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30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遮蔽窗户的卷帘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种罗马帘形式的窗帘,该窗帘是将一帘布11垂放于一窗户的内侧并 在帘布11 一侧面上设置固定多个穿环12,再设置多条拉绳13垂设于该帘布11的一侧面上 并穿过该等穿环12,且拉绳13的底端固接该帘布11的下端部。使用时,需将窗帘收起时,可利用卷收该拉绳13以将该帘布11 一层一层地往上叠 收,使外部日光可照射进入室内。需要将窗帘往下垂放时,再拉动该拉绳13以将帘布11层 层往下叠放,以达到遮蔽窗户的功能。上述罗马帘形式的窗帘安装后。外观上较为典雅,有古罗马艺术风格,但是罗马帘 形式的窗帘构造上较为复杂,使用过程中不易拆下清洗,更不易随意更改帘布11花色,且 复杂的构造使整体窗帘的设置成本较高。此外上述罗马帘最大的缺陷在于安全性的问题,也就是如果孩童于该罗马帘下玩 耍或玩弄该罗马帘时,不慎将头颈穿过该拉绳13与帘布11间,而容易造成意外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并设置成本较低,且易于拆下清洗,安 全性也较高的卷帘装置。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一窗户上,其特征在于卷帘装置包含一组 装于所述窗户上缘的卷帘单元、一垂放于该卷帘单元前侧的罗马帘单元,及一连结于该卷 帘单元与罗马帘单元间的夹套单元。该卷帘单元具有一左右延伸并可轴转地组装于所述窗户上缘的卷杆、至少一顶端 连结该卷杆并可被卷杆往上卷收与往下垂放的第一卷片,及一左右水平延伸地连结于该第 一卷片下缘的配重杆。该罗马帘单元具有一第一罗马帘,该第一罗马帘具有一顶缘固定于所述窗户上缘 并往下垂放于该第一卷片前侧的第一遮光部,及多个左右延伸地设置于该第一遮光部后侧 面并上下相互间隔的第一横条部。该夹套单元具有多个上下相互间隔且分别夹设于该等第一横条部上的第一连接 件,每一第一连接件具有两个左右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一横条部上的第一接合部,及一水 平延伸且连结于该等第一接合部后端的第一连杆部,第一连杆部与第一横条部间界定出一 供该第一卷片穿伸滑移的滑套空间。该卷杆轴转并往上卷收该第一卷片,第一卷片穿伸过滑套空间并往上移动,且该 配重杆上移而依序往上抵推该等第一连接件上移,并往上叠收该第一遮光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卷帘单元的卷杆卷收该第一卷片,以使该第 一卷片下端的配重杆往上移动,并依序推抵该等第一连接件上移,以使该第一罗马帘的第一遮光部层层往上叠收,而显示出罗马帘形式的外观,且整体构造简易,不只成本较低廉, 且也易于拆下第一罗马帘清洗或更换花色。

[0013]图1是一般罗马帘形式的窗帘的立体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前侧立体图;[0015]图3是该优选实施例的后侧立体图;[0016]图4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侧面视图;[0017]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0018]图6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0019]图7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驱动定位单元的立体分解图;[0020]图8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侧面视图;[0021]图9是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前侧立体图;[0022]图10是该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23]图11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0024]图12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侧面视图;及[0025]图13是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窗 户3上,卷帘装置包含一组装于所述窗户3上缘的卷帘单元4、一垂放于该卷帘单元4前 侧的罗马帘单元5、一连结于该卷帘单元4与罗马帘单元5间的夹套单元6,及一驱动该卷 帘单元4的驱动定位单元7。