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30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蒸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蒸笼。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蒸笼主要用于蒸馒头、包子及蒸菜等。传统的蒸笼包括蒸笼盖和多个蒸 格,蒸格的一端开口,一端一体设置有一隔板,食物放在隔板上。在蒸煮时,可将多个蒸格重 叠在一起,然后盖上蒸笼盖放在蒸具底座上进行加热。上述的蒸笼,由于其蒸格具有一体设计的隔板不便于蒸笼清洗,并且当蒸煮的食 物高于蒸格时,需选用蒸格较高的蒸笼蒸煮;当蒸煮薄片或小块食物时,若选用蒸格较高的 蒸笼蒸煮速度慢,热效率低。一般情况下,用户同时配备不同规格的蒸笼不现实,给用户带 来不便。而且,在蒸笼蒸煮时,蒸盖上的汽水会直接掉落在食物上,导致食物散失香味,也影 响了食物蒸煮后的美观。因而现有蒸笼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蒸格与蒸隔 板进行随意组合的组合式蒸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种组合式蒸笼,其中,包括蒸盖和至少一蒸隔板;所述蒸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蒸汽 过孔,且在所述蒸隔板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蒸 具底座配合,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蒸盖配合。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还包括至少一蒸格,所述蒸格的底端具有一阶梯部,所 述阶梯部与所述第二凸缘或者另一蒸格的顶端配合;所述蒸格的顶端与所述蒸盖或者所述
第一凸缘配合。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蒸隔板呈盘状,且所述蒸隔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蒸格 的外径。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蒸格包括第一蒸格和第二蒸格,第二蒸格的阶梯部 与第一蒸格的顶端配合。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蒸格包括第一蒸格和第二蒸格,所述蒸隔板为三 个,且间隔设置在蒸具底座、第一蒸格、第二蒸格和蒸盖之间。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第一凸缘的外径、阶梯部的外径和蒸盖的外径相 等;蒸具底座开口的内径、第二凸缘的内径与所述蒸格顶端的内径相等;其中,所有内径的 结构可与任意一个外径的结构相配合。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在所述蒸盖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距蒸 盖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蒸盖的顶部呈圆弧形。[0015]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蒸隔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蒸蛋的通孔。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中,所述蒸盖顶部设置有至少三条筋,所述筋的顶面不低于 所述蒸盖的圆弧顶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蒸笼包括蒸盖、至少一蒸格和至少一蒸隔板;由于采用 了在所述蒸隔板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所述蒸格的底端设置有配 合用的阶梯部;所述蒸隔板第一凸缘与蒸具底座配合,第二凸缘可直接与蒸盖配合或者与 所述蒸格底端阶梯部配合;所述蒸格顶端的开口可与蒸盖配合或者与第二蒸隔板的第一凸 缘配合;使蒸笼在使用时,蒸格和蒸隔板的数量可以任意选择,并且使蒸格与蒸格之间,蒸 格与蒸隔板之间可以随意组合成一种新的蒸笼,当然一个蒸隔板与一个蒸盖是最简单的组 合方式。当两个蒸格直接配合或者一个蒸格直接与蒸盖配合使用时,可直接扩展蒸笼的蒸 煮空间。由于所述蒸隔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蒸格的外径,使蒸隔板的周边伸出蒸格的部分可 充当蒸笼的提手,可直接盛食物上桌,防止热笼内取食物时烫手;而且蒸盖的顶面采用圆弧 形设计,可使蒸盖上的汽水沿蒸格壁流下,有效防止了汽水直接滴在食物上;并且蒸盖可翻 转作盛菜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蒸笼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隔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蒸笼,可将蒸格和蒸隔板进行随意组合,满足用户不 同蒸煮空间的需求,并且蒸盖采用弧形设计,防止了蒸汽水直接滴在食物上。