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翻倒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854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易翻倒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器皿,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翻倒的杯子。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杯子得到广泛应用,杯子已经成为人们家庭生活中必备的日用器皿之一,杯子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杯子种类很多,样式也多种多样,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玻璃,纸质,木质,塑料,不锈钢等。通常使用的杯子的底部为平面,杯子能够直立放置于桌上,但是一旦受到外力,杯子很容易倾斜翻倒,甚至滚落到地面造成杯子的损坏。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564U,授权公告日2011年8月17日,公开了一种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纵向分为单层杯壁和双层中空结构,所述双层中空结构的外层为透明层,在杯体的外侧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适合人手拿捏的凹槽。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打滑的特点。但是,该实用新型的杯子存在容易翻倒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杯子容易翻倒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翻倒的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翻倒的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面为与侧面顺滑连接的光滑外凸弧面,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配重块。由于杯体底部设有配重块,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杯子的重心很低并且重心位于杯体底部。又由于杯体的底面为光滑外凸弧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杯子满足不倒翁的原理。当本实用新型的杯子的放置于桌面上时,重心处的重力作用线刚好穿过位于杯子底部中央的支承点。当用手将本实用新型的杯子扳向一侧时,重心处重力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会向相反的一侧摆动;反之亦然。不管将本实用新型扳向哪个方向,本实用新型都会自动的摆动回到竖直放置的稳定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杯子不容易翻倒。作为优化,所述杯体包括内层杯体与外层杯体两部分,所述配重块为铅块,并设置在外层杯体底部中央。杯体分为内、外两层,方便铅块的放置与固定。采用铅块作为配重块, 制作简单,方便。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杯体从杯沿至杯底的厚度逐渐增大,杯底中央部位与杯沿的厚度比例为5 :1至8 :1,所述杯体和配重块均采用玻璃制成。由杯子底部的杯壁构成配重块,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杯子还具有防止烫伤桌面,烫伤手的好处,另外还具有将杯内的水向外倒出时,杯内不容易残留水的特点。作为优化,在所述杯体外侧面上设有把手,在所述把手所对应的杯沿部位设有垂直于杯沿的深度为2毫米,宽度为1毫米的缝隙。当在杯子里泡茶时,包有茶叶的茶叶包的牵引线的线头可以通过缝隙延伸到杯子外部,由于线头固定于杯子外部,线头不会自动的进入杯子内,冲泡茶叶更加简单、方便、卫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不容易翻倒;(2)泡茶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剖面图。图中杯体1、把手2、缝隙3、配重块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不易翻倒的杯子,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底面为与侧面顺滑连接的光滑外凸弧面,例如,外凸弧面可以是球面。如图2所示,所述杯体1的底部设有配重块4。所述杯体1包括内层杯体与外层杯体两部分,所述配重块4为铅块,并设置在外层杯体底部中央。如图3所示,所述杯体1也可以为从杯沿至杯底的厚度逐渐增大, 杯底中央部位与杯沿的厚度比例为5 :1至8 :1。图3中,杯底中央部位厚度为1厘米,杯沿厚度为2毫米。所述杯体1和配重块4均采用玻璃制成,配重块4是由杯子底部的杯壁构成。在所述杯体1外侧面上设有把手2,在所述把手2所对应的杯沿部位设有垂直于杯沿的理想深度为2毫米,理想宽度为1毫米的缝隙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杯体1底部固定有铅块4,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杯子的重心很低并且重心位于杯体1底部。杯底面为光滑外凸弧面,本实用新型的杯子满足不倒翁的原理。当本实用新型的杯子放置于桌面上时,重心处的重力作用线刚好穿过位于杯子底部中央的支承点。当用手将本实用新型的杯子扳向一侧时,重心处重力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会向相反的一侧摆动;反之亦然。不管将本实用新型的杯子扳向哪个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杯子都会自动的摆动回到竖直放置的稳定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杯子不容易翻倒。泡茶时,将茶叶包放入杯子中,将牵引线的线头穿过位于杯沿上的缝隙3,由于缝隙3的深度为2 毫米,宽度为1毫米,牵引线放置于缝隙3中,牵引线的线头悬挂于杯体1外部,线头不会自动的进入杯子内部,冲泡茶叶更加简单、方便、卫生。
权利要求1.一种不易翻倒的杯子,包括杯体(1),其特征是,所述杯体(1)的底面为与侧面顺滑连接的光滑外凸弧面,所述杯体(1)的底部设有配重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翻倒的杯子,其特征是,所述杯体(1)包括内层杯体与外层杯体两部分,所述配重块(4)为铅块,并设置在外层杯体底部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翻倒的杯子,其特征是,所述杯体(1)从杯沿至杯底的厚度逐渐增大,杯底中央部位与杯沿的厚度比例为5 :1至8 :1,所述杯体(1)和配重块(4)均采用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翻倒的杯子,其特征是,在所述杯体(1)外侧面上设有把手(2),在所述把手(2)所对应的杯沿部位设有垂直于杯沿的深度为2毫米,宽度为1毫米的缝隙(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翻倒的杯子,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底面为与侧面顺滑连接的光滑外凸弧面,所述杯体(1)的底部设有配重块(4)。所述杯体(1)包括内层杯体与外层杯体两部分,所述配重块(4)为铅块,并设置在外层杯体底部中央。在所述杯体(1)外侧面上设有把手(2),在所述把手(2)所对应的杯沿部位设有垂直于杯沿的深度为2毫米,宽度为1毫米的缝隙(3)。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容易翻倒,泡茶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2222937SQ20112035994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乐轶燕, 俞榕, 惠清曦, 程启莹, 车斯颖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