,易导致成长中儿 童削肩、斜肩的发生。并造成侧睡时颈部上方的肌肉、韧带、神经绷紧,绷紧 的结果只能是血管因较软受压变窄,血液循环不畅,治疗疾病的药物就不能由 血液顺畅带到病灶处治疗,且脑供血供氧不足,心脏供血失去平衡,造成睡眠 不好。所以,"同时均衡分散受力"是健康枕最首要、最基本的功能,是一切保 健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均衡分散受力"奠定了健康枕核心功能的
5、 枕型稳定,健康功能长期有效果。普通保健枕是大通格填料,受压后填 料会移位,导致枕面变形,功能失去作用。而本技术的健康功能枕已将枕内分 成5-9个很小的并相对独立填料的小格,填料不会移位,其功能小格始终保持 原设计填充物密度形成的高度,因此枕头形状稳定,功能不会改变,保证了长 期有效果。
6、 大幅节省材料、工序、工时,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由 于去掉了专利《护颈保健枕》工艺的三个内胆芯,可节约布料3/5,工序节省 1/3,加工时间节省1/3,劳动生产率提高25%,总成本降低20%。并且简化了专 利《护颈保健枕》中"边芯正、反两面宽度不同",改进后的护颈位在功能不变 的提前下,正、反面宽度相同,使用时更加简便。
7、 适用面广。由于本技术按人体生态特征的保健需要分成5—9个保健功 能小格,制作时每个保健功能格的大小、填充物密度均可根据需要调整,能制 成从婴儿到老年人任何年龄段和体型人群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还能制成颈 推病使用的睡疗枕,亦可制成护腰的靠枕。
8、 睡感平稳、轻松、舒适。由于该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造型完全与头、颈、 肩、耳、腮、自然生态凹凸生理曲线相吻合,并i更有侧睡托头护肩和斜面凹形护 耳护腮功能,无论哪种睡姿都能达到各部位"同时均衡分散受力"状态,使肌 肉、韧带、神经和血管放松,呼吸道畅通,鼾声减少,睡在上面平稳、轻松、 舒适。健枕均未设置有真正的护肩功能,早晨
起床后总觉得肩周僵、胀、酸、痛,其实就是因为普通保健枕枕型两侧低,未 设置有合理的侧睡托头护肩功能,侧睡时整个上体的重量都压在肩周上,肩部 很疲劳。该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技术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技术的生态型全功 能健康枕设置有与肩宽相匹配的侧睡托头护肩位,以及与腮廓斜度相适应,与 耳廓、腮廓凸出部相配合的斜面凹形护耳护腮槽,人体侧睡时能让脸侧放在托 头护肩位上,耳、腮放在斜面贴腮线凹槽内,肩周、耳、腮倍感轻松、舒适。
10、 可引导和调整婴幼儿头、颈、肩、背骨骼和脑部的健康生长发育。由
于该枕型是按儿童成长期上体各部位高度设置,能增加头部供血供氧量,促进 大脑发育,让孩子更加聪明。能防止削肩和驼背的发生,让婴幼儿长个好肩型、 好背型,使少年儿童长个好体型又聪明。
11、 可双边护颈位双力度牵引,双边护颈位双高度理疗病变的颈推。本技 术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衫:设置为双边高、低不等并与颈推自然生态曲度吻合的 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因其仰睡护颈位高,仰睡凹形后脑位低,能利用自己的 头重进行持续的自我牵引及颈推曲度复原理疗,颈推病患者可根据需要和自己 能承受的力度轮换使用双边高、低不等的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力度不同地牵 引病变的颈推,实现緩解颈推病症状、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达到睡疗保 健与生活舒适睡眠的最佳结合的目的。
12、 消除颈部劳累,预防颈推病发生。有很多工作易造成颈部劳累过度,
如伏案工作者、电脑员、装配工、司机,从事射击、帆板船、棋类、跳水运动 项目的运动员,拉小提琴和吹奏乐器等人员,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劳 作姿势,颈部极易疲劳,该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由于采用的与人体头、颈、肩、 耳、腮部自然生态生理曲线相吻合的枕头形状技术,不论侧睡、仰睡都能"高、 低双边护颈位调节和同时均衡分散"承托上体的重量,因此,有放松颈部肌肉、 韧带、神经、颈推间隙和保持血液循环顺畅的功能,可有效迅速消除颈部疲劳, 预防因颈部劳累带来的颈推疾病,实践以预防在先的健康理念。


图1是本发明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分格屏条7、 8的1/2平面图 图5是分格屏条9的1/2平面6是分格屏条10、 11的1/2平面图 图中各部位名称-
