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8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涉及厨房清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能快速清洗餐具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自1927年第一台简易洗碗机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国洗碗机研发机构的不断努力下,洗碗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洗碗机在欧美家庭的普及率已高达60-80%。然而深感遗憾的是,因现有的洗碗机只适用于欧美家庭常用的平面型盘式餐具,对中国大众常用的球面型碗状餐具却难以适用,洗碗机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至今仍不足1%。因此,研究一款对平面型和球面型餐具都适用的洗碗机极有必要并正当其时。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一些跨国大企业在内的很多洗碗机厂家,就已瞄准我国需求巨大却远未开发的洗碗机市场,专门研究包括球面型在内的各型餐具都普遍适用的洗碗机。但至到目前,无论是利用清洗水流直接冲洗餐具各部位的喷淋式洗碗机, 还是利用超声波对液体和污物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将污物分散、乳化、剥离从而达到清洗目的的超声波洗碗机,都存在很明显的缺陷。前者主要是因餐具之间以及球面型餐具自身各部位的相互阻挡等原因,清洗水流难以有效地冲洗到餐具的各个部位。所以,即便花很长的时间来反复地清洗餐具,餐具还是容易出现许多未被洗净的“死角”;而后者虽有较好的清洗效果,但存在声音分贝高、易损伤餐具和设备、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等缺陷。总之,现有洗碗机难以适用于中国家庭普遍使用的球面型餐具,使中国绝大部分的家庭仍然无法摆脱手洗餐具的负担。思路决定出路。仔细分析现有洗碗机的清洗模式,不难发现,现有洗碗机特别是喷淋式洗碗机的设计者在设计理念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制约一是“全自动”思想的制约,即总想把洗碗机设计为全自动型。这对家用洗碗机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误区。这是因为第一,无论洗碗机如何先进,但清洗前总要用人手将待洗的餐具逐个地放入洗碗机中, 并于清洗后逐个地取出。因此,“自动”只能是相对的。第二,清洗餐具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劳动强度也不大,因而真正让手洗餐具者感到麻烦的可能并不是清洗餐具本身,而在于手在清洗过程中会被油污和水等污染、弄湿。因此,只要在清洗餐具过程中无需清洗者直接用手去接触清洗水流,且操作简单,平均耗时耗水量等较少,并能将餐具洗得很干净, 这样的洗碗机就具有了很强的实用性。相反,若一味地追求全自动化而导致洗碗机的清洗程序复杂、平均耗时耗水量等较多,放置餐具的机动性较小,将使洗碗机不仅成本昂贵,而且实用性差,从而也不可能受到市场的欢迎;第三,在全自动模式下,对于干净程度不同的不同餐具或餐具的不同部位,洗碗机要么通过智能系统来加以识别进而自动调整清洗的程序和节奏等,要么不加区别地采用统一的程序和节奏。显然,前者必将极大地增加洗碗机的复杂程度和成本,而后者则很容易造成浪费或清洗不足等现象。第四、人本身具有很强地观察判断能力(如判断餐具的形状、尺寸和干净程度等),人手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但全自动模式放弃了对这两个天然优势的充分利用。[0005]二是“批量清洗”思想的制约,即总想让洗碗机每次能批量地清洗多个餐具。这一思想很容易引发如下问题第一,由于一次清洗量较大,不仅取、放餐具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还要考虑如何才能让餐具在洗碗机内少占空间从而减少洗碗机的体积、以及在取、放及清洗餐具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让餐具间互不碰撞、互不阻挡清洗水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必然使洗碗机内的餐具架、喷淋装置和清洗程序等的设计复杂化,并减少取、放餐具的机动性。 第二,当清洗的餐具数量不足一个批量时,洗碗机仍按一个批量的情形进行清洗,从而造成水电的浪费等问题;第三,相对于逐个清洗方式的洗碗机,批量清洗方式的洗碗机的体积必然较大。