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间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26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间牙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扫齿间(牙缝)部分时使用的齿间牙刷(牙缝刷)。本申请根据2009年5月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9-113736号主张优先权, 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齿间牙刷已知是用于有效去除普通的牙刷难以刷除的齿间部分中夹杂的食物残渣或牙垢的口腔内清扫用具,通过和牙刷并用,对牙周病的预防非常有效。这样的齿间牙刷的构成是,在刷子部植上多个细丝,为了提高向齿间的插入性,考虑了减少细丝的根数(降低植毛密度)或作为细丝采用柔软材料的毛或直径细小的毛的方法(专利文献1、2)。再者,专利文献3还提供了为了提高齿间清扫力,由合成树脂形成齿间插入部的齿间清扫用具。已知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平846633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第370474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2004-2092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由于细丝在狭窄的齿间强行插入并反复做清扫运动,因此若使用柔软材料的毛或直径细小的毛作为细丝时,则存在细丝倒毛( )早、耐久性差的缺点。又,因细丝的耐久性不好,因此还存在清扫力弱的缺点。此外,由合成树脂形成齿间插入部的齿间清扫用具存在向齿间部的插入性不好的缺点。这样的背景之下,齿间插入性高且齿间清扫力高的齿间牙刷倍受期待,但实际情况是难以同时兼顾两者,还没有有效适当的齿间牙刷被提供。本发明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间插入性高且齿间清扫力高的齿间牙刷。解决课题的手段因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结构。本发明所涉及的齿间牙刷是这样一种齿间牙刷,其具有在扭拧的丝线的各个间隙中夹持有多个细丝的刷子部、保持所述丝线的基端部的颈部、和通过所述颈部与所述刷子部连接的把手部,所述细丝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丝线的轴线向丝线的基端部侧倾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线的基端部侧,所述细丝相对于所述丝线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发明的效果本发明中,由于细丝被配置为相对于丝线的轴线向丝线的基端部侧倾斜,因此得到齿间插入性以及齿间清扫力变高的效果。S卩,本发明中,由于细丝被配置为向丝线的基端部侧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因此相对于插入方向以锐角插入。结果,可以减小插入时的阻力。又,拉出齿间牙刷时,细丝在取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倒下的情况会变少,可以通过细丝的前端绊住齿间,有效地刮拭污垢。又,本发明中,在丝线的基端部侧,将细丝相对于丝线的轴线形成的角度设定为20 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由此齿间牙刷的齿间插入性以及齿间清扫力更得以提高。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齿间牙刷的俯视图。图2是显示图1显示的齿间牙刷的刷子部的俯视图。图3A是模式化地显示刷子部的形成方法的俯视图。图;3B是模式化地显示刷子部的形成方法的俯视图。图3C是模式化地显示刷子部的形成方法的俯视图。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齿间牙刷的刷子部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齿间牙刷
2丝线
2a丝线的基端部
3细丝
4刷子部
5颈部
6把手部
7丝线的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齿间牙刷。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齿间牙刷1大体由在扭拧的丝线2之间夹持有细丝3 而成的刷子部4、支撑丝线2的基端部加的颈部5和通过颈部5与刷子部4连接的把手部 6构成为。如图3C所示,刷子部4的结构是,在2股扭拧的丝线2的各个间隙7中,从前端2b 侧连续或者以一定间隔间歇性地夹持有多根细丝3的束。又,如图1、图2所示,细丝3被配置为相对于丝线2的轴线向丝线2的基端部加侧以所规定的角度α倾斜。尤其,相对于丝线2的轴线,细丝3形成的角度α优选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这样构成的刷子部4,如图3Α 图3C所示,将丝线2拧成2股,在拧成2股的丝线2之间夹持形成为大致V字型的细丝3,通过扭拧丝线2而形成。又,作为其他的方法,首先,将直线状的细丝3夹持在拧成2股的丝线2中,通过扭拧丝线2来制造刷子部4,之后,将省略图示的圆锥状或者圆筒状的筒覆盖在刷子部4,使细丝3有角度,通过施行热定型固定形状来形成。这样的情况下,向细丝3赋予角度的操作在将刷子部4埋设于把手部6之前或之后进行均可。丝线2可以使用历来一直使用的物质如不锈钢、Co合金等的金属丝线。丝线的粗度只要是和以往的齿间牙刷一样为直径0. 23 0. 35mm左右即可。细丝3只要使用以往使用的物质,如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TT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等的树脂细丝,兽毛等天然毛。又,也可以在不损害细丝3的特性的范围内进行改性。例如,可以在树脂中适当混合1种或2种以上的对热或光的稳定化剂、阻燃剂、填料、表面润滑剂、抗静电剂、杀菌原材料(抗菌原材料)等的改性剂、其他硬质树脂或弹性体等,或也可涂布在单根细丝上。细丝3的粗度优选0.03 0. 13mm(l. 2 5mil)的范围内,更优选0. 05 0. 09mnK2 3. 5mil)的范围内。再者,齿间牙刷1的尺寸由齿间空隙的大小而限定,通常根据其尺寸而区分使用细丝3,考虑到使用性、刷扫性、清扫效果、耐久性等,也可以在1个齿间牙刷1上组合粗度不同的多个细丝3。又,除了粗度外,也可以改变材质、长度、颜色、截面形状。细丝3的截面形状除圆形(round)之外,也可以是椭圆形状或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多边形、星型、三叶或四叶的三叶草形状等直线之间、曲线之间、以及组合了直线和曲线的不规则形状。齿间牙刷1的毛的截面(毛切>9 )(或者剖面图)形状可以设定为任意形状。