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13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具,尤其是一种包括上筷体、下筷体的便携式筷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筷子是一种可伸缩两节式旅游筷子,其上段为空心管,下段为筷体,下段直径小于上段,在上段管与下段筷体之间有一个防回缩机构,它采用了两块弹簧片夹在筷子两段管之间,以提高两侧壁之间的压力,增加两管之间伸缩时的摩擦力。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7216168)披露的技术内容就是上述结构的一种实例。这类便携式筷子,不用时,需将下段筷体缩入上段空心管中,而在使用时需将下段筷体从上段空心管中拉出,由于两管伸缩时的摩擦力较大,因而缩入或拉出比较费劲;使用一段时间后,与弹簧片滑动接触表面会沾上污垢,从而改变了两管伸缩时的摩擦力,防回缩性能变化,将影响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回缩性能可靠的便携式筷子。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下筷体,上筷体,堵塞,所述下筷体的外表面具有从端头沿长度方向逐渐扩大的一个锥面、及该锥面连接的一个导柱面,所述上筷体为空心管,套在下筷体外,上筷体的管腔具有与下筷体的导柱面滑配的一个导向孔,及与所述导向孔连接并与下筷体的锥面锥度相同的一个锥孔,所述堵塞固结在上筷体的导向孔口上,在上筷体的导向孔中有其两端分别顶在下筷体及堵塞上的一根弹簧,从而下筷体的锥面与上筷体的锥孔面相吻接。当不用时,对下筷体向着上筷体施加轴向压力,两个吻合的锥面分离,下筷体的导柱面沿上筷体的导向孔滑移,整个筷子随之缩短,当缩短到小于与筷子配套的筷盒内腔长度时,便可将缩短后的筷子放进筷盒收存携带;使用时,将筷子一端从筷盒中移出,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筷子迅速伸长,上筷体的锥面紧紧地裹着下筷体的锥面,从而防止使用时下筷体向上筷体的回缩。所述下筷体的导柱面端面上有一个其孔面形状与下筷体外周相似的沉孔,所述弹簧外周包络面为锥形和圆柱形相结合的形状,弹簧的锥形部分位于下筷体的沉孔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是由于下筷体的外周面上有锥面,上筷体上有与下筷体上的锥面锥度相应的锥孔,锥面及锥孔的锥度很小,当这两个锥面在压簧冲击弹性力作用下,它们之间紧密接触产生自锁,从而可有效防止使用时这两个锥面轻易分离而引起下筷体向上筷体的回缩;同时,防止回缩的两个可接触锥孔面及外锥面内藏,不易沾上污垢,从而防回缩性能长期保持稳定,可靠性好。此外收存和使用十分方便, 当不用时,将筷子一端放入袖珍筷盒里压缩,缩短后筷子另一端顶在筷盒的端壁上,即成为短小、卫生又有保护的、便于携带的筷子;而使用时,从袖珍筷盒取出筷子,筷子失去束缚在弹簧作用下,下筷体迅速从上筷体中伸展,便可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筷子的结构纵剖图。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筷子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案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筷子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便携式筷子,主要由下筷体1、上筷体7构成。下筷体1的外表面具有从端头沿长度方向逐渐扩大的一个锥面2 及与该锥面的底相接的一个导柱面4,本实例中,锥面2为圆锥面,导柱面4为圆柱面。在导柱面的端面上有一个其形状与下筷体外表面相似的沉孔5,对于这种结构的下筷体,可采用金属管或无毒合成材料制成,最优先的是采用不锈钢管,经旋压加工及高速摩擦封头工艺制成。上筷体7宜采用金属管,特别是选用不锈钢管体材料制成,它套在下筷体1外,上筷体7的管腔具有与下筷体1的导柱面4滑动配合的一个导向孔6及与导向孔6连接、且与下筷体1的锥面2相应的一个锥孔3,也就是说锥孔3与锥面2具有相同的锥度。上筷体 7上与导向孔6相背的外表面可是圆柱面,也可是正四棱柱面,还可是具有防滚部的其他形状表面。在上筷体7导向孔6 口上采用常规方式固结一个堵塞9,并在导向孔6中设有其两端分别顶在下筷体1及堵塞8上的一个螺旋弹簧8,螺旋弹簧的外周包络面为锥形和圆柱形相结合的结构形状,其弹簧8的锥形部分插入到下筷体的沉孔5中,从而使弹簧形变量能适应筷子的伸缩量要求。在靠近下筷体端头的圆锥面上刻有若干个圆周凹槽,这些凹槽可以增加夹取食物时的摩擦力。当筷子不用时,可将筷子放在袖珍筷盒中收纳(未图示),这种袖珍筷盒的长度稍长于筷子长度的一半,先把筷子的一端与筷盒内端面接触,并压缩筷子,然后将缩短后筷子另一端顶在筷盒的另一端壁上,合上盖子,便成为短小卫生、便于携带的筷子,如在筷盒上装一个别子,则可像钢笔一样别在衣袋上随身携带;当就餐使用时,从袖珍筷盒扳出筷子, 筷子突然失去束缚,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下筷体迅速从上筷体内锥孔口伸展,从而下筷体的圆锥面即与上筷体内锥面紧密接触而自锁。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下筷体(1),上筷体(7),堵塞(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筷体 (1)的外表面具有从端头沿长度方向逐渐扩大的一个锥面( 及与所述锥面连接的一个导柱面G),所述上筷体(7)为空心管,套在下筷体(1)外,上筷体(7)的管腔具有与下筷体 ⑴的导柱面⑷滑配的一个导向孔(6)及与所述导向孔连接,并与下筷体⑴的锥面(2) 锥度相同的一个锥孔(3),所述堵塞(9)固接在上筷体(7)的导向孔(6) 口上,在上筷体(7) 的导向孔(6)中有其两端分别顶在下筷体(1)及堵塞(9)上的一根弹簧(8),从而下筷体 ⑴的锥面与上筷体(7)的锥孔(3)面相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筷体(1)的导柱面的端面上有其孔面形状与下筷体外周面相似的沉孔(5),所述弹簧(8)外周包络面为锥形和圆柱形相结合的形状,所述弹簧(8)的锥形部分位于下筷体(1)的沉孔( 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筷体(1)的锥面(2)及上筷体(7)的锥孔C3)分别为圆锥面及圆锥孔,所述下筷体(1)上的导柱面(4)及上筷体 (7)上的导向孔(6)分别是圆柱面及圆柱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筷子,包括下筷体、上筷体、堵塞,下筷体的外表面具有一个锥面及其连接的一个导柱面,上筷体为空心管,套在下筷体外,管腔具有与下筷体的导柱面滑配的导向孔,及与导向孔连接与下筷体的锥面锥度相应的锥孔,堵塞固结在上筷体的导向孔口上,在上筷体的导向孔中有其两端分别顶在下筷体及堵塞上的弹簧。这种结构的便携式筷子使用方便,防回缩性能可靠。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035925SQ20112012086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7日
发明者邵如根 申请人:邵如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