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行杯,特别涉及一种使水和茶叶浸泡自动定时、茶叶茶 水自动分离、茶水浓度自动控制的全自动泡茶旅行杯。(二) 背景技术人们都知道,茶有降血脂、抗血栓、杀病菌、防污染等一系列的保健 作用,然而,世上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东西。饮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 浓茶可促进骨质疏松。据流行病学家对4659名内蒙古牧民的调査,因主要是茶叶内含有较多的咖啡因,而咖啡因能促使尿钙排泄,导致 负钙平衡,造成骨钙流失。对易发骨质疏松的华经期妇女和老年人,浓茶 是丢钙的因素之一。二、 浓茶易引起贫血。某医院血液科在治疗顽固性贫血时发现,其中15例贫血者是因为长期饮用浓茶引起的、这些病人在住院时既无失血史, 也无造血异常.但在治愈后又有人复发人院。后来发现,他们都有每月饮 用或吃茶叶约200 300克的习惯,用茶史在半年到4年。这些贫血病人在 住院期间停止饮茶15 30天后血铁很快上升,贫血痊愈。出院后,在观 察1 4年中,不再饮茶者血红蛋白一直正常,其中3人每月又饮用干茶叶 200克后,又重新发生了缺铁性贫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叶的鞣酸会 与三价铁形成不溶性沉淀,影响了铁在体内的吸收,特别是餐后喝茶,会 使食物中的铁因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三、 大量饮茶会使多种营养素流失、因为过量饮茶会增加尿量,引起 镁、钾、维生素B等重要营养素的流失、所以饮茶不仅不宜太浓,而且应 避免反复冲泡使大量水分进入体内,致使营养素随着尿液流失、老年人过 量饮茶还会增加心脏负荷。因而饮茶应该规范,统一个标准,但是目前没有合适的杯子能使水和 茶叶浸泡自动定时、茶叶茶水自动分离、茶水浓度自动控制。(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旅行杯泡茶浓度不一致且不易控制茶叶浸泡时 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水和茶叶浸泡自动定时、茶叶茶水自动分离、茶 水浓度自动控制的全自动泡茶旅行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下杯, 安装在下杯上侧的上杯和与上杯相配合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内 部设有贯通下杯的通气管;通气管外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位于上杯底部; 滤网下方设有直径一定的量孔。本发明通气管一种安装形式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杯盖相接触,另一端活 动连接在上杯底部;所述滤网通过连接体固定;通气管下部设有用于封住 量孔的垫子;垫子和连接体下端之间设有使通气管回位的弹簧;通气管下 端设有用于弹簧回弹时封住通气管和连接体间隙的密封装置;所述下杯下 端连接有下盖;所述下盖和下杯之间设有密封件。本发明通气管另一种安装形式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杯盖相接触,另一端 密封固定连接在上杯底部。本发明所述杯盖和通气管之间设有当杯盖盖上时用于封住通气管的 密封体,滤网内壁和通气管外壁之间设有供给量孔的存茶处,可以有效防 止茶叶堵住滤网。本发明所述上杯和下杯之间设有密封垫,可以有效防止茶水外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 茶叶和茶水能自动分离,茶水浓淡一致;2. 不需手动操作,开水浸泡茶叶时间能自动控制;3. 多处设有密封装置,即使杯体倒置也不会导致水外流;4. 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操作简单、适宜推广应用。(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为实施例l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中l.杯盖,2.密封圈,3.密封体,4.通气管,5.滤网,6.螺栓, 7.下杯,8.量孔,9.上杯,10.连接体,11.密封垫,12.下盖,13. 密封件,14.弹簧,15.密封装置,16.存茶处,17.垫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下杯7,安装在下杯7上 侧的上杯9和与上杯9相配合的杯盖1,上杯9和杯盖1之间设有密封圈2, 所述上杯9内部设有贯通下杯7的通气管4;通气管4外部通过连接体10 安装有滤网5,且滤网5位于上杯9底部;滤网5下方设有直径一定的量 孔8。所述通气管4 一端与杯盖1相接触,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在上杯9底 部;滤网5内壁和通气管4外壁之间设有供给量孔8的存茶处16,杯盖1 和通气管4之间设有当杯盖1盖上时用于封住通气管4的密封体3。 所述上杯9和下杯7结合处安装有用于固定挂带的螺栓6或带扣。 所述上杯9和下杯7之间设有密封垫11,可以有效防止水的外流。 制造时下杯7采用保温杯式结构,量孔8大小为l-3mm。 使用时,打开杯盖l,密封体3和通气管4分离同时打开通气管4上 口使下杯7内部空气流通,倒入开水,茶水经滤网5过滤进入存茶处16 顺着量孔8流入下杯7内,实现茶叶和茶水能自动分离,下杯7采用保温 杯式结构可以使茶水保持一定温度,因为上杯9体积一定,量孔8大小一 定,开水浸泡茶叶时间能自动控制,不需手动操作且茶水浓淡一致,需要 喝水时将上杯9取下,即可饮用,方便实用。 实施例2如图2.3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下杯7,安装在下杯7 上侧的上杯9和与上杯9相配合的杯盖1,上杯9和杯盖1之间设有密封 圈2,所述上杯9内部设有贯通下杯7的通气管4;通气管4外部安装有滤 网5,且滤网位于上杯9底部;滤网5下方设有直径一定的量孔8。