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筷子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546661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训练用筷子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用筷子,包括用于筷子的人体工学装置,尤其是帮助使用者 学习如何使用筷子的人体工学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训练用筷子来学习使用筷子的 方法。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一种用于夹起食物并把它们送往口里的食具,通常由两根细长形的杆状部 件组成。在以东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内,筷子是最重要的食具。不仅如此,在全世界的其它 文化区域中,筷子同样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其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使用筷子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它需要各个手指自身的精细动作以及手指之间的协 调动作,因此必须用力得当且协调一致,才能夹起食物送进口中。研究表明,除手指以外,正 确使用筷子夹取食物还牵涉到肩部、胳膊、手掌等三十多个大、小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的运 动。因此,尤其是对儿童来说,需要大量的、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用筷技能,作为指导者的家 长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教会儿童正确地使用筷子。另外,据调查显示,许多自 幼就掌握用筷的成年人的用筷姿势也不正确,这导致其用筷时容易感到疲劳。因此,这些人 也通常需要被矫正其用筷姿势。市场上已经存在有一些帮助人们使用筷子的训练用筷子。例如,美国专利US 5277464披露了一种筷子食具。在这种筷子中,在每根筷子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手指凹陷区 域,其分别包括上方的第一凹槽和下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用来容纳拇指,而第二凹槽用 来容纳另一手指。这些凹槽的形状设计成与正确握持姿势中的手指部位相吻合,从而引导 使用者以正确的手指握持姿势持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87205972U公开了一种持筷矫正器。在该持筷矫正器的外 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用于在使用者持筷时与手指相接触,以实现矫正持筷姿势的目 的。另外,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1230U中公开了将两根带有握持凹槽的筷子通过一 个铰链式结构连接起来,使得两根筷子只能在一个平面内打开和合拢,这可以简化筷子的 操作。此外,国际专利申请WO 2003/015589同样也公开了一种用于开发儿童智力的学 习筷子。其中,各根筷子为传统的样式,即大致圆柱形。然而,该学习筷子包括设于筷子适 当位置处的多个用于供手指插入的环孔。这样,当使用者使用筷子时,他的手指就可插入到 相应的环孔内,从而引导使用者以正确的手指握持姿势用筷。这些旨在帮助人们学习用筷技巧的训练用筷子虽然都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然 而都普遍存在着以下的缺陷。一方面,这些现有的训练用筷子都是将学习者的手指引导 到筷子部件本身(其只是两根细长杆而无任何附加物)以外的部件或区域上,例如环孔 (W02003/015589)以及矫正器凹槽(CN 87205972U),或者是对常规的筷子进行适当变型并 将学习者的手指引导到筷子部件的变型部位(US5277464)。因此,一旦学习者使用普通的筷 子,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形。
另一方面,这些已有的训练用筷子时只能在使用时为手指上的应当与筷子直接接 触的部位、例如第一指节提供支持/接触面,引导手指的正确部位放到正确的位置。然而如 上所述,正确用筷涉及到手指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手指上的除第一指节以外的部位、例如第 二指节和第三指节(如果有的话)也需要处于正确的姿势。由于上述训练用筷子只能为第 一指节提供引导,而其它指节仍处于未引导的状态。这样,第二和第三指节在握筷时的姿势 仍然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导致整个用筷姿势都不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筷子,能够帮助使用者学习使用筷子,引导持筷手手指上的 正确部位处于正确的位置和方向,还可以引导手指上的不应与筷子部件直接接触的部位, 使它们无法与筷子部件本身接触。本发明的筷子包括第一筷子部件和第二筷子部件,在第一筷子部件的第一侧安装 第一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与拇指第二指节接触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 域形成为与持筷手拇指第二指节的形状大致相吻合。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区域具有底面部和与该底面部相连的侧壁,所述第一 区域的侧壁沿第一筷子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该第一区域的一端或两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筷子还包括安装在第一筷子部件上、并且与第一侧相对的第 二侧上的第二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二人体工学装置形成与食指第三指节接触的第二区域, 该第二区域形成为与食指第三指节的指腹的形状大致相吻合。