例如,如图2所示,细丝3的长度分别以相同的长度构成,丝线3被配置为在各丝线基端部加侧、相对于丝线2的轴线以相同的角度α倾斜。颈部5以及把手部6被一体形成。颈部5是连接把手部6和刷子部4之间的部分, 把手部6是使用者把持的部分。作为颈部5以及把手部6的材质,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聚苯乙烯树脂(PQ、聚丙烯树脂(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丙烯腈丁二烯聚苯乙烯树脂(ABS)、纤维素丙酸酯树脂(CP)、聚烯丙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PCTA,PCTG)、聚碳酸酯树脂(PC)、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Q、聚乙缩醛树脂(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生物降解性树脂等的原材料。又,也可以是这些树脂之间或与热塑性弹性体、硅树脂等组合的多色成型把手。 只是,无需限定于这些材质,只要是能作为颈部5以及把手部6使用,则可以是任何材质。具有以上这样的结构的齿间牙刷1中,细丝3被配置为相对于丝线2的轴线,向丝线2的基端部加侧以规定的角度α倾斜。结果,得到齿间插入性以及齿间清扫力增高的效果。S卩,本发明中,由于细丝3被配置为向丝线2的基端部加侧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着, 因此相对于插入方向以锐角插入。结果,可以减小插入时的阻力。又,拉出齿间牙刷1时, 细丝3在拉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倒下的情况会变少,可以通过使细丝3的前端在牙齿之间绊住,由此有效地刮拭污垢。
又,不需要将细丝3的材料变更为柔软的材质,可以使用以往的材质,因此齿间清扫力不会降低。此外,本发明中,在丝线的基端部加侧,相对于丝线2的轴线,细丝3形成的角度 α优选在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由此,齿间牙刷1的齿间插入性以及齿间清扫力更加提高。即,因为角度α在20 度以上,因此拉出齿间牙刷1时,细丝3会绊在齿间,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污垢。又,因为角度 α为60度以下,因此插入时的阻力更小,拉出时细丝3向拉出方向的相反侧倒下的情况会变得更少,齿间清扫力更加提高。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就颈部5为直线状、刷子部与把手部6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的I字型齿间牙刷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颈部大致成L字型、刷子部与把手部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地形成的L字型齿间牙刷。又,如图4所示,齿间牙刷1的毛的截面形状也可以配置为夹持在丝线2的各间隙的细丝3从丝线2的前端2b侧向基端部加侧,毛长度逐渐变长。又,细丝3也可以配置为从丝线2的前端2b侧以及基端部加侧向中间,毛长度逐渐变长、或变短。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使本发明的效果更清楚。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在不变更其要点的范围可以进行适当变更后实施。作为实施例1 4,实际制作了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齿间牙刷,作为比较例1 4实际制造了角度α为15度以下、90度以上的齿间牙刷。具体地,用材质SUS 304在直径0. 24mm的丝线上扭拧直径0. 25mm的尼龙用毛(细丝)300根并植毛,将毛切成锥形。之后,植毛后的细丝上盖上圆锥状的筒,施行热定型来固定形状,完成了刷子部。最后,将该刷子部埋设于e卜 <一>牌(商品名)齿间牙刷把手 (狮王(株)),制作齿间牙刷。再者,如表1所示,使细丝相对于丝线的轴线形成的角度α 在15度 120度的范围。对如此得到的齿间牙刷实施“插入性”、“清扫性”以及“使用感”的实验,得到表1 所示的评价。<实验方法>另外,由20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以在口腔内的适当的齿间前后反复使用10次的形式进行实验。<评价方法>关于“插入性”,用评审团的感官评价插入齿间时的易插入程度。具体地,“难插入” 时评价为ι分、“既不难也不容易”时评价为2分、“容易插入”时评价为3分。关于“清扫性”,使用齿间牙刷前,用牙垢染色液(DENT. Liquid plaque tester 狮王(株))对齿间进行染色,用评审团的感官评价使用齿间牙刷后除垢的程度。具体地,“齿间的污渍大部分残留”时评价为1、“齿间的污渍稍有残留”时评价为2分、“齿间的污渍几乎没有”时评价为3分。关于“使用感”,用评审团的感官评价插入时、进行前后扫刷运动时对牙龈的刺激、有无牙龈的疼痛·程度。具体地,“对牙龈的刺激强”时评价为1分、“对牙龈稍微有刺激” 时评价为2分、“对牙龈几乎没有刺激”时评价为3分。<判定基准>对任一项,平均分数在2. 5分以上时判定为“A”,平均分数在2分以上、不足2. 5分时判定为“B”,平均分数不足2分时判断为“C”,通过这3个阶段判定。[表 1]
权利要求
1.一种齿间牙刷,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扭拧的丝线的各个间隙中夹持有多个细丝的刷子部、支撑所述丝线的基端部的颈部、和通过所述颈部与所述刷子部连接的把手部,所述细丝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丝线的轴线向丝线的基端部侧倾斜。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齿间牙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线的基端部侧,所述细丝相对于所述丝线的轴线形成的角度在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间插入性以及齿间部的清扫性良好的齿间牙刷。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扭拧的丝线(2)的各个间隙中夹持有多个细丝(3)的刷子部(4)、支撑所述丝线(2)的基端部(2a)的颈部(5)、和通过所述颈部(5)与所述刷子部(4)连接的把手部(6),所述细丝(3)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丝线(2)的轴线向丝线(2)的基端部(2a)侧倾斜。在所述丝线的基端部(2a)侧,所述细丝(3)相对于所述丝线(2)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
文档编号A46B3/18GK102421326SQ20108002093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袴田祐辅 申请人:狮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