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窗帘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08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窗帘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型窗帘杆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窗帘杆组件一般包括窗帘杆、窗帘扣等部件,窗帘杆是固定于室内窗 户上方、用于安装窗帘的部件,一般为杆状,将其固定于墙壁、窗户上沿或其它支撑物体上, 窗帘杆上安装有若干窗帘扣,窗帘扣的作用在于悬挂窗帘布,窗帘扣可以沿窗帘杆灵活移 动,以便于窗帘的打开和关闭。然而在窗帘技术领域中,窗帘杆的固定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大 的难题,经常发生窗帘杆因为固定不够牢固而导致窗帘失效,影响其正常使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468932U公开了一种窗帘杆组件,它包括有与窗帘杆 相配的与墙体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的窗帘杆包括至少有一条与连接杆相配的连接槽,一 条与窗帘滑环相配的滑动槽,所述的连接槽和滑动槽均设有一个呈“工”字型的容置部,该 容置部的外壁上设有开口状的束部。通过设置多条连接槽,能将连接杆上的卡头卡入与其 相配的连接槽中。然而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连接杆比较长,且连接杆缺少支撑而容易使连接 杆弯曲变形,从而导致窗帘杆失效,大大缩短了窗帘杆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者的维修或 更换成本。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窗帘杆组件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窗帘杆组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且安装非常方便 快捷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包括 窗帘杆及用于固定窗帘杆的固定件,窗帘杆的底部开设有轨道,该轨道配设有可活动的窗 帘扣,所述窗帘杆的后侧设置有上连接榫部和下连接榫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开设有与上 连接榫部配合的连接卯槽,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上端与 下连接榫部相抵触。其中,所述上连接榫部和下连接榫部的形状大小相同,上连接榫部和下连接榫部 对称布置于窗帘杆的后侧。其中,所述上连接榫部包括连接榫体及与连接榫体垂直设置的阻挡条。其中,所述窗帘杆的前侧贴合有用于装饰的装饰条。其中,所述窗帘杆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装饰条装设于该凹槽内。优选的,所述窗帘扣包括扣体及活动设置于扣体上端的滚轮,该扣体的下端设有 可旋转的扣环,滚轮置于所述轨道上。另一优选的,所述扣环设有软质扣条,该软质扣条穿过扣环后首尾可拆卸扣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包括窗 帘杆及用于固定窗帘杆的固定件,窗帘杆的底部开设有轨道,该轨道配设有可活动的窗帘扣,所述窗帘杆的后侧设置有上连接榫部和下连接榫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开设有与上连 接榫部配合的连接卯槽,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上端与下 连接榫部相抵触。安装前需要将紧固螺钉旋松开,安装时先将固定件的连接卯槽与上连接 榫部配合连接,再将固定件与窗帘杆紧贴后旋紧紧固螺钉,直至紧固螺钉的上端与下连接 榫部相抵触即可实现窗帘杆与固定件的紧固连接;由于固定件可以比较方便地固定于墙 壁、窗户上沿或其它支撑物体,最后只需要将固定件安装稳固即可实现窗帘杆的安装固定。 安装较为紧固,工序较为简单,实用性较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所述窗帘扣及软质扣条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窗帘杆组件的实施例一,包括窗帘杆 1及用于固定窗帘杆1的固定件2,窗帘杆1的底部开设有轨道3,该轨道3配设有可活动 的窗帘扣4,所述窗帘杆1的后侧设置有上连接榫部5和下连接榫部6 ;所述固定件2的一 端开设有与上连接榫部5配合的连接卯槽21,固定件2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的紧固螺钉 22,紧固螺钉22的上端与下连接榫部6相抵触。安装前需要将紧固螺钉22旋松开,安装时先将固定件2的连接卯槽21与上连接 榫部5配合连接,再将固定件2与窗帘杆1紧贴后旋紧紧固螺钉22,直至紧固螺钉22的上 端与下连接榫部6相抵触即可实现窗帘杆1与固定件2的紧固连接;由于固定件2可以比 较方便地固定于墙壁、窗户上沿或其它支撑物体,最后只需要将固定件2安装稳固即可实 现窗帘杆1的安装固定。安装较为紧固,工序较为简单,实用性较强。