三是“单向运动”思想的制约,即清洗过程中仅让喷淋装置运动而让餐具保持静止。这种绝对化思路,忽视了如下问题。第一,喷淋装置喷出的清洗水流只能作直线运动, 因而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地方;第二,虽然喷淋装置相对于餐具来说更具运动的灵活性,但其运动也会受到其自身形状、体积、重量和可活动空间的大小的影响和限制,因而喷淋装置运动的灵活性只是相对的。第三,翻转餐具能极大地方便喷淋装置的冲洗,从而可明显地简化喷淋装置的运动,显著地提高清洗餐具的效率,而让单个或并排的多个餐具同时翻转并不困难。因此,在清洗过程中翻转餐具并非一定就是不可取的做法。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为让洗碗机能真正地走进千家万户,应系统、辩证地看待上述“全自动、批量清洗和单向运动”等三个思想,破除它们所带来的制约。据此,我们拟按“人充分参与清洗过程、餐具被逐个清洗、餐具和喷淋装置‘双向运动’”的思路去设计洗碗机。
发明内容本发明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克服现有洗碗机设计复杂,清洗时间长、易产生未洗净的“死角”、制造和使用成本都较高、维修率高等不足,从而研究一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成本低、维修少、不脏手等的实用型洗碗机。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包括洗碗腔体、餐具架、喷淋装置,餐具架放置在洗碗腔体内,特征在于一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洗碗腔体顶部;把所述餐具架悬挂在所述旋转装置上,转动所述旋转装置将带动所述餐具架转动;把所述喷淋装置设计成喷枪,所述喷枪包括喷枪柄、喷枪管和喷枪嘴;在所述洗碗腔体上开一喷枪口,把所述喷枪放置在所述喷枪口中;所述洗碗腔体上设有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按上述总的技术方案设计出来的洗碗机,不仅充分利用了喷枪所产生的高压水流 (因喷嘴的尺寸很小,具有节流、增压作用,喷枪与家用自来水相连即可产生)能有效地冲洗掉餐具上的残污等这一特点,还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巧妙地让喷枪喷出的清洗水流能有效地冲洗到餐具正反两面的各部位。其清洗餐具的基本过程是 首先,通过餐具入口将待洗的餐具放置到餐具架上;然后,手握开启的喷枪冲洗活动餐具架上的餐具,并通过旋转装置转动餐具架,使餐具正反两面的各部分都能被喷枪瞄准并得到有效的冲洗,直至餐具被全面洗净;最后,已洗净的餐具通过餐具出口离开洗碗机。如此重复,便可逐个清洗完所有的餐具。 在上述总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设计出各种优选方案[0013]第一种优选方案(餐具架为餐具框结构;洗碗腔体两侧开餐具入口和餐具出
π)把所述餐具架设计成顶部带转动轴头的方体状的餐具框,所述餐具框的左右两侧开口,前后两面及底面为网格结构;所述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设在洗碗腔体的两侧。进一步优化对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的优化为了不让清洗水流从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外溅, 可在所述洗碗腔体上的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处设置一门控装置,所述门控装置包括触发器、动力装置和挡水门,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触发器提供的信号来打开或关闭所述挡水门。对本发明进一步优化为了不浪费喷枪闲置时喷出的清洗水流,可在所述洗碗腔体的底部设一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喷枪停放口和储水箱第二种优选方案(餐具架为餐具夹结构;洗碗腔体顶部设有活动挡水盖)将洗碗腔体顶部开口为既是餐具入口又是餐具出口的餐具进出口,在所述餐具进出口设一活动挡水盖;把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活动挡水盖上;把所述餐具架设计成餐具夹,所述餐具夹包括夹头、夹身和转动支点,夹头控制夹身的开闭;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有益效果1、由于本洗碗机是逐个式地清洗餐具,清洗过程中不存在餐具间相互阻挡清洗水流的问题,且餐具在清洗过程中能自由翻转,因而其各部位都能被清洗水流有效地冲洗。