优选地,第一区域的两个侧壁的上部相连,使得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空心管状, 以便至少包围持筷手大拇指的第二指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筷子部件装有第三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三人体工学装置 与虎口接触,并且形成为与持筷手的虎口的形状大致相吻合,该第三人体工学装置与所述 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和/或第二人体工学装置连成一体。根据本发明的筷子,其中第一筷子部件设有第四人体工学装置,第四人体工学装 置的侧壁形成为大致与无名指的第一指节的背面的形状大致相吻合,用以阻挡/引导无名指。根据本发明的各个人体工学装置还可设有通孔,用以插入筷子部件。在第一筷子 部件、第二筷子部件上可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机构,以连接所述第一筷子部分和第二筷子 部件。所述连接机构是枢轴连接机构,使得所述第一筷子部件、第二筷子部件能够相对地枢 轴转动。根据本发明的筷子,在第二筷子部件设有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形成为与持筷手 拇指第一指节的形状大致相吻合。第三区域具有第二底面部和与该第二底面部相连的第二 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第二筷子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该第二区域的两端。优选地,第二筷子部件还形成有分别与持筷手食指、持筷手中指接触的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构造成能够在握筷时支撑持筷手食指,所述第二凹槽的侧 壁构造成能够在握筷时支撑持筷手中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体地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其使用根据本发明第 一方面所提供的筷子来进行学习。


结合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容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是为了方便 描述本发明而给出的,本发明并不限于附图中所显示出来的特定结构和布置。图1到3显示了握持根据本发明的训练用筷子的示意图;图4到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训练用筷子的结构,特别地,图5是该训练用筷子的 仰视图,图6是该训练用筷子的后视图,图7是该训练用筷子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空心管状;图9_10、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第四人体工学装置的训练用筷子;图11示出了第三人体工学装置延伸到持筷手掌心的结构;图13-15显示了第一筷子部件、第二筷子部件都安装有人体工学装置;以及图16-19具体示出了安装有人体工学装置的第二筷子部件,其中图17是俯视观察 图,图18是后视观察图,图19是仰视观察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如图1到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筷子包括两个筷子部件第一筷子部件和第二筷子 部件。在本发明中,筷子部件指的是传统的细长形杆件,并不带有任何凹槽、环孔或其它增 设的部件,同时也没有任何弯曲变型的部位。筷子部件可以为传统的样式,例如大致圆柱形 或方柱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筷子部件还可带有一定的锥度,以方便握持。在本发明中为方便起见,将在图中/使用中处于下方的那根筷子称为第一筷子部 件,而将在图中/使用中处于上方的那根筷子称为第二筷子部件。容易理解,上述指定并不 对本发明起限定作用。图4示出了一对筷子,包括第一筷子部件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在第一筷子部件 10上固定安装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当学习筷子者用筷时,该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与拇指 第二指节接触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形成为与持筷手拇指第二指节的形状大致相吻合。 在用筷时第一人体工学装置与使用者的手指形成接合,从而引导手指处于正确的位置。为 方便起见,在本发明中将各个手指的包括指甲的那个指节称为第一指节,从第一指节开始 向着手心方向依次为第二指节和第三指节(如果有的话)。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第一人体工学部分可用软塑料或其它软质材料制成。 为吸引儿童,它们还可带有各种色彩或香味,或者制成为带有卡通人物的造型。图5示出了第一人体工学装置,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大体上围绕着第一筷子部件 10。第一人体工学装置与拇指第二指节接触的第一区域大致具有底面部11和与底面部11 相连的侧壁12,侧壁12沿第一筷子部件10的长度方向形成在底面部11的两端。当持筷时, 持筷手拇指被限制在两个侧壁12之间,限制了拇指与第一筷子部件10之间的相对运动,从 而帮助学习者学习持筷。可以理解,也可以在底面部11的一端设置侧壁12,方便已经具备 一定持筷技能的学习者使用。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区域的两个侧壁的上部相连,使得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 成空心管状。当持筷时,持筷手拇指穿过该空心管,并且空心管至少包围持筷手拇指的第二指节。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筷子的后侧,在第一筷子部件10上还固定安装了第二人体工 学装置,该第二人体工学装置设置在与第一人体工学装置相对的一侧。