I、 高边圓筒形状仰睡护颈位; 2 3、凸状侧睡托头护肩位;
5 、低侧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
7、高边凸弧形分格屏条;
9、后脑位与侧睡托头护肩位分格屏条;
II、 低边凹弧形长分;^各屏条;
13、低边锥圆筒形状侧睡护颈位。
具体实施方
低边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 4、高侧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 6、凹形后力亩<立; 8、低边凸弧形分格屏条; 10、高边凹弧形长分格屏条; 12、高边锥圓筒形状側睡护颈位;
用缝紉技术制作
采用纵、横分格屏条从枕内分格的制作方法,即将枕内分成5-9个大小与 对应承托区域相匹配,弧形、斜度与对应承托区域弧形相吻合,以填料密度多 少形成的高度与承托区域的自然高度相适应的健康功能小格。
参照图1、 2、 3、 4、 5、 6所示,先制好各部位所需的几何图形样版,分格 屏条7、 8、 9、 10、 11均为两个1/2的合成样版;将布料排好版,下裁各部位 裁片备用;在底、面裁片的里层用相对应的样版划上5或9个小格的缝制界线; 然后分格将凸弧形分格屏条7、 8、 9的1/2裁片分别缝制在底、面裁片里层的 分格界线上;将凹弧形长分格屏条IO、 11的1/2裁片分别缝制在底、面裁片里 层的长分格界线上;把底、面裁片三边由里层缝合,留一头短边为最后封口线。 接着依次将各对应的1/2分格屏条缝合,先把凹弧形长分格屏条IO、 ll从最里 边缝合l/3;由最里边的3、 12、 13小格按各格设计的填料重量填装,封好各小 格口;再缝合长分格屏条IO、 ll的中部,按各格设计的填充物重量分别装入相 应的l、 6、 2各小格中,最好是装一格封一格口;将长分格屏条IO、 ll的剩下 部分缝合,按先前的3、 12、 13小格同等重量填料分别装入对称的12、 13、 3 各小格中,全封外侧短边预留的大口即成产品。
用模具技术制作
如图1、 2、 3所示,根据技术方案中立体形状特征对各部位描述的技术要 求,依照枕面形成的9格结构分界线,参照附加技术特征中各部位高度、弧度、 斜度及护耳护腮凹槽深度的相关尺寸数据,设置成和人体头、颈、肩、耳、腮 部区域的自然生态凹凸生理特征的自然高度、曲线弧度、斜度相吻合,并具有 高、低双边护颈位调节睡眠时头、颈、肩及上体受力均衡度功能的流线型形状相反的模具造型,制作产品更为简便。
自从猿进化到人类直立行走以来,脊柱由原来的四肢支撑受力,突变为直 立的高强度压力,其头部重量直压颈推,颈部劳累加剧。颈推保护着人体的生 命中枢颈髓,它的左右有通往大脑最重要的颈动脉和神经,因推体小,结构薄 弱,活动度大,应力集中,极易产生劳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工 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工作使颈部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劳作姿势,颈、 肩和背易感僵、胀、酸、痛,普通保健枕的枕型没有全方位同时均衡分散承托 头部及上体重量的功能,不能舒适睡眠,不能有效消除颈部疲劳,颈推疾病快 速增长,且趋于年轻化。因此,枕型设置为具有"同时均衡分散"承托睡眠时 头、颈、肩、脸侧、腮部重量的功能就尤为重要,以此放松颈部的肌肉,韧带、 神经、颈推间隙和血管,尽早科学预防颈推病,充分享受舒适睡眠的乐趣,让 健康洋溢在你的脸上。
权利要求
1、一类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其平面形状是长方形,特征是长方形邻两长边设置有高、低、宽、窄不等的两个长圆筒形状的护颈位(1)、(12)和(2)、(13);两护颈位之间的宽、长部份是凹形后脑位(6)和凸状侧睡托头护肩位(3);护颈位(1)、(12)和(2)、(13)与凹形后脑位(6)、侧睡托头护肩位(3)是长凹形分格屏条(10)、(11)缝制成的双功能界线,即一是不同功能之间的过渡分界线,二是斜面护腮、深度护耳和护腮功能;邻两长边高、低不等的长圆筒形状护颈位分别用分格屏条(7)、(8)缝制成三格,中部的1/3格为高、低、宽、窄不等的圆筒形状仰睡护颈位(1)、(2),左右两侧的1/3格为高、低、宽、窄不等的锥筒形状侧睡护颈位(12)、(13);凹形后脑位(6)与左右两侧的侧睡托头护肩位(3)是由分格屏条(9)缝制形成的与头部两侧弧形相吻合的园弧形状分格界线;仰睡护颈位(1)、(2)与凹形后脑位(6)的分格界线是长凹形分格屏条(10)、(11)缝制形成的分格界线的中段,它与两长边平行,其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双功能贴腮分界线(4)、(5),是与腮斜度相适应,与耳、腮廓凸出部相配合的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纵、横分格屏条(7)、(8)、(9)、(10)、(11)将枕内分成5-9个无内胆芯的健康保健功能小格,各功能小格大小、弧形、斜度与对应承托头部区域的形状、面积大小相吻合。
