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25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折叠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一种餐具,用于夹起食物并把它们送往口里。筷子起源于中国,从古代起就流传至邻近国家,现在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之一。筷子多为竹制,亦有金属、象牙与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筷子。叉子和勺子两种餐具普遍用于家庭、酒店等场合,为人们就餐提供便利。但这两种餐具的结构和用途均不同叉子最早用于西方国家,后来逐渐普及至国内,尖端便于叉取食物,相对筷子夹取食物而言,叉子则相对稳固且只需叉住即可,无需如筷子般夹紧;勺子的弧形结构便于S取汤类,也可S取饭菜等,使用较便利,但稳固性相对筷子与叉子而言则较差。目前市场上的筷子、叉子和勺子相互独立,使用者需同时配备、携带,才能满足使用需求,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它将勺子、叉子与筷子相结合,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筷子、叉体、勺体构成,所述的筷子包括手持端、夹持端,夹持端中空并通过螺纹与手持连接。所述的叉体固定于一支篌子手持端的末端,勺体固定于另一支篌子手持端的末端。叉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可绕轴翻转。勺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可绕轴翻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叉子、勺子与筷子相结合,一体多用,给用餐带来方便,适用群体及场合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折叠结构示意图图中I-手持端、2-夹持端、3-叉体、4-翻转轴、5-勺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I、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筷子、 叉体、勺体构成,所述的筷子包括手持端、夹持端,夹持端中空并通过螺纹与手持端连接。[0014]所述的叉体固定于一支篌子手持端的末端,勺体固定于另一支篌子手持端的末端。叉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可绕轴翻转。勺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可绕轴翻转。在图I、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筷子时,将勺体、叉体折叠收缩,夹持端与手持端通过螺纹连接,构成筷子整体;勺体、叉体进入夹持端内部,不影响使用。在图I、图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需要使用叉子时,将带叉体的筷子拿出,使夹持端与手持端分离并将叉体展开即可。在图I、图2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需要使用勺子时,将带勺体的筷子拿出,使夹持端与手持端分离并将勺体展开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筷子、叉体、勺体构成,所述的筷子包括手持端、夹持端,夹持端中空并通过螺纹与手持端连接;叉体固定于一支筷子手持端的末端, 勺体固定于另一支筷子手持端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其特征在于叉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可绕轴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其特征在于勺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可绕轴翻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筷子,它由筷子、叉体、勺体构成,筷子包括手持端、夹持端,夹持端中空并通过螺纹与手持端连接;叉体固定于一支筷子手持端的末端,勺体固定于另一支筷子手持端的末端;叉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勺体两侧部分通过翻转轴与中间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叉子、勺子与筷子相结合,一体多用,给用餐带来方便,适用群体及场合广泛。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341648SQ20112051557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志豪 申请人:李志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