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 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蒸笼包括蒸盖11、至少一个蒸 格12和至少一个蒸隔板13。其中,所述蒸隔板13由金属或者非金属材质制成,在蒸隔板13上设置有多个蒸汽 过孔131,使蒸具底座14中产生的蒸汽通过这些蒸汽过孔131进入蒸格12及整个蒸食空间 中,从而给食物加热。优先地,在所述蒸隔板13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蒸蛋的通孔132,可将鸡蛋直接放 置在该通孔132中蒸煮。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蒸隔板13的底面和顶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133和第二 凸缘134。所述蒸格12呈圆筒状,并且该蒸格12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用户随时观察食物是否蒸熟。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格12的底端设置有阶梯部121,所述阶梯部121与第二凸缘 134或者另一蒸格12的顶端配合。所述第一凸缘133与所述蒸具底座14或者所述蒸格12 的顶端配合,所述蒸盖11与所述第二凸缘134或者蒸格12的顶端配合。并且,该第一凸缘 133、第二凸缘1;34和阶梯部121呈环状。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蒸笼可以将蒸格12与蒸格12之间,蒸格12与蒸隔板13之 间进行随意组合,提高了蒸格12和蒸隔板13的利用率,满足用户不同蒸煮空间的需求。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蒸隔板13呈盘状,并且所述蒸隔板13的外径大于蒸 格12的外径,使蒸隔板13的周边伸出蒸格12的部分可充当蒸笼的提手,可直接盛食物上 桌,防止热笼内取食物时烫手。其中,所述第一凸缘133的外径、所述阶梯部121的外径与蒸盖11的外径相等,所 述蒸具底座14的开口的内径、所述第二凸缘134的内径与蒸格12顶端开口的内径相等。 并且所有外径的结构(如第一凸缘、阶梯部和蒸盖)可与任意一个内径的结构(如蒸具底 座的开口、第二凸缘和蒸格的顶端开口)相配合,使蒸盖11、蒸格12、蒸隔板13、蒸具底座14 之间可以紧密配合,减少了蒸汽的散失。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蒸盖11的顶部呈圆弧形,使蒸盖11的内壁呈碗状,蒸笼的蒸 盖11采用圆弧形设计可使蒸汽水沿蒸盖的四周壁流下,防止了蒸盖11顶面上的汽水直接 滴在食物上,保持了食物的香味。并且,在蒸盖11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凸缘111,所述第三凸缘111的外径和所述第 二凸缘134的外径或者蒸格12顶端开口的外径相同,并且所述第三凸缘111距蒸盖11开 口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缘134的高度,使蒸盖11可直接盖在蒸隔板13上或者蒸格12上 时,不会掉入蒸格12中。本实施例中,在蒸盖11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三条筋112,所述筋112顶面不低于所 述蒸盖11的圆弧顶面,使该蒸盖11翻转放置用于盛放食物时,或者在翻转的蒸盖11上反 扣蒸隔板13后再放置食物时,增加蒸盖的稳定性。优先地,在所述蒸盖11顶端设置四条筋 112,翻转后可稳定地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蒸笼,其蒸格12、蒸隔板13和蒸盖11可进行随意 组合,可将多个蒸格12与多个蒸隔板13进行的不同组合,组合成不同的蒸煮空间。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所述蒸格包括第一蒸格 122和第二蒸格123,所述蒸隔板包括第一蒸隔板135、第二蒸隔板136和第三蒸隔板137。所述第一蒸隔板135位于蒸具底座14和第一蒸格122之间,并使其第一凸缘133 与蒸具底座14配合,第一蒸格122底端的阶梯部121与第一蒸隔板135上的第二凸缘134 配合。所述第二蒸隔板136位于所述第一蒸格122和第二蒸格123之间,并使第二蒸隔板 136的第一凸缘133与第一蒸格122的顶端配合,第二蒸格123底端的阶梯部121与第二 蒸隔板136的第二凸缘134配合;所述第三蒸隔板137位于所述第二蒸格123与蒸盖11之 间,并使第三蒸隔板137的第一凸缘133与第二蒸格123的顶端配合,蒸盖11与第三蒸隔 板137的第二凸缘1;34配合。本实施方式采用了两个蒸格、三个蒸隔板和蒸盖配合,可将蒸笼分成三层,蒸煮不 同的食物,是较常规的一种组合方式。[0042]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施方式采用了一个 蒸隔板13和蒸盖11,即直接将蒸盖11盖在蒸隔板13上。以最小蒸煮空间快速实现单纯蒸 蛋或者小块食物的蒸煮,大大提高了蒸煮食物的效率,使蒸笼的结构更简单。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施方式采用了一个 蒸隔板13、一个蒸格12和蒸盖11。所述蒸隔板13位于所述蒸具底座14与所述蒸格12之 间,所述蒸盖11直接盖在所述蒸格12上。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较 佳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了第二蒸隔板136,采用了两个蒸隔板135,137、两个蒸格122,123 和蒸盖11。