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烧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2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烧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溢烧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乡家庭广泛使用的烧水壶,大都是由壶体、壶嘴、壶盖、把手组成,该壶 内的水在被烧开时,经常出现开水通过壶嘴向外溢的现象,其不仅容易给人们造成烫伤事 故,而且会使燃气炉具的火焰熄灭,造成燃气泄漏事故。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烦恼。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溢烧水壶,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开水通过 壶嘴向外溢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溢烧水壶,它包括壶体,壶体
上分别设有壶嘴、壶盖及提壶把手,壶体内安装防溢盖,防溢盖与壶嘴的内出口相对应并接
触,壶体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安装在提动机构上。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壶体内壁上连
接定位板,防溢盖与定位板铰连,防溢盖上连接提手,所述提动机构由前立管、后立管、前滑
杆、后滑杆、传动器组成,前立管及后立管分别连接在壶体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内腔相
通,前滑杆和后滑杆分别安装在前立管及后立管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下端连接前
托壶板,后滑杆下端连接后托壶板,前托壶板和后托壶板分别设置在壶体内,并分别与壶体
顶部内壁相接触,前滑杆下端与传动器铰连,传动器与提手铰连,前滑杆和后滑杆上端分别
与提壶把手相铰连。内出口周边上连接内凸环,防溢盖圆周上连接外凸环,外凸环与内凸环
相互配合。所述传动器为传动杆。所述传动器为传动链。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在壶体内安装防溢盖,防溢盖与壶嘴的内出 口相对应并接触,壶体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安装在提动机 构上,所以当壶体内的水被烧开时,沸腾的开水被防溢盖所阻挡而无法通过壶嘴向外溢,故 从根本上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提动机构由前立管、后立管、前滑杆、后滑杆、传动器组成,前立管及后立管分别
连接在壶体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内腔相通,前滑杆和后滑杆分别安装在前立管及后立
管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和后滑杆上端分别与提壶把手相铰连;前滑杆下端连接前
托壶板,后滑杆下端连接后托壶板,前托壶板和后托壶板分别设置在壶体内,并分别与壶体
顶部内壁相对应并接触;前滑杆下端与传动器铰连,防溢盖与壶体内连接的定位板铰连,防
溢盖上连接提手,传动器与提手铰连;所以,当人们需要将壶体内开水倒出时,通过提壶把
手提起壶体,此时,前滑杆和后滑杆向上位移,并带动防溢盖开启,开水即可倒出; 因内出口周边上连接内凸环,防溢盖圆周上连接外凸环,外凸环与内凸环相互配
合,所以它能够使得防溢盖与内出口接触得更加稳固,故进一步有效防止了开水的外溢。 本实用新型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防溢烧水壶,它包括壶体1,壶体1上分别设有壶嘴2、壶盖3及提壶 把手4,壶体1内安装防溢盖11,防溢盖11与壶嘴2的内出口 2a相对应并接触,壶体1上 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11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4安装在提动机构上。壶体1内壁 上连接定位板la,防溢盖11与定位板la铰连,防溢盖11上连接提手lla,所述提动机构由 前立管13、后立管14、前滑杆15、后滑杆16、传动器12组成,前立管13及后立管14分别连 接在壶体1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1内腔相通,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分别安装在前立管 13及后立管14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15下端连接前托壶板15a,后滑杆16下端连 接后托壶板16a,前托壶板15a和后托壶板16a分别设置在壶体1内,并分别与壶体1顶部 内壁相接触,前滑杆15下端与传动器12铰连,传动器12与提手lla铰连,前滑杆15和后 滑杆16上端分别与提壶把手4相铰连。内出口 2a周边上连接内凸环lb,防溢盖11圆周上 连接外凸环llb,外凸环llb与内凸环lb相互配合。所述传动器12为传动杆。所述传动器 12为传动链。 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当需要烧水时,将壶体 1放置在炉具上,此时,分别设置在前立管13及后立管14内的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分别 垂落,防溢盖11与壶嘴2的内出口 2a相接触,即防溢盖11处于关闭内出口 2a状态,当壶 体1内的水被烧开时,沸腾的开水则被防溢盖11所阻挡而无法通过壶嘴2向外溢;当需要 向暖壶等容器注水时,提起提壶把手4,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向上位移,并传动防溢盖11 打开,即防溢盖11处于开启内出口 2a状态,与此同时,前托壶板15a和后托壶板16a分别 与壶体1顶部内壁相接触,起到托住壶体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传动器12为传动杆时,它能够使控制防溢盖11关闭内出口 2a更加可 靠。本实用新型传动器12为传动链时,它能够使得安装提动机构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它实施 方式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防溢烧水壶,它包括壶体(1),壶体(1)上分别设有壶嘴(2)、壶盖(3)及提壶把手(4),其特征在于壶体(1)内安装防溢盖(11),防溢盖(11)与壶嘴(2)的内出口(2a)相对应并接触,壶体(1)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11)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4)安装在提动机构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溢烧水壶,其特征在于壶体(1)内壁上连接定位板(la), 防溢盖(11)与定位板(la)铰连,防溢盖(11)上连接提手(lla),所述提动机构由前立管 (13)、后立管(14)、前滑杆(15)、后滑杆(16)、传动器(12)组成,前立管(13)及后立管(14) 分别连接在壶体(1)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1)内腔相通,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分 别安装在前立管(13)及后立管(14)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15)下端连接前托壶 板(15a),后滑杆(16)下端连接后托壶板(16a),前托壶板(15a)和后托壶板(16a)分别设 置在壶体(1)内,并分别与壶体(1)顶部内壁相接触,前滑杆(15)下端与传动器(12)铰连, 传动器(12)与提手(lla)铰连,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上端分别与提壶把手(4)相铰 连。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溢烧水壶,其特征在于内出口 (2a)周边上连接内凸环 (lb,)防溢盖(11)圆周上连接外凸环(llb),外凸环(lib)与内凸环(lb)相互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器(12)为传动杆。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器(12)为传动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溢烧水壶,它包括壶体,壶体上分别设有壶嘴、壶盖及提壶把手,壶体内安装防溢盖,防溢盖与壶嘴的内出口相对应并接触,壶体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安装在提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开水通过壶嘴向外溢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1481069SQ20092003101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4日
发明者王凡江 申请人:王凡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