本实施例的所述上连接榫部5和下连接榫部6的形状大小相同,上连接榫部5和 下连接榫部6对称布置于窗帘杆1的后侧,从而简化了所述窗帘杆1结构和制造工序,降低 生产成本;由于所述上连接榫部5和下连接榫部6的形状大小相同,固定件2可以正向安 装,也可以反向安装,大大增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窗帘杆组件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具体的所述上连接榫部5包括连接榫体51及与连接榫体51垂直设置的阻挡条 52,所述紧固螺钉22的上端与连接榫体51的下侧面相抵触。旋紧紧固螺钉22后,紧固螺 钉22的上端与连接榫体51的下侧面紧密抵触,以防止固定件2与窗帘杆1发生相对滑动, 增强固定件2与窗帘杆1的连接紧固性,所述阻挡条52用于进一步加强固定件2与窗帘杆 1的连接,防止固定件2与窗帘杆1松脱,实用性更强。本实施例的所述窗帘杆1的前侧贴合有用于装饰的装饰条11。具体的,所述窗帘 杆1的前侧开设有凹槽12,所述装饰条11装设于该凹槽12内。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可以在窗帘杆1的前侧的凹槽12内贴合装饰条11,该装饰条11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选 用不同颜色、不用纹理的装饰条11,以满足不同喜好的使用者。[0023]本实施例的所述窗帘扣4包括扣体41及活动设置于扣体41上端的滚轮42,该扣 体41的下端设有可旋转的扣环43,滚轮42置于所述轨道3上。若窗帘布上装设有挂钩,则 只需要将挂钩钩在所述扣环43内,即可轻松实现窗帘布的悬挂安装,当挂钩安装反向时, 需要旋转挂钩的方向,此时无需将挂钩从扣环43内取出后重新悬挂,而只需要适当旋转扣 环43即可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性更强。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窗帘杆组件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 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扣环43设有软质扣条44,该软质扣条44穿过扣环43后首尾可拆卸扣 合。市场有许多窗帘布的顶部缝制有布带,以便于窗帘布的挂持,此时,只要将软质扣条44 的首尾拆开,穿过布带后重新扣合即可,简化了顶部缝制有布带的窗帘布安装工作,降低了 窗帘的安装难度。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中的两种,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 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包括窗帘杆(1)及用于固定窗帘杆(1)的固定件(2),窗帘杆(1) 的底部开设有轨道(3),该轨道(3)配设有可活动的窗帘扣(4),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杆 (1)的后侧设置有上连接榫部(5)和下连接榫部(6);所述固定件(2)的一端开设有与上连接榫部(5)配合的连接卯槽(21),固定件(2)的另 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的紧固螺钉(22),紧固螺钉(22)的上端与下连接榫部(6)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榫部(5)和下连 接榫部(6)的形状大小相同,上连接榫部(5)和下连接榫部(6)对称布置于窗帘杆(1)的后 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榫部(5)包括连 接榫体(51)及与连接榫体(51)垂直设置的阻挡条(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杆(1)的前侧贴合 有用于装饰的装饰条(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杆(1)的前侧开设 有凹槽(12),所述装饰条(11)装设于该凹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扣(4)包括扣体 (41)及活动设置于扣体(41)上端的滚轮(42),该扣体(41)的下端设有可旋转的扣环(43), 滚轮(42 )置于所述轨道(3 )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43)设有软质扣 条(44),该软质扣条(44)穿过扣环(43)后首尾可拆卸扣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型窗帘杆组件,包括窗帘杆及用于固定窗帘杆的固定件,窗帘杆的底部开设有轨道,该轨道配设有可活动的窗帘扣,所述窗帘杆的后侧设置有上连接榫部和下连接榫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开设有与上连接榫部配合的连接卯槽,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的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上端与下连接榫部相抵触。本实用新型安装较为紧固,工序较为简单,实用性较强。
文档编号A47H13/12GK201847432SQ20102050431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梁玉军 申请人:梁玉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