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窜温、易排污的饮水机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6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窜温、易排污的饮水机内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内胆。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机内胆接分水桶的进水管为侧部向上的直角形5-l(见图2)或底部向 下的直管形(见图3),由分水桶进来的冷水容易和热水产生对流,由于进水管为向下的直 管形,在安装进水管时不方便,不经常被采用。排污管4设在平面筒底6-1上,由于是平面, 水胆内的水垢等不易从排污管排出。《一种防窜温的饮水机》(中国专利号02226961. 4)。 它使储水桶内的水沿聪明头直接经过常温出水管从常温出水嘴流出,保证从常温出水嘴流 出的水是常温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解决了窜温问题,又方便除污 的种防窜温、易排污的饮水机内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防窜温、易排污的饮水机内胆,内胆接有出水 管、气管、排污管,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呈直角的之字形进水管,胆底为弧形胆 底,排污管在弧形胆底中间。 本实用新型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呈直角的之字形进水管,从分水桶进 内胆的凉水先经之字形进水管下半节凉水段,再进入之字形进水管的上半节热水段,因热 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不会产生对流,有效解决了窜温问题。胆底为弧形胆底,排污管在弧 形胆底中间,需要排污时,只要用少量的水,即可将污物冲至弧形胆底中间,从排污管排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内胆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内胆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内胆3接有出水管1、气管2、排污管4,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
呈直角的之字形进水管5,胆底为弧形胆底6,排污管4在弧形胆底中间。 本实用新型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呈直角的之字形进水管5,从分水桶
进内胆的凉水先经之字形进水管5下半节凉水段,再进入之字形进水管5的上半节热水段,
因热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不会产生对流,有效解决了窜温问题。胆底为弧形胆底6,排污管
4在弧形胆底中间,需要排污时,只要用少量的水,即可将污物冲至弧形胆底中间,从排污管
4排出。
权利要求一种防窜温、易排污的饮水机内胆,内胆接有出水管、气管、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呈直角的之字形,胆底为弧形胆底,排污管在弧形胆底中间。
专利摘要一种防窜温、易排污的饮水机内胆,涉及一种饮水机内胆。内胆接有出水管、气管、排污管,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呈直角的之字形进水管,胆底为弧形胆底,排污管在弧形胆底中间。本实用新型内胆侧与分水桶相通的进水管为呈直角的之字形进水管,从分水桶进内胆的凉水先经之字形进水管下半节凉水段,再进入之字形进水管的上半节热水段,因热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不会产生对流,有效解决了窜温问题。胆底为弧形胆底,排污管在弧形胆底中间,需要排污时,只要用少量的水,即可将污物冲至弧形胆底中间,从排污管排出。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452895SQ20092008683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4日
发明者蒋三清 申请人:蒋三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