在持筷时,该第二人 体工学装置形成与食指第三指节接触的第二区域14,该第二区域14形成为与食指第三指 节的指腹的形状大致相吻合,从而与第一人体工学装置一起作用,使得持筷手食指第三指 节、虎口部分、拇指第二指节形成大致U形(参见图3),从而在正确的方向上夹持筷子。图5所述的第一筷子部件10还装有第三人体工学装置15。当持筷时,该第三人体 工学装置15与持筷手虎口接触,并且形成为与持筷手的虎口的形状大致相吻合。优选地, 最佳可由图11看到,该第三人体工学装置15延伸到持筷手的掌心,形成掌心延伸部分18, 从而更好地支撑持筷手。优选地,第三人体工学装置15与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和/或第二人 体工学装置连成一体,图5示出的第一筷子部件也具有连成一体的第一人体工学装置、第 二人体工学装置、第三人体工学装置。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筷子被抓持时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筷子部件 10还设有第四人体工学装置16,与第一人体工学装置相比,第四人体工学装置16更靠近筷 子夹持食物的一端。当持筷时,第四人体工学装置16的侧壁17形成大致与无名指的第一 指节的背面的形状大致相吻合,用以阻挡/引导无名指,使得无名指位于正确的位置。另外,考虑到方便使用以及实际应用,各个人体工学装置也可设计成以可拆卸的 方式安装到筷子部件上。这样便于更换人体工学装置,也便于根据使用者的手的大小而使 用不同尺寸的人体工学装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在第一人体工学装置上设置通孔,用以 插入筷子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例如通过第一筷子部件10与各个人体工学装置上 的通孔之间的过盈配合,就可将这两者牢固地固定在一起。然而,其它的固定手段、例如使 用粘合剂或者额外的固定件(可拆卸的或不可拆卸的)也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最佳如图7所示,在所述第一筷子部件10、第二筷子部件2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 接机构,以连接所述第一筷子部分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虽然仅使用只设有第一人体工学 装置的第一筷子部件和另一根普通筷子,就能够教导学习者如何正确持筷,但是成套地使 用第一筷子部件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有益,尤其是通过连接机构连 接起来的第一筷子部件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连接机构是枢轴连接机构(例如铰链),使得所述第一筷子部件、第二筷子部件能 够相对地枢轴转动。其它合适的、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连接方式也是可行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筷子部件20上设置另外的人体工学装置,进一步 教导学习者正确持筷。下面参照图15来详细描述第二筷子部件20。如图15所示,在第二筷子部件20上 设有具有第三区域40的另外的人体工学装置,第三区域40形成为与持筷手拇指第一指节 的形状大致相吻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三区域40形成具有第二底面部和与第二底面部相连的第 二侧壁。该第二侧壁沿第二筷子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第三区域40的两端,从而限制持筷 手拇指的第一指节,防止其与第二筷子部件20发生相对移动。在用筷时,持筷手拇指的第 一指节的正面(带有指纹的表面)或其一部分就按压在该第三区域40上。该第三区域40的侧壁的形状与持筷手拇指的第一指节形状大致相对应,使得在持筷时拇指第一指节的侧 面(连同必要时正面的一部分)与第三区域40的侧壁形成接合。这样,在用筷时,持筷手 拇指的第一指节便能够有效地与第二筷子部件20形成接合。这种接合在图15中清楚地示出ο如图13所示,第二筷子部件20还形成有与持筷手食指接触的第一凹槽50,以及与 持筷手中指接触的第二凹槽60 (在图19中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50、第二凹槽60也可形成为非穿透式的,也就是说, 第一凹槽50、第二凹槽60可具有槽底。该槽底的厚度可以选择成比较薄,即槽底以一薄层 的形式覆盖在第二筷子部件20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凹槽50、第二凹槽60以其槽底面与 第二筷子部件20相接触。这样,在握筷时,持筷手食指、中指的第一指节的侧面便分别通过 所述第一凹槽50、第二凹槽60的槽底面而与所述第二筷子部件20形成接触,即间接式接 触。由于第一凹槽50、第二凹槽60的槽底厚度比较小,因此仍能够为持筷手食指、中指的第 一指节提供良好的引导,使得持筷手食指、中指处于正确的位置和方位。在图17-1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50是穿透的,使得至少一部分的持筷手食 指与第二筷子部件20接触,第一凹槽50的侧壁构造成能够在持筷时支撑持筷手食指。如 图18所示,第二凹槽60也设置为穿透的,使得至少一部分的持筷手中指与第二筷子部件20 接触,第二凹槽60的侧壁构造成能够在持筷时支撑持筷手中指。如图17-19所示,第一凹槽50和第二凹槽60可以一体地形成。通过上述介绍可知,当将根据本发明的人体工学装置安装到传统的筷子上时,各 个人体工学部分上的手指接触区域便能够组合起来发挥作用,引导正确的手指部位与筷子 部件接合。根据图15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使不应与筷子部件接合的手指部位被人体工学 部分上的相应手指接触区域阻挡住而无法接触到筷子部件。这样便为整个持筷手提供了一 个正确的整体持筷姿势,使得学习者能够迅速掌握持筷手法。显然,上面描述的示例针对的是以右手为持筷手的情形。如果使用者希望用左手 持筷,那么只须对上述筷子进行镜像性改造,便可达到同样的使用效果。