所述通气管4 一端与杯盖1相接触,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上杯9底部; 所述滤网5通过连接体10固定;通气管4下部设有用于封住量孔8的垫子 17;垫子17和连接体10下端之间设有使通气管4回位的弹簧14;通气管4下端设有用于弹簧14回弹时封住通气管4和连接体10间隙的密封装置 15。所述杯盖1和通气管4之间设有当杯盖1盖上时用于封住通气管4的 密封体3。所述上杯9和下杯7之间设有密封垫11,可以有效防止水的外流。 所述下杯7下端连接有下盖12;所述下盖12和下杯7之间设有密封 件13。制造时下杯7采用保温杯式结构,量孔8大小为l-3mm。 使用时,打开杯盖l,密封体3和通气管4分离同时打开通气管4上 口使下杯7内部空气流通,弹簧14伸长,往上推动通气管4同时垫子17 上移使量孔8打开,倒入开水,茶水经滤网5过滤经存茶处16通过量孔8 流入下杯7内。拧紧杯盖1时,密封体3封住了通气管4上口使使下杯7内部空气不 流通,同时推动通气管4下移,弹簧14被压縮,同时垫子17下移使量孔 8封住,密封装置15的封住通气管4和连接体10间隙。需要喝茶水时,拧开下盖12,即可饮用,方便实用,因为垫子17封 住了量孔即使杯子倒置,水也不会流到上杯7中。实施例3一种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下杯7,安装在下杯7上侧的上杯9和 与上杯9相配合的杯盖1,上杯9和杯盖1之间设有密封圈2,所述上杯9 内部设有贯通下杯7的通气管4;通气管4外部安装有滤网5,且滤网位于 上杯9底部;滤网5下方设有直径一定的量孔8,量孔8大小为l-3mm。所述通气管4 一端与杯盖1相接触,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上杯9底部; 所述滤网5通过连接体10固定;通气管4下部设有用于封住量孔8的垫子 17;垫子17和连接体10下端之间设有使通气管4回位的弹簧14;通气管4下端设有用于弹簧14回弹时封住通气管4和连接体10间隙的密封装置 15。所述杯盖1和通气管4之间设有当杯盖1盖上时用于封住通气管4的 密封体3。所述上杯9和下杯7之间设有密封垫11,可以有效防止水的外流。 所述上杯9和下杯7结合处安装有用于固定挂带的螺栓6或带扣。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下杯(7),安装在下杯(7)上侧的上杯(9)和与上杯(9)相配合的杯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9)内部设有贯通下杯(7)的通气管(4);通气管(4)外部安装有滤网(5),且滤网位于上杯(9)底部;滤网(5)下方设有直径一定的量孔(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一端与杯盖(1)相接触,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上杯(9)底部;所述滤网(5) 通过连接体(10)固定;通气管(4)下部设有用于封住量孔(8)的垫子(17);垫子(17)和连接体(10)下端之间设有使通气管(4)回位的弹 簧(14);通气管(4)下端设有用于弹簧(14)回弹时封住通气管(4)和 连接体(10)间隙的密封装置(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7)下 端连接有下盖(1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2) 和下杯(7)之间设有密封件(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1) 一端与杯盖(1)相接触,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在上杯(9)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l) 和通气管(4)之间设有当杯盖(1)盖上时用于封住通气管(4)的密封体(3),滤网(5)内壁和通气管(4)外壁之间设有供给量孔(8)的存茶处 (16)。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杯(9)和下杯(7)之间设有密封垫(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旅行杯,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泡茶旅行杯,包括下杯,安装在下杯上侧的上杯和与上杯相配合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内部设有贯通下杯的通气管;通气管外部安装有滤网,且滤网位于上杯底部;滤网下方设有直径一定的量孔。所述下杯下端连接有下盖;所述下盖和下杯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杯盖和通气管之间设有当杯盖盖上时用于封住通气管的密封体,滤网内壁和通气管外壁之间设有供给量孔的存茶处。所述上杯和下杯之间设有密封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茶叶和茶水能自动分离,茶水浓淡一致;不需手动操作,开水浸泡茶叶时间能自动控制;多处设有密封装置,即使杯体倒置也不会导致水外流;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操作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45F3/18GK101224062SQ20081001450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31日
发明者张宗壮, 斌 沈, 沈律易 申请人:斌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