2、 一类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其立体形状特征是高、低、宽、窄不等的 仰睡护颈位(l)、 (2),形状是与后颈部自然生态曲度相吻合的圆筒形状,其高 度和人体后颈部与颈下背部平面的高度相等;凹形后脑位(6)的高度略高于后 脑勺与颈下背部平面的高度;左右两侧的侧睡托头护肩位(3)的高度与人体侧 睡时肩的高度相匹配,呈凸状,并与左右两侧的侧睡护颈位(12)、 (13),用长 凹形分格屏条(IO)、 (ll)缝制的界线,形成与人体腮斜度相适应的贴腮分界 线(4)、 (5),是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斜面凹形侧睡护耳护腮槽的深度与 耳、腮廓凸出部相匹配;依照平面形状特征1 "枕内分成5—9个无内胆芯的健 康功能小格"的方法,成品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每小格填料密度的多少成型后 枕面形成的流线型形状能与人体头、颈、肩、耳、腮部对应承托区域的自然生 态凹凸生理特征曲线、自然高度、斜度相吻合,并具有高、低双边护颈位调节上体受力均衡度的功能,让睡眠中的头、颈、肩、脸侧、腮部都来"同时均衡 分散"承托上体的重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颈位,其特征是邻两长边的长圆筒形状的护 颈位(1)、 (12)和(2)、 (13),是为满足不同体型需要的高、低、宽、窄不等 的护颈技术。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睡护耳、护腮槽,其特征是左右侧双边的护 耳、护腮槽(4)、 (5)形成的贴腮分界线,斜度为15—20度,凹槽深度与耳廓、 腮廓凸出部相配合,人体側睡时耳、腮恰好放在斜面的凹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睡托头护肩位,左右侧凸状的宽大侧睡托头护 肩位(3),其特征是高度与肩宽相配合、形状与腮斜度相适应,并通过侧睡 时承托脸侧,实现托头护肩功能。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睡护颈位,其特征是双边左右侧的侧睡护颈 位(12)、 (13)是高、低、宽、窄不等,斜度与腮斜度相适应的斜面锥筒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纫技术制作的5—9个健康功能小格,其特征是 各小格填料密度多少形成的高度与对应承托的头部区域的自然生态高度相吻 合。
8、 一种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技术,利用该技术特别可以制成专供颈推病患 者使用的睡疗功能枕,其特征是仰睡护颈位高、凹形后脑位低,由此形成后 颈部高、后脑位低的倒斜度,此种倒斜度因头重能自身产生对颈推的牵引力, 由于两边护颈位有l.O厘米的高低差,能产生不同力度的牵引力,可满足患者 承受不同牵引力度睡疗的需求。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立体形状技术特征,可用模 具制作此类产品,其方法是依照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9格结构形状形成的枕 面流线形状的分界线及附加技术特征的相关尺寸数据,参照凹形护耳护腮槽的 斜度和深度技术要求,设置成与人体头、颈、肩、耳、腮自然生态凹凸生理曲 线、自然高度、斜度及护耳深度形状相吻合,并具有"高、低双边护颈位调节 和同时均衡分散"承托上体重量的枕型形状相反造型的模具,即可用模具制作 此类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生态型全功能健康枕,枕内用纵、横屏条缝制成5-9个大小、弧度、斜度与对应承托头部区域面积大小、形状相适应的健康功能小格,每小格独立填料的多少成型后能与头、颈、肩、耳、腮部对应承托区域的自然生态凹凸曲线、自然高度和斜度相吻合,具有“高、低双护颈位调节和同时均衡分散”承托上体重量的功能,它奠定了健康枕核心功能的基础。该技术可制成婴、幼儿,中、小学生,中老年人及颈椎病患者使用的功能枕,最宜用于伏案工作者、电脑员、司机,从事射击、跳水、帆板船、棋类的运动员,拉小提琴和吹奏乐器等颈部易劳累人员及中老年人消除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特别适用于颈椎病患者缓解颈椎病症状,巩固治疗效果和防止复发使用。
文档编号A47G9/00GK101637348SQ20091006025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杨 罗, 罗举茂 申请人:罗举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