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自动清洁地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07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自动清洁地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清洁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场合或家庭者进入某 场所前进行鞋底清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宾馆、商场、场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场合,因而会有较多的泥沙、粉尘携带几率, 对场内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以上公共场合的地面卫生,由于人流量较大而不 容易保持;而造成地面卫生不容易保持的最主要原因是进入宾馆、商场等环境的人的鞋底 带入的泥土所造成的。所带入泥土轻则造成环境地面卫生较差,重则会在干燥后进入空气 成为有害粉尘,且泥土为病毒和病菌的主要携带载体,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现有技 术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会在入口处设置用于清洁鞋底的垫,进入者在垫上进行清洁后进 入;不但使用极为不便,并且点很容易变得较脏,起不到清洁作用,加大清洁人员的劳动强 度。如高档宾馆、会议室、机场、大楼及家用。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清洁进入公共场所的用于清洁鞋底的装置,能够自动清洁鞋 底并能将清洁后的泥沙、粉尘自动清除,避免进入者的鞋底携带较多的泥沙、粉尘,利于保 护环境地面卫生,从而利于整体环境的卫生保持。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自动清洁地踏,使用过程中,在进入 商场等公共场合内时,能够自动清洁鞋底并能将清洁后的泥沙、粉尘自动清除,避免进入者 的鞋底携带较多的泥沙、粉尘,利于保护环境地面卫生,从而利于整体环境的卫生保持。本实用新型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包括清洁模块、电驱动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所 述清洁模块包括条形滑槽和设置在条形滑槽内并与其沿纵向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包 括条形骨架和固定设置于条形骨架外围的毛刷,所述毛刷横向尺寸不小于条形滑槽横向尺 寸;所述电驱动装置与滑块之间以可驱动滑块沿条形滑槽往复滑动的方式传动配合;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和自动控制电路,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清洁模块进入侧用 于检测进入信号并发送至自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发送启闭命令信号至电驱动装置的 供电电路。进一步,所述电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清洁模块还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 柄、连杆和滑块组成曲柄滑块机构,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曲柄;进一步,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进一步,所述清洁模块的条形滑槽两端开口,条形骨架设置延伸出条形滑槽的光 杆段,所述光杆段穿过用于限制其横向自由度的横向限位板与连杆铰接。进一步,所述清洁模块以条形滑槽平行的方式并列设置组成清洁模块组;进一步,所述清洁模块组中各个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相位角互不不同;进一步,所述毛刷的横向截面与条形滑槽的横向截面相同;[0013]进一步,所述清洁模块组的曲柄均设于同一曲轴,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 曲轴传动配合;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啮合副与曲轴传动配合;进一步,所述清洁模块的条形滑槽上边缘设置边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使用时放置于商场 等场所的入口,采用曲柄滑块结构驱动的毛刷,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运行或停止, 利用毛刷的往复运动对进入者鞋底进行清洁,清除鞋底并能将清洁后的泥沙、粉尘自动清 除,避免进入者的鞋底携带较多的泥沙、粉尘,利于保护环境地面卫生,从而利于整体环境 的卫生保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毛刷起到清洁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支撑 条形骨架的作用,减少往复运动阻力,节约驱动能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清洁模块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清洁模块横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 例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包括清洁模块、电驱动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清洁模块包括条 形滑槽1和设置在条形滑槽1内并与其沿纵向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包括条形骨架3 和固定设置于条形骨架3外围的毛刷2,所述毛刷2横向尺寸不小于条形滑槽1横向尺寸, 以保证清洁效果;所述电驱动装置与滑块之间以可驱动滑块沿条形滑槽往复滑动的方式传 动配合;电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动机加上曲柄滑块机构,也可以采用电磁驱动设备直接驱 动滑块,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毛刷的刷毛材料可采用有机物或者金属丝,具有一定的 抗塑性变形和一定的弹性,保证效果;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4和自动控制电路9,所述感应器4设置于清洁模块进入 侧用于检测进入信号并发送至自动控制电路9,自动控制电路9发送启闭命令信号至电驱 动装置的供电电路。