所以,本洗碗机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2、由于采取逐个清洗模式,取放餐具时都无须考虑餐具间的碰撞和间距等问题, 因而能快捷地取放餐具,明显地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3、由于清洗过程中餐具和喷枪都进行了相互配合的运动,因而清洗效率很高,明显地缩短了清洗时间。现有的家用洗碗机洗一个批量(约20个)的餐具至少需半小时且常在一小时以上,而本洗碗机清洗20个餐具只需几分钟(每个餐具清洗时间只需5-10秒钟)。4、批量清洗方式的洗碗机,当清洗的餐具数量不足一个批量时,仍按一个完整的程序进行清洗,因而易浪费水电等。而本洗碗机采取逐个清洗餐具的模式,其清洗时间与餐具数量成正比,且洗碗机操作者还可根据餐具的洁净程度等自动调整清洗时间,因而不存在浪费水等问题。5、本洗碗机结构简单,且全部为机械结构,没有电子元器件等易损耗的部件,所以相对于现有洗碗机,其成本和维修率都极低。6、本洗碗机创造性地增设了储水装置,能将取放餐具时未被充分利用的清洗水流储存起来作它用,防止了水的浪费。7、由于本洗碗机采用逐个清洗模式,其洗碗腔体仅需容一个最大餐具自由转动即可,因而其体积可比批量洗碗机小很多,明显地减少了占用空间。8、本洗碗机的喷淋装置为喷枪,它不仅可以冲洗餐具架上的餐具,还可随时从喷枪口中取出来冲洗菜板、锅具和灶台等。9、本洗碗机可设计为全机械式,无需用电,从而不仅使用成本更低,适用范围也更[0030]10、本洗碗机内部结构简单,其各个部位易于用喷枪冲洗,且在清洗餐具的过程中就能得到有效的冲洗,因而其内部能长期保持洁净。而现有洗碗机内部结构较复杂,其不少部位不能或难以用喷淋装置直接冲洗,因而容易积污,需定期清洗。更多优点在附图和实施例中还有所体现。

图1 喷枪的结构示意图;图2 旋转装置立体视图;图3 餐具框立体视图(左右两侧开口);图4 洗碗腔体立体视图(正面部分剖视;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餐具入口和餐具出 Π);图5 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立体图(餐具架为餐具框结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 ;正面部分剖视);图6 图5的A-A剖视图(将洗碗腔体对剖后右视其左半部分);图7 餐具框简易结构图(一侧面加装有弹片);图8、餐具框简易结构图(右下角设计为阶梯状);图9、洗碗腔体立体视图(正前面为设有喷枪口的柔性材料);图10、图9的A-A剖视图(将洗碗腔体对剖后右视其左半部分,喷枪口中插有喷枪);图11、门控装置示意图(挡水门已缩回);图12、门控装置示意图(挡水门已伸出);图13、洗碗腔体立体视图(正前面已拆出;底部设有一储水装置卡口 );图14、储水装置立体视图;图15、洗碗腔体与储水装置组合视图;图16、餐具夹立体视图(拆分为两部分);图17、餐具夹简易图(夹有餐具);图18、洗碗腔体立体视图(圆桶结构;顶部设有活动挡水盖);图19、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结构示意图(餐具架为餐具夹结构);图20、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结构示意图(餐具夹被提到洗碗腔体外并被打开)。标注解释1、喷枪柄;2、喷枪管;3、喷枪嘴;4、手柄;5、转动轴头;6、餐具入口 ;7、 餐具出口 ;8、旋转装置安装孔;9、喷枪口 ;10、旋转装置;11、洗碗腔体;12、喷枪;13、餐具框;14、餐具;15、排水口 ;16、弹片;17、挡水幕;18、触发器;19、动力装置;20、挡水门;21、 储水装置卡口 ;22、喷枪停放口 ;23、储水箱;24、储水装置;25、夹头;26、转动支点;27、夹身;28、活动挡水盖;29、餐具夹;30、餐具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0054]餐具架为餐具框结构的洗碗机参见图1至图6。把带手柄4的旋转装置10设计成“工”字形,见图2 ;在洗碗腔体11顶部开一旋转装置安装孔8,见图4 ;旋转装置10安装在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孔8中并可在其中自由转动且不脱落,见图5。把所述餐具架设计成顶部带转动轴头5的方体状餐具框13,并通过所述转动轴头5与旋转装置10相连;所述餐具框13的左右两侧开口,前后两面及底面为网格结构;在洗碗腔体11的两侧分别设一餐具入口 6和一餐具出口 7。把喷淋装置设计成喷枪 12,所述喷枪包括喷枪柄1、喷枪管2和喷枪嘴3 ;在洗碗腔体11正面开一喷枪口 9,在所述喷枪口中内套一可自由转动的通心球,把所述喷枪12插入并穿过通心球。