这种改造是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因此在此不再重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首先,学习者可使用如本发明所述的 训练用筷子,即同时使用第一筷子部件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在掌握了一定技巧之后,学 习者可以只使用第一筷子部件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中之一以及一根普通的筷子部件来进 行练习,在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再使用第一筷子部件10和第二筷子部件20中的另一个 以及一根普通的筷子部件来进行练习,最后达到能够使用两根普通筷子的目的。以上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理解,本发明并 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对其进行修改、 变更或省略,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筷子,包括第一筷子部件和第二筷子部件,在第一筷子部件的第一侧安装第一 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与拇指第二指节接触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形 成为与持筷手拇指第二指节的形状大致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域具有底面部和与该底面部相 连的侧壁,所述第一区域的侧壁沿第一筷子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该第一区域的一端或两 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第一筷子部件上、并且与第 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二人体工学装置形成与食指第三指节接触 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形成为与食指第三指节的指腹的形状大致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个侧壁的上部相 连,使得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空心管状,以便至少包围持筷手大拇指的第二指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子部件装有第三人体工学 装置,该第三人体工学装置与虎口接触,并且形成为与持筷手的虎口的形状大致相吻合,该 第三人体工学装置与所述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和/或第二人体工学装置连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第一筷子部件设有第四人 体工学装置,第四人体工学装置的侧壁形成为大致与无名指的第一指节的背面的形状大致 相吻合,用以阻挡/引导无名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各人体工学装置可设有通 孔,用以插入筷子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筷子部件、第 二筷子部件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机构,以连接所述第一筷子部分和第二筷子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是枢轴连接机构,使得所述 第一筷子部件、第二筷子部件能够相对地枢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筷子部件设有具有第三区域 的第五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三区域形成为与持筷手拇指第一指节的形状大致相吻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底面部和与该第 二底面部相连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第二筷子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该第二区域的 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第二筷子部件还形成有分别与持 筷手食指、持筷手中指接触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构造成能够在握筷 时支撑持筷手食指,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构造成能够在握筷时支撑持筷手中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体地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人体工学装置延伸到持筷手的掌心。
15.一种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筷子 来进行学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筷子,包括第一筷子部件和第二筷子部件,在第一筷子部件的第一侧安装第一人体工学装置,该第一人体工学装置形成与拇指第二指节接触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形成为与持筷手拇指第二指节的形状大致相吻合。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这种训练用筷子来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
文档编号A47G21/10GK101991331SQ2010101165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胡泽明 申请人:胡泽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