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7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茶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
背景技术
中国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泡茶方式没有多少变化, 一般采用 将茶叶直接放入壶或杯中,冲入开水,茶叶泡在水中的时间很任意,茶水 的浓淡、浸泡时间及任意性很大。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l.前后两壶或 杯中茶水浓度不一致;2.茶叶长时间浸泡在开水中,茶水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有害物质;3.茶叶容易喝到口中,甚至有人重新吐回到杯中,很不文 雅、不卫生,4.传统的茶具和泡茶方式不适宜开车旅行。市面上有的杯子中单独加入了滤网,用热水冲泡时,茶叶末容易流入 杯子中;倒满水时,茶叶浸泡在水中也存在浓度不一致的问题,且喝茶时 茶叶容易进入嘴里。为了解决茶水浓度不一致和茶叶长时间浸泡的问题,现有的一种沏茶 杯,包括一个口杯和一个冲茶器,所述冲茶器悬置在口杯的上部,冲茶器底 部有出茶孔,出茶孔之上滤网,出茶孔以下部位是口杯的茶水区,在冲茶器 的一侧、与口杯之间留有喝茶口,该喝茶口直接与茶水区连通。用该沏茶杯 沏茶,茶水不会产生苦涩味,不会溶入有害物质,有利人身健康,同时,前一 杯茶水与后一杯茶水之间的浓度相差并不太大,较为确定地给人以适宜的 口感。此种沏茶杯存在以下不足l.泡茶时充满内杯时,茶叶末会流入茶 水区,茶叶容易喝到嘴里,不卫生;2.外杯歪倒一定角度时,喝茶时茶叶 容易喝到嘴里;3.喝茶口在冲茶器的一侧和口杯之间,喝茶时只能从一个 方向喝,使用不方便;4.滤网与沏茶器固定为一体,长时间使用,滤网容 易堵塞,清洗不方便;5.此种杯子不适合外出旅游的人及开车司机。茶道突出的是茶文化,千变万化的茶具突出的是艺术价值。随着社会 的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健康,享受生活,特别是外出旅游的、开车司机、 办公人员、都渴望喝到原始清香的茶水,渴望有一种能自动定时浸泡、泡 后茶叶和茶水自动分离,分离出的茶水浓淡适宜的茶具,真正让人们简单、 便捷地健康饮茶。 发明内容因此,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全自动 泡茶旅行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及放置在其上部的内杯,所述 内杯上端为敞口、下端封闭且底部设有大小一定的量孔,还包括下滤网,设置在量孔上部;上滤网,位于内杯内且安装在下滤网上方;茶叶室,位于上滤网与内杯底部之间;茶水室,位于量孔下方的外杯的空间内;和茶水通道,位于外杯内壁与内杯外壁之间,并直接与茶水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滤网中心穿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用连接体压住上滤网,固定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下滤网安装在内杯底部上,其中下滤网上端通过螺母与固定杆连接为一体,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体和固定杆的上端为插接式连接或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选定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内杯外壁表面上并沿外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位于各个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选定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 起位于所述外杯内壁表面上并沿内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位于各个凸 起之间。为了方便加工和取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选定实施例中,所述内 杯为锥台式结构,所述外杯的内壁具有一定斜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选定实施例中,所述内杯为锥台式结构,所述外 杯内壁垂直与外杯底部,该外杯与内杯底部之间设有定位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茶叶室开有通向外界的排气孔。
为了使茶水浓度一致及更好的萃取纯净的茶水,所述量孔的直径为
1. 3-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包括外杯及内杯,所述内杯底部设有量孔,还包括下滤网、上滤 网、茶叶室、茶水室和茶水通道,冲泡时茶叶放入内杯中,开水倒入内杯 中,茶水通过量孔后流入外杯中,使茶叶茶水分类,避免了久置茶水会产 生有害物质的问题;上滤网的设置防止了泡茶时水满出内杯时,内杯的茶 叶进入茶水室,同时也解决了外杯歪倒一定角度或喝茶时容易茶叶末容易 进入茶水室或口里的问题。
2. 由于内杯体积一定,量孔大小一定,水对茶叶的浸泡时间有限,有 效地控制了茶水的浓度。
3. 喝茶时可以直接拿着外杯喝茶,不必取下内杯就可以喝到茶水,方 便实用。
4. 茶水通道,位于外杯与内杯之间,可以从各个方向喝到萃取后的 茶水,饮用方便。
5. 包括外杯及内杯和两个滤网,各个部件通过螺纹连接或插接在一 起,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工艺简单。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杯盖,2外杯,3内杯,4连接体,5上滤网,6螺母,7下滤 网,8固定杆,9定位杆,4-1上连接体,4-2下连接体,a茶水通道,b 茶叶室,c茶水室,d量孔,e空隙,f凸起,g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述说 明仅是示例性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2及放置在其上部
的内杯3,其中内杯3上端为敞口、下端封闭且底部设有大小一定的量孔d,
还包括
下滤网7,设有在量孔d上部,
上滤网5,位于内杯3内且安装在下滤网7上方,并与内杯3底部之
间形成茶叶室b;
茶水室C,位于量孔d下方的外杯2的空间内;和