把喷枪12、旋转装置10、餐具框13、洗碗腔体11组成一款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见图5、图6。餐具框13的长宽高尺寸优选为30cmX10CmX40Cm,其边框优选不锈钢条,边框间的网格优选不锈钢丝,网格尺寸优选3cmX3cm。为了尽可能保证不同尺寸的餐具都能在清洗过程中处于竖立状态以便更好清洗, 可在餐具框内增加一弹片16,参见图7 ;也可把餐具框右下角设计为阶梯状,参见图8。为更高效地操控旋转装置10和喷枪12,以提高清洗餐具的效率和效果,应便于操作者观察清洗过程中的餐具,建议用透明钢化玻璃来制作洗碗腔体。为进一步提高喷枪的活动范围以便更灵活高效地冲洗餐具,可把洗碗腔体的正面设计为柔性材料做成的挡水幕17,挡水幕上设喷枪口 9,参见图9、图10。由于本发明是逐个清洗餐具,为充分节约在取走已洗餐具和放入待洗餐具之间未被充分利用的清洗水流,并避免因频繁启闭供水开关降低操作的流畅性、损坏供水开关及配套的加热系统如热水器等,可在本洗碗机上增加一储水装置对,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喷枪停放口 22和储水箱23 ;同时在洗碗腔体底部设一储水装置卡口 21,把储水装置的喷枪停放口卡入其中,便将储水装置安装在洗碗腔体底部,见图13、图14、图15所示。操作方法一旦餐具框中的餐具被洗净后,即把仍开着的喷枪插入喷枪停放口,使喷枪喷出的清洗水流直接流入储水箱作它用;当新的待洗餐具放入餐具框中后,将喷枪从喷枪停放口拔出即可。为充分保证餐具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水流不外溅,可在餐具入口 6和餐具出口 7各设一门控装置,参见图11、图12。所述门控装置包括触发器18、动力装置19和挡水门20, 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触发器提供的信号来打开或关闭所述挡水门。由于门控装置属于机电领域里非常简单的现有技术,也不是本产品的发明点,所以在本发明中仅利用了其功能, 而略去了其具体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仅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此外,还可通过在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各设一挡水帘,或将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设计为具有一定长度并适度弯曲的通道等方式来防止清洗水流的外溅。本实施例中清洗餐具所产生的脏水可直接通过排水口 15进入下水道。为防止下水道被残渣堵塞,可在排水口处安装一残渣过滤网。由于高压热水清洗餐具的效果十分理想,为进一步提高洗碗机的清洗效果,建议用热水器作洗碗机的供水源。由于洗涤剂能提高餐具的清洗效果,因而也可通过增设洗涤剂喷射装置来进一步提高洗碗机的清洗效果。对于因供水系统水压过低而影响洗碗机清洗效果的用户,可通过增设增压泵来解决。[0066]实施例2餐具架为餐具夹结构的洗碗机参见图16至图20。把所述餐具架设计成餐具夹四,所述餐具夹包括夹头25、转动支点沈和夹身27, 夹头控制夹身的开闭,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见图16、图17。把洗碗腔体设计成顶部开口的圆桶状,顶部的开口作为既是餐具入口又是餐具出口的餐具进出口 30,在所述餐具进出口设一活动挡水盖观,把所述旋转装置10安装在所述活动挡水盖观上,见图 18 ;把喷淋装置设计成喷枪,所述喷枪包括喷枪嘴、喷枪管和喷枪柄,见图1。把喷枪12、旋转装置10、餐具夹四、洗碗腔体11、活动挡水盖观按如图19安装成一款餐具架为餐具夹结构的洗碗机。餐具夹四的夹身优选不锈钢条做边框,边框间的网格优选不锈钢丝。为更高效地操控旋转装置和喷枪,以提高清洗餐具的效率和效果,应便于操作者观察清洗过程中的餐具,建议用透明钢化玻璃来制作洗碗腔体。本洗碗机清洗餐具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将餐具夹四提至洗碗腔体11外打开,把待洗的餐具14放入其中(见图 20),再将夹着餐具的餐具夹放回洗碗腔体内;然后,手握开启的喷枪12冲洗餐具夹内的餐具,并通过旋转装置转动餐具夹,使餐具正反两面的各部分都能被喷枪瞄准并得到有效的冲洗,直至餐具被全面洗净;最后,再将餐具夹提至洗碗腔体外并打开,将洗净的餐具拿出 (见图20)。如此重复,便可逐个清洗完所有的餐具。本洗碗机的洗碗腔体也可设计成方体状等,也可在洗碗腔体上增设储水装置、挡