该卷帘单元4具有一固定于所述窗户3上缘的横框架41、一左右延伸并可轴转地 组装于横框架41内的横卷杆42、两个顶端连结该横卷杆42并可被横卷杆42往上卷收与往 下垂放的第一卷片43,及两个左右水平延伸地分别连结于该等第一卷片43下缘的第一配 重杆44。该横卷杆42轴转时,可卷收该等第一卷片43上升或是卷放该等第一卷片43下 降。本实施例中,该卷帘单元4的第一卷片43数量为两个,且是一左一右对应设置,但是实 际实施时也可以一第一卷片43实施。该罗马帘单元5具有一第一罗马帘51、一连接于该横框架41与第一罗马帘51顶 缘间的魔术毡52,及一左右水平延伸地连接于该第一罗马帘51底缘的拉平杆53。该第一 罗马帘51具有一顶缘连接该魔术毡52以固定于该横框架41上并往下垂放于该等第一卷 片43前侧的第一遮光部511,及多个左右延伸地设置于该第一遮光部511后侧面并上下相 互间隔的第一横条部512。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横条部512是呈左右延伸且以布料卷制成 管状。参阅图3、图5与图6,该夹套单元6具有多个分别穿伸入该罗马帘单元5的第一 横条部512内的肋杆61,及多个上下相互间隔且分别夹设于该等第一横条部512上的第一 连接件62。每一第一连接件62具有两个左右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一横条部512上的第一
5接合部621,及一水平延伸且连结于该等第一接合部621后端的第一连杆部622。当该等第 一接合部621夹设于第一横条部512上时,同时也夹设住第一横条部512内的肋杆61,且 该第一连杆部622与第一横条部512间界定出一可供该第一卷片43穿伸滑移的滑套空间 640。该横卷杆42轴转并往上卷收该等第一卷片43,第一卷片43穿伸过滑套空间640 并往上移动,且该第一配重杆44上移而依序往上抵推该等第一连接件62上移,以往上叠收 该第一遮光部511。参阅图3、图4与图7,该驱动定位单元7具有一壳体71、一穿伸至壳体71外并轴 接该横卷杆42轴转的驱轴72、三轴装于该驱轴72侧边的行星齿轮73、一连动该驱轴72运 转的转轮74、一可被使用者操作并驱转该转轮74的驱动件75,及一轴装于壳体71内且被 该驱动件75驱转且一侧缘啮合该转轮74的连动轮76。该壳体71内具有一内齿环711,以供该等行星齿轮73啮合,且该转轮74具有一与 该连动轮76啮合的啮轮部741,及一与啮轮部741中心轴接并啮合于该等行星齿轮73间的 轴齿轮部743。且该转轮74的啮轮部741周缘具有多个环状排列且半球状凹陷的滚槽742, 该连动轮76上具有多个球状凸出的凸块761,连动轮76 —侧缘的凸块761啮合该转轮74 的滚槽742中。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75是一滚动条杆,使用者驱转该驱动件75就可使该连动轮 76连动该转轮74轴转,且转轮74轴转时该轴齿轮部743驱动该等行星齿轮73啮合该内齿 环711,致使该驱轴72转动而连动该横卷杆42卷收或卷放第一卷片43。参阅图3、图4与图5,该横卷杆42轴转并往上卷收该等第一卷片43时,该等第一 卷片43经由该滑套空间640上移,并带动该等第一配重杆44上移,当第一配重杆44到达 位于最下端的滑套空间640时,由于该第一配重杆44的外径大于该滑套空间640,致使该第 一配重杆44开始推抵最下端的第一连接件62上移,并开始叠收该第一遮光部511,第一卷 片43继续上移过程中,该第一配重杆44依序往上抵推该等第一连接件62,使该第一遮光部 511往上层层叠收,以使往上叠收的第一遮光部511如图8所示地成为罗马帘形式。参阅图3、图4与图5,且最重要的是,整体卷帘装置的构造相当简易,只需要将该 等第一连接件62由该第一罗马帘51的第一横条部512上拆下,就可使该第一罗马帘51与 第一卷片43脱离,再将第一罗马帘51顶缘的魔术毡52脱离就可拆下第一罗马帘51清洗, 或是更换不同花色与透光程度的第一罗马帘51,组装上与使用上都相当便利,且构造简单 也使整体卷帘装置的装配成本与制作成本较为低廉。参阅图3、图5与图7,此外,借由该驱动定位单元7的行星齿轮73、转轮74与驱轴 72配合,以达到减速驱动该横卷杆42并可提高横卷杆42卷收第一卷片43的扭力,达到省 力功能。且值得一提的是,借由行星齿轮73、转轮74与驱轴72的配合,也可提供该横卷杆 42定位功能,也就是该第一卷片43卷收于横卷杆42上时,该第一卷片43垂放部分的重力 无法拉动该横卷杆42轴转,以避免于非使用者操作下的卷帘装置自行垂放该第一罗马帘 51,达到使用者操作后,该横卷杆42就立刻定位的功能。参阅图9、图10与图11,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的构造大致与第一 优选实施例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卷帘单元4还具有至少一顶端连结该横卷杆42的第二卷片45,及一左右水平延