茶水通道a,位于外杯2与内杯3之间,并直接与茶水室c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上滤网5中心穿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上端用连接 体4压住上滤网5,固定杆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下滤网7安装在内杯3底 部上,其中下滤网7上端通过螺母6与固定杆8连接为一体,且二者之间 留有空隙e。
其中所述连接体和固定杆8的上端为插接式连接或螺纹连接
采用插接式连接方式,制造时所述连接体4分上连接体4-1和下连接 体4-2,其中下连接体4-2可以采用普通螺母或带有内螺纹的管体;上连 接体4-l内部加工一个导向孔,外部与下连接体4-2配合部分加工外螺纹; 固定杆8上端和上连接体4-l内部采用轴孔配合,安装时将上连接体4-l 穿过上滤网5后与固定杆8上端插接在一起后,将下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并 将上滤网5固定即可。
采用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制造时所述连接体4分上连接体4-1和下 连接体4-2,其中下连接体4-2可以采用普通螺母或带有内螺纹的管体; 上连接体4-l内部加工一个带内螺纹的孔,外部与下连接体4-2配合部分 加工外螺纹;安装时将上连接体4-1穿过上滤网5后与固定杆8上端通过 螺纹连接在一起后,将下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并将上滤网5固定即可。
如图1. 3所示还包括有三个凸起f ,所述凸起f位于所述内杯3外壁表面上并沿外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a位于各个凸起f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内杯3为锥台式结构,所述外杯2的内壁具有一定斜 度,利用内杯3加上凸起f的圆周直径尺寸大于外杯2以下的尺寸,将内 杯3安装在外杯2上部,并利用凸起f厚度使内杯3和外杯2之间留出茶 水通道a。
如图1所示为了使茶叶茶水分离的效果更好,所述茶叶室b开有通向 外界的排气孔g,制造时可以开在上连接体4-1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所述连接体4为普通螺母,与固定杆8上端通过螺纹 连接为一体。
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一个凸起f,所述凸起f位于所述外杯2内壁表 面上并沿内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a为位于外杯2与内杯3之间除了 凸起f部分的空间。
如图2所示所述内杯3为锥台式结构,所述外杯2内壁垂直与外杯2 底部,该外杯2与内杯3底部之间设有定位杆9。其他部分结构实施例1。
上述实施例1. 2中所述下滤网7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所说 上滤网5为纤维或PVC材料制成的扁平状结构。
为了使茶水浓度一致及更好的萃取纯净的茶水,所述量孔d的直径为 1. 3-4mm。
所述凸起f可以采用不锈钢片、橡胶等材料制成,且凸起f的数量可 以采用1个、3个或者更多,但是各个凸起f之间为不连续的连接。
加工时为了方便实用可以加工一个与外杯2相配合的杯盖1。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内杯3上端距离外杯2上端往下约l-2cm,喝茶时 候嘴不会碰到内杯3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先将茶叶放入内杯3中,然后通过连接 体4将上滤网5固定后,将开水倒入内杯3上口,开水通过上滤网5后把 茶叶进行浸泡,进行浸泡的同时,萃取的茶水经过下滤网后,再经过量孔d流入茶水室c,喝茶水时将内杯3连接外杯2 —起拿起通过茶水通道a 就可以喝到无杂质的茶水;对其清洗时,将内杯3从外杯2中拿出,然后 打开上滤网5后,将茶叶倒掉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及放置在其上部的内杯,其特征是,所述内杯上端为敞口、下端封闭且底部设有大小一定的量孔,还包括下滤网,设置在量孔上部;上滤网,位于内杯内且安装在下滤网上方;茶叶室,位于上滤网与内杯底部之间;茶水室,位于量孔下方的外杯的空间内;和茶水通道,位于外杯内壁与内杯外壁之间,并直接与茶水室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网 中心穿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用连接体压住上滤网,固定杆的另一端贯 穿所述下滤网安装在内杯底部上,其中下滤网上端通过螺母与固定杆连接 为一体,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 和固定杆的上端为插接式连接或螺纹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 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内杯外壁表面上并沿外壁上下延伸或位于 所述外杯内壁表面上并沿内壁上下延伸,所述茶水通道位于各个凸起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为 锥台式结构,所述外杯的内壁具有一定斜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为 锥台式结构,所述外杯内壁垂直与外杯底部,该外杯与内杯底部之间设有 定位杆。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室 开有通向外界的排气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孔的直径为1.3-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外杯及放置在其上部的内杯,所述内杯上端为敞口、下端封闭且底部设有大小一定的量孔,还包括下滤网,设置在量孔上部;上滤网,位于内杯内且安装在下滤网上方;茶叶室,位于上滤网与内杯底部之间;茶水室,位于量孔下方的外杯的空间内;和茶水通道,位于外杯内壁与内杯外壁之间,并直接与茶水室连通。本实用新型能使茶叶茶水分类,避免了久置茶水会产生有害物质的问题;上滤网的设置防止了泡茶时水满出内杯时,内杯的茶叶进入茶水室,同时也解决了外杯歪倒一定角度或喝茶时容易茶叶末容易进入茶水室或口里的问题。控制了茶水的浓度。喝茶时可以直接拿着外杯喝茶。可以从各个方向喝到茶水,饮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1365764SQ20092002280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张宗壮, 斌 沈, 沈律易 申请人:斌 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