水眷等ο由于餐具架、喷枪、洗碗腔体、旋转装置等技术特征都可做很多等同替换,因而除上述两实施例外,依据本发明总技术方案还可设计出很多种具体实施方案。例如,为提高喷枪活动范围,不仅可以用柔性材料做挡水幕17,还可用相对坚硬的材料按“百叶窗”结构来制作挡水幕。又如,为避免挡水幕17影响操作者观察清洗过程中的餐具,可在洗碗腔体顶部沿左右方向或在洗碗腔体侧面沿上下方向开一条形口作喷枪口,同时将喷枪嘴弯曲一定角度,使喷枪仍能冲洗到餐具的各个部位,从而免除了在洗碗腔体正前面开口并设挡水幕的做法。又如,旋转装置10不仅可以手控,还可以电控。又如,门控装置既可为电动式,也可为机械式。又如,储水装置M不仅可以设计在洗碗腔体底部,还可设计在洗碗腔体侧面;又如,为减少喷枪上下运动的幅度,可在洗碗腔体内增设一升降装置,并将其与餐具架相连。又如,为更灵活地设计喷枪口的位置和形状等,喷枪的整体形状既可为直线型,也可为曲线型,或通过弯折等进行变形。又如,也可在餐具架的前后方各设一喷枪,以分别清洗餐具的正反两面,如此可改成一款不需旋转装置的产品。又如,也可将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设计成同一口子,即仅在洗碗腔体的一侧开餐具进出口。[0084] 总之,根据上述总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及附图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就可通过常规思维变换出很多种具体产品。因此,依照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变换出来的各种等同产品、改劣产品等,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包括洗碗腔体、餐具架、喷淋装置,餐具架放置在洗碗腔体内,特征在于一旋转装置(10),安装在所述洗碗腔体(11)顶部;把所述餐具架悬挂在所述旋转装置上,转动所述旋转装置将带动所述餐具架转动;把所述喷淋装置设计成喷枪 (12),所述喷枪包括喷枪柄(1)、喷枪管( 和喷枪嘴(3);在所述洗碗腔体上开一喷枪口 (9),把所述喷枪放置在所述喷枪口中;所述洗碗腔体上设有餐具入口(6)和餐具出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特征在于把所述餐具架设计成顶部带转动轴头的方体状餐具框(13),所述餐具框的左右两侧开口,前后两面及底面为网格结构;所述餐具入口(6)和餐具出口(7)设在洗碗腔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特征在于所述餐具入口 (6)和餐具出口(7)各设一门控装置,所述门控装置包括触发器(18)、动力装置(19)和挡水门(20),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触发器提供的信号来打开或关闭所述挡水门。
4.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特征在于在所述洗碗腔体的底部设一储水装置(M),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喷枪停放口 0 和储水箱03)。
5.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特征在于所述洗碗腔体的底部设有一储水装置;同时在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各设一门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特征在于将洗碗腔体(11)顶部开口为既是餐具入口又是餐具出口的餐具进出口(30),在所述餐具进出口设一活动挡水盖08);把所述旋转装置(10)安装在所述活动挡水盖08)上;把所述餐具架设计成餐具夹(四),所述餐具夹包括夹头(25)、转动支点06)和夹身(27),夹头控制夹身的开闭;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悬挂并转动餐具架的洗碗机,包括洗碗腔体、餐具架、喷淋装置,餐具架放置在洗碗腔体内,特征在于一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洗碗腔体顶部;把所述餐具架悬挂在所述旋转装置上,转动所述旋转装置将带动所述餐具架转动;把所述喷淋装置设计成喷枪,所述喷枪包括喷枪柄、喷枪管和喷枪嘴;在所述洗碗腔体上开一喷枪口,把所述喷枪放置在所述喷枪口中;所述洗碗腔体上设有餐具入口和餐具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成本低、维修少、不用电。
文档编号A47L15/50GK201996503SQ201120056119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刘勇, 刘德永 申请人:刘勇, 刘德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