6伸地连结于该第二卷片45下缘的第二配重杆46。第二卷片45被横卷杆42卷收方向与该 第一卷片43卷收方向相反,也就是该第一卷片43被往上卷收时,该第二卷片45被往下卷 放。该罗马帘单元5还具有一黏贴于该横框架41后侧缘的魔术毡52,及一顶缘黏接 于该魔术毡52上的第二罗马帘54。该第二罗马帘54具有一顶缘黏接于该魔术毡52并往 下垂放于该等第二卷片45后侧的第二遮光部541,及多个左右延伸地设置于该第二遮光部 541前侧面并上下相互间隔且为管状的第二横条部542。该夹套单元6还具有多个上下相互间隔且分别夹设于该等第二横条部542上的第 二连接件63。每一第二连接件63具有两个左右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二横条部542上的第 二接合部631,及一水平延伸且连结于该等第二接合部631后端的第二连杆部632。第二连 杆部632与第二横条部542间界定出一供该第二卷片45穿伸滑移的滑套空间640。该夹套 单元6的肋杆61分别穿伸入该等第二横条部542内,该第二连接件63的第二接合部631 夹设于第二横条部542上并同时连接于肋杆61上借此,当该第一罗马帘51如图12所示地垂放时,该第二罗马帘54是呈叠收状态, 使用者可驱动该驱动件75连动该横卷杆42卷收该第一卷片43,以将第一罗马帘51往上卷 收,该横卷杆42卷收第一卷片43时,同步往下卷放第二卷片45,并将第二罗马帘54往下垂 放,当第一罗马帘51如图9所示地卷收至窗户3的上端部时,该第二罗马帘54是垂放并遮 蔽于窗户3前侧。参阅图9、图10与图1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罗马帘51的第一遮光部511布料较 厚,遮旋光性较佳,该第二罗马帘54的第二遮光部541布料较薄,透光性较佳,以于使用过 程中,如需要室内光线较暗的时候,可垂放遮旋光性较佳的第一罗马帘51于窗户3前侧,以 遮蔽光线进入室内,如需室内光线较亮时,可垂放透光性较佳的第二罗马帘54垂放于窗户 3前侧,并叠收该第一罗马帘51,以使更多光线进入室内,达到控制室内光线的功能。且,整体卷帘装置的构造相当简易,只需要将该等第一、第二连接件62、63由该第 一、第二横条部512、542上拆下,就可使该第一罗马帘51与第一卷片43脱离,第二罗马帘 54与第二卷片45脱离,再将第一、第二罗马帘51、54顶缘的魔术毡52脱离就可拆下第一、 第二罗马帘51、54清洗,或是更换不同花色,组装上与使用上都相当简便,且构造简单也使 整体卷帘装置的装配成本与制作成本较为低廉。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卷帘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的构造大致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 同,其不同处在于该第一连接件62的第一连杆部622是以布制成条状,且本实施例中该等 第一接合部621是魔术毡,借由该等第一接合部621连接于该第一横条部512上,使该第一 连杆部622与第一横条部512间成形该滑套空间640,以供该第一卷片43穿伸,并于该等第 一卷片43被往上卷收时,该第一配重杆44上移而依序往上抵推该等第一连接件62上移, 以往上叠收该第一遮光部511。本实施例中该等第一接合部621是魔术毡,但是实际实施 时,该第一接合部621也可用钮扣或压扣实施,而连接于该第一横条部512上,因此实施范 围不以第一接合部621的型式为限。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卷帘单元4的横卷杆42卷收该等第一卷片43,以使 该等第一卷片43下端的第一配重杆44往上移动,并依序推抵该等第一连接件62上移,以 使该第一罗马帘51的第一遮光部511层层往上叠收,而显示出罗马帘形式的外观,且整体构造简易,不只成本较低廉,且也易于拆下第一罗马帘51清洗或更换花色,所以的确非常 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一种卷帘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一个窗户上,其特征在于卷帘装置包含一个卷帘单元,具有一支左右延伸并可轴转地组装于所述窗户上缘的卷杆、至少一片顶端连结所述卷杆并可被卷杆往上卷收与往下垂放的第一卷片,及一支左右水平延伸地连结于所述第一卷片下缘的第一配重杆;一个罗马帘单元,具有一片第一罗马帘,所述第一罗马帘具有一个顶缘固定于所述窗户上缘并往下垂放于所述第一卷片前侧的第一遮光部,及多条左右延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后侧面并上下相互间隔的第一横条部;及一个夹套单元,具有多个上下相互间隔且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横条部上的第一连接件,每一第一连接件具有两个左右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一横条部上的第一接合部,及一个水平延伸且连结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后端的第一连杆部,第一连杆部与第一横条部间界定出一供所述第一卷片穿伸滑移的滑套空间;所述卷杆轴转并往上卷收所述第一卷片,第一卷片穿伸过滑套空间并往上移动,且所述第一配重杆上移而依序往上抵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移,并往上叠收所述第一遮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单元还具有一个固定于所 