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8,所述清洁模块还包括曲柄7和连杆6, 所述曲柄7、连杆6和滑块组成曲柄滑块机构,驱动电机8驱动连接于曲柄7 ;连杆6与条形 骨架3的铰接位置可根据使用情况改变,比如条形骨架较长,整个驱动系统可以布置于条 形骨架的中间位置,即驱动电机(或电磁驱动)、曲柄和连杆可以位于条形滑槽1的端部也 可安在条形滑槽1的中部;如图所示,感应器4设置于清洁模块进入侧用于检测进入信号并 发送至自动控制电路9,进入侧为放置于门口时,人进入的一侧;自动控制电路9发送启闭 命令信号至驱动电机8的供电电路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放置于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入口,当人进入时,感应器4感应并 采集到鞋踩踏在条形滑槽的信号,自动控制电路9接收信号后向驱动电机发出启动命令, 驱动电机8启动并带动毛刷2往复运动,自动清除鞋底的泥沙,自动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具体 场合以及人流量调整运行时间,进行延时设定。[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4为红外感应器和中心处理器为红外感应器;容易获得, 反应灵敏。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的条形滑槽1两端开口,因曲柄滑块机构特性,毛刷为 变速运动,所产生的加速度,可将从鞋底清洁下的泥沙从条形滑槽两端开口推出,保持条形 滑槽内的清洁,减少人工清洁的成本;如图所示,条形滑槽1上边缘表面还设置有边框11, 为保证毛刷的清洁效果,边框11以嵌入的方式设置,以保证表面的完整性;条形骨架3设置 延伸出条形滑槽的光杆段3a,所述光杆段3a穿过用于限制其横向自由度的横向限位板5与 连杆6铰接,避免条形骨架3发生横向移动,以保证清洁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以条形滑槽1平行的方式并列设置组成清洁模块组; 适用于较大的场合使用,并具有模块化标准,使用简单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组中各个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7相位角互不不同;使 电机输出功率稳定、转速平稳,易于反复对鞋底进行清洁,保证清洁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毛刷2的横向截面与条形滑槽1的横向截面相同;保证对条形滑 槽1清洁时不存在死角,保证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组的曲柄7均设于同一曲轴10,所述驱动电机8的动力 输出端与曲轴10传动配合,装配和布置简单,占地面积小。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8的动力输出端,也就是转子通过齿轮啮合副13与曲 轴10传动配合;可以调节转速,当然也可以直接驱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 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模块、电驱动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清洁模块包括条形滑槽和设置在条形滑槽内并与其沿纵向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 包括条形骨架和固定设置于条形骨架外围的毛刷,所述毛刷横向尺寸不小于条形滑槽横向 尺寸;所述电驱动装置与滑块之间以可驱动滑块沿条形滑槽往复滑动的方式传动配合;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和自动控制电路,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清洁模块进入侧用于检 测进入信号并发送至自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发送启闭命令信号至电驱动装置的供电 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装置为驱动电 机,所述清洁模块还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连杆和滑块组成曲柄滑块机构,驱动电机 驱动连接于曲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的条形滑槽 两端开口,条形骨架设置延伸出条形滑槽的光杆段,所述光杆段穿过用于限制其横向自由 度的横向限位板与连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以条形滑槽 平行的方式并列设置组成清洁模块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组中各个曲 柄滑块机构的曲柄相位角互不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的横向截面与条 形滑槽的横向截面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组的曲柄均 设于同一曲轴,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曲轴传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 端通过齿轮啮合副与曲轴传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的条形滑槽 上边缘设置边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自动清洁地踏,包括清洁模块、电驱动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清洁模块包括条形滑槽和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连杆和滑块,滑块包括条形骨架和固定设置于条形骨架外围的毛刷,毛刷横向尺寸不小于条形滑槽横向尺寸;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和自动控制电路,感应器设置于清洁模块进入侧用于检测进入信号并发送至自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发送启闭命令信号至电驱动装置(驱动电机或电磁驱动)的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利用毛刷的往复运动对进入者鞋底进行清洁,从而利于整体环境的卫生保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毛刷起到清洁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支撑条形骨架的作用,减少往复运动阻力,节约驱动能源。
文档编号A47L23/22GK201920684SQ20102065524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明学, 张毅, 汪应, 顾佳, 黄华 申请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