上述的第三、第四较佳实施例,以蒸格与蒸盖之间、两蒸格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 扩展了蒸格的蒸煮空间,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蒸笼可以根据食物的高度,将多个蒸格、蒸隔板 与蒸盖进行组合,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蒸笼由于采用了在所述蒸隔板的底面和顶面 分别设置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所述蒸格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凸缘或者另一蒸格顶端的 开口配合的阶梯部;并且所述第一凸缘与蒸具底座或者所述蒸格的顶端配合;所述蒸盖与 所述第二凸缘或者蒸格的顶端配合,使蒸格和蒸隔板的数量可以任意选择,并且使蒸格与 蒸格之间,蒸格与蒸隔板之间可以随意组合成一种新的蒸笼。当然一个蒸隔板与一个蒸盖 是最简单的组合方式。当两个蒸格直接配合或者一个蒸格直接与蒸盖配合使用时,可直接 扩展蒸笼的蒸煮空间。由于所述蒸隔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蒸格的外径,使蒸隔板的周边伸出蒸格的部分可 充当蒸笼的提手,可直接盛食物上桌,防止热笼内取食物时烫手;而且蒸盖的顶面采用圆弧 形设计,可使蒸盖上的汽水沿蒸格壁流下,有效防止了汽水直接滴在食物上;并且蒸盖可翻 转放置作盛菜使用。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 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盖和至少一蒸隔板;所述蒸隔板上设置有多 个蒸汽过孔,且在所述蒸隔板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 缘与蒸具底座配合,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蒸盖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蒸格,所述蒸格的底 端具有一阶梯部,所述阶梯部与所述第二凸缘或者另一蒸格的顶端配合;所述蒸格的顶端 与所述蒸盖或者所述第一凸缘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隔板呈盘状,且所述蒸隔板 的外径大于所述蒸格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包括第一蒸格和第二蒸 格,第二蒸格的阶梯部与第一蒸格的顶端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包括第一蒸格和第二蒸 格,所述蒸隔板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在蒸具底座、第一蒸格、第二蒸格和蒸盖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的外径、阶梯部的外 径和蒸盖的外径相等;蒸具底座开口的内径、第二凸缘的内径与所述蒸格顶端的内径相等; 其中,所有内径的结构可与任意一个外径的结构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盖的底端设置有 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距蒸盖开口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盖的顶部呈圆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隔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用 于蒸蛋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组合式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盖顶部设置有至少三 条筋,所述筋的顶面不低于所述蒸盖的圆弧顶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蒸笼,其包括蒸盖和至少一蒸隔板;所述蒸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蒸汽过孔,且在所述蒸隔板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蒸具底座配合,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蒸盖配合;所述的蒸笼还包括至少一蒸格,所述蒸格的底端具有一阶梯部,所述阶梯部与所述第二凸缘或者另一蒸格的顶端配合,所述蒸格的顶端与所述蒸盖配合,所述第一凸缘还可与蒸格的顶端配合,使蒸格和蒸隔板的数量可以任意选择,并且使蒸格与蒸格之间,蒸格与蒸隔板之间可以随意组合成一种新的蒸笼。当两个蒸格直接配合或者一蒸格与蒸盖配合使用时,可直接扩展蒸笼的蒸煮空间。
文档编号A47J36/20GK201861461SQ2010206132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梁志远 申请人: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