述窗户上缘的横框架,所述罗马帘单元还具有一片连接于所述横框架与第一遮光部顶缘间 的魔术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单元还具有至少一片顶端 连结所述卷杆并被卷杆卷收方向与所述第一卷片卷收方向相反的第二卷片,及一支左右水 平延伸地连结于所述第二卷片下缘的第二配重杆,也就是所述第一卷片被往上卷收时,所 述第二卷片被往下卷放;所述罗马帘单元还具有一个第二罗马帘,所述第二罗马帘具有一个顶缘固定于所述窗 户上缘并往下垂放于所述第二卷片后侧的第二遮光部,及多个左右延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 遮光部前侧面并上下相互间隔的第二横条部;所述夹套单元还具有多个上下相互间隔且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二横条部上的第二连接 件,每一第二连接件具有两个左右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二横条部上的第二接合部,及一个 水平延伸且连结于所述第二接合部后端的第二连杆部,第二连杆部与第二横条部间界定出 一个供所述第二卷片穿伸滑移的滑套空间;所述卷杆轴转并往上卷收所述第一卷片时,同时往下卷放所述第二卷片,第一卷片带 动所述第一配重杆上移而往上叠收所述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二卷片往下卷放并往下垂放所 述第二遮光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卷帘单元的第一卷片与第二卷片的 数量都为二,且是一左一右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罗马帘单元的第一横条部与第 二横条部是呈管状,且所述套夹单元还具有多支分别穿伸入所述罗马帘单元的第一横条部 与第二横条部内的肋杆,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接合部是夹设 于第一、第二横条部上并同时夹持住肋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卷帘装置还包含一个安装于所述横 框架的一端并连动所述卷杆轴转的驱动定位单元,所述驱动定位单元具有一个壳体、一个 穿伸至壳体外并轴接所述卷杆轴转的驱轴、一个连动所述驱轴运转的转轮,及一个可被使用者操作并驱转所述转轮的驱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定位单元还具有一个轴装 于壳体内且被所述驱动件驱转且一侧缘啮合所述转轮的连动轮,所述驱动件是一支滚动条 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轮的周缘具有多个球状凸 出的凸块,所述转轮周缘具有多个半球状凹陷的滚槽,连动轮一侧缘的凸块啮合所述转轮 的滚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定位单的壳体内具有一个 内齿环,所述驱动定位单元还具有三轴装于所述驱轴的侧边并与内齿环啮合的行星齿轮, 且所述转轮具有一个与所述连动轮啮合的啮轮部,及一个与啮轮部中心轴接并啮合于所述 行星齿轮间的轴齿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单元的第一连杆部是以布 制成条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是魔术毡。
专利摘要一种卷帘装置,包含一组装于所述窗户上缘的卷帘单元、一垂放于卷帘单元前侧的第一罗马帘,及一连结于卷帘单元与第一罗马帘间的夹套单元。卷帘单元具有一卷杆、一可被卷收与垂放的第一卷片,及一连结于第一卷片底端的配重杆。第一罗马帘具有一第一遮光部,及多个设置于第一遮光部后侧面的第一横条部。夹套单元具有多个夹设于第一横条部上的第一连接件。该卷杆轴转并往上卷收第一卷片,且配重杆上移而依序往上抵推第一连接件上移,并往上叠收第一遮光部,而显示出罗马帘形式的外观,整体构造简易、成本低廉,且也易于拆装清洗。
文档编号A47H23/00GK201605983SQ200920292640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林世明 申请人:林世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