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油污型油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14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去除油污型油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家庭使用的去除油污型油壶。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做饭使用的油壶壶底和放置油壶的部位总有一团粘乎乎的油污;近年推 出的一些新型油壶,多数在油壶嘴、油壶顶盖上做改革,以解决油污问题,有明显改观,但使 用时间一长,还是出现油污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油污型油壶,从一个新的技术角度较好地解决油壶底部 的油污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油壶通过以下两种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油壶的主体部分可以是现在的各种油壶的形状结 构,其特征在于,油壶主体的底的下面,附设了一个附底,即在现在的油壶的底下面增设了 一个底;附底可接纳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从壶嘴滴出的油。 所述附底的结构是,在底面的四周边沿上设有一周向上凸起的壁;附底的底与油 壶主体的底之间有空间,空间高lcm以下或lcm左右;所述壁可与上方油壶主体的底相连, 或有间隙。 所述附底同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形状和大小接近或大于油壶主体的底。附底可 有一部分向外凸出,凸出的部分横向超出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外沿;向外凸出的一部分, 可以是底同壁一同凸出,也可以是壁的上半部分向外斜出。凸出部分所处的位置,同上方油 壶主体上的油嘴的位置上下正对应。 上述附底的构造,可使油壶使用过程中,偶尔从油壶嘴滴在油壶外壁上的油顺壁 而下,流到附底的向外凸出的部分,进而流进附底的内部;由于油壶的油嘴偶尔滴出的油 量很少,所以流入附底内的油会逐渐干燥、变粘稠、凝固,不易流动,不会从附底内流出。附 底四周的壁是起阻挡进入附底内的油向四处流散的作用,从而可避免油壶底部粘乎乎的状 况。积油污多时,可取下附底进行清洗,清洗后装上继续使用。 附底便可从四周全方位的承接从壶嘴等处偶尔当本实用新型的油壶的附底面积 大于油壶主体的底面积时,该滴下的油,这时,凸出部位便可有可无了。 第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和第一技术方案相近,只是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 础上,在附底的底的上面增加了一层吸除油污层;该吸除油污层或是块状,或是片状,或是 一团。吸除油污层的上面可紧挨着油壶主体的底,吸油效果会更好。 棉,还包括洗碗用的百洁布和现行的用超细所述吸除油污层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吸 油毡、吸油布、吸油纤维制成的具有快速吸油除尘功能的擦拭布、丝瓜瓤制品、棉织品等。 所述吸油棉、毡、布等,具有强大的吸纳油污的能量,铺设在附底的底面上,可以很 好吸纳流进底内的油污,并不易流失;用久了,可取出更换,或清洗后重新铺上使用。[0013] 本技术方案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油壶底部出现油乎乎的状况。 本文所述的壁可高可低,当壁很低时,也可称之为凸棱。 上述每一、第二技术方案中,附底同油壶主体是连为一体的,其连接方式包括以下 两种选择 柱,设于中央部位,圆柱体的。凸柱和附底的底是一体的或第一连接方式可在附 底的底上面设置凸柱,一般是设一个凸固定在底面上的。该凸柱与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相 连,连接方式大体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连接,如使用胶粘剂粘接;最好是采用另一种连接 方式,即活动式连接,如螺旋丝扣式相连;具体是在附底的底的中间部位设置一个圆柱形 凸柱,凸柱外经2cm,高1. 5cm,该凸柱侧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与之相配套,在油壶主体的底 的下面正中央部位向下设一个有内孔的管状的圆柱体,该圆柱体高O. 7cm,内经2cm左右, 其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附底的底上面的凸柱的与油壶主体的底下面的管状圆柱的内孔 的内螺纹旋转相扣,从而把附底同油壶主体的底部相连为一体。也可采用凸凹扣合式连接 方式。 第二连接方式本方式适用于四周边沿设有壁的附底。本方式是依靠四周的壁同 油壶主体的底相连,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式连接,如使用胶粘剂粘连;本文推荐另 一种连接,即活动式连接,可很方便的合为一体和分开,如凸凹扣合式相连,具体是假设油 壶主体的底是圆形,那么与之配套的附底也是圆形,大小相近。在油壶主体的靠近壶底的 侧外壁上设一周凹槽,与之相配套在附底的四周的壁的内壁靠近上沿的部位设一周条形凸 状,凸块和凹槽相配套,二者扣合,就象盒盖扣在盒体上一样,从而把油壶的附底同油壶的 主体连为一体。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活动式连接方式,如丝扣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油壶,由于附设了附底,附底可很好地承接吸存偶尔从壶嘴滴下的 油,从而保持油壶的底部和放置油壶的地方不再出现粘乎乎的油污,方便人们的生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壶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壶第二技术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壶第二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壶第二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附底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l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油壶,l是油壶主体,2是附 底,3是附底的底面,4是壁,6是油嘴,10是油壶主体的底;5是底面上的凸柱,其侧壁上有 外螺纹,ll是油壶主体的底部向下凸出的有内孔的管状圆柱体,管孔内有内螺纹;该圆柱 体的管孔内的内螺纹同附底的底面上的凸柱的侧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配套,两者旋转相扣, 把附底同油壶主体连为一体。 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的油壶,同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 例基本一致,只是增加了吸除油污层7,7是一层吸油毡。 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油壶,1是油壶主体,2是附 底,3是附底的底面,6是油嘴,4是底面四周边沿上的壁,9是斜出的壁。10是油壶主体的底,斜出的壁9的长度是3cm,其余的壁均与油壶主体的底部相连,其连接方式是凸凹扣合 式连接。 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的油壶的附底的底,3是附底的 底,9是附底向外凸出的部分,即斜出的壁。
权利要求一种去除油污型油壶,油壶的主体可以是现行的各种油壶的形状结构,其特征是,油壶主体的底的下面,附设一个接纳滴油的附底;所述附底的四周边沿上设有一周向上凸起的壁;所述附底的底同油壶主体的底之间有空间;所述附底同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形状和大小相近,或者大于油壶主体的底。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去除油污型油壶,其特征是,附底有一部分向外凸出,横向超 出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外沿。
3. —种去除油污型油壶,油壶的主体可以是现行的各种油壶的形状结构,其特征是,油 壶主体的底的下面附设了一个接纳滴油的附底;所述附底的四周边沿上设有一周向上凸起的壁;所述附底同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形状和大小接近或大于油壶主体的底的面积; 所述附底的底同油壶主体的底之间有空间;附底的底的上面铺设有吸除油污层;吸除 油污层或是块状,或是片状,或是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油污型油壶,其特征是,附底同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 形状和大小相近,只是附底有一部分向外凸出,横向超出上方的油壶主体的底的外沿;所述向外凸出的一部分,或是底和壁一同向外凸出,或是仅壁的上半部分向外斜出。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油污型油壶,其特征是,附底的底的上面铺设的吸除油 污层的上部,可紧挨着油壶主体的底。
专利摘要一种去除油污性油壶,属于家庭厨房用具。其特点是,以现行的油壶为主体,在其底的下面附设了一个附底,附底的四周边沿上设有壁,附底的形状和大小同油壶主体的底相近或大于主体的底,附底的四周边沿有一处向外凸出,以便接纳使用过程中从壶嘴偶尔滴下的油滴,还可在附底的底面上设一层吸除油污层。本实用新型的附底的设计,可很好的承接吸纳使用过程中偶尔从油嘴滴下的油滴,从而克服了油壶底部粘乎乎的状况。
文档编号A47J47/00GK201492324SQ20092022333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
发明者郭昊天 申请人:郭昊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