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携式旅游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筷子,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旅游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人民每天就餐时必须使用的餐具。筷子主要采用竹子或木头制造。家庭中的筷子可以使用较长时间,但餐饮行业中使用的大都是一次性的筷子,而一次性筷子要消耗大量的竹子或木材,因此造成了大量浪费,破坏了环境。如果餐饮行业使用非一次性筷子又可能不卫生。另外,现在人民生活日益富足,举家外出旅游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目前的方便筷子主要是可折叠或多段通过螺纹连接,但是没有保护套,或者有保护套但是因为多了保护套而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旅游筷子。便携式旅游筷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具有一个中心孔腔贯穿两端,上半部分的一端截面为圆环形,平滑过渡到另一端截面为外方内圆形;下半部分实心,依次分为第一正椎台,第二正椎台和倒椎台,第一正椎台的一端直径小于其与第二正椎台相连的另一端直径,第二正椎台与第一正椎台相连的一端直径小于第二正椎台与倒椎台相连的另一端直径,倒椎台与第二正椎台相连的一端直径大于倒椎台的另一端直径;收藏状态时,便携式旅游筷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插入筷子上半部分的中心孔腔中;使用状态时,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从上半部分的中心孔腔中拔出,下半部分的倒椎台倒插在筷子上半部分上的中心孔腔中,形成整根便携式旅游筷子,两根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组成一双筷子。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篌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的一端直径为4. 3mm,另一端直径为5mm,高为82. 5mm,第二正椎台的一端直径为5mm,另一端直径为6. 5mm,高为17. 5mm ;倒椎台的一端直径为5. 3mm,另一端直径为4. 7mm,高为15mm;便携式旅游篌子的上半部分的一端直径为6. 5mm,另一端直径为7mm,高为100mm,中心孔腔的直径为5 mm。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采用聚丙烯制造,一体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便携式旅游筷子方便携带,卫生环保;可以回收再利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成本低廉,制造方便,适于工业大规模应用。另外,将汤勺、餐叉的柄部做成与便携式旅游筷子下半部分相同的锥台形状,同样可以插入便携式旅游筷子的上半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汤勺或餐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便携式旅游筷子上半部分结构示意 图I (a)是便携式旅游筷子上半部分的主视 图I (b)是便携式旅游筷子上半部分的左视图;图2是便携式旅游筷子下半部分结构示意 图3是便携式旅游筷子使用状态结构示意 图4是便携式旅游筷子收藏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半部分I、中心孔腔2、第一正椎台3、第二正椎台4、倒椎台5。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旅游筷子。便携式旅游筷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I具有一个中心孔腔2贯穿两端,上半部分I的一端截面为圆环形,平滑过渡到另一端截面为外方内圆形;下半部分实心,依次分为第一正椎台3,第二正椎台4和倒椎台5,第一正椎台3的一端直径小于其与第二正椎台4 相连的另一端直径,第二正椎台4与第一正椎台3相连的一端直径小于第二正椎台4与倒椎台5相连的另一端直径,倒椎台5与第二正椎台4相连的一端直径大于倒椎台5的另一端直径;收藏状态时,便携式旅游篌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3插入篌子上半部分I的中心孔腔2中;使用状态时,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3从上半部分I的中心孔腔2中拔出,下半部分的倒椎台5倒插在筷子上半部分上I的中心孔腔2中,形成整根便携式旅游筷子,两根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组成一双筷子。筷子的大小直径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可变。下面详述一种比较适于工业生产的筷子的规格。便携式旅游筷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3的一端直径为4. 3mm,另一端直径为5mm,高为82. 5mm,第二正椎台4的一端直径为5mm,另一端直径为6. 5mm,高为17. 5mm ;倒椎台5的一端直径为5. 3mm,另一端直径为
4.7mm,高为15mm;便携式旅游篌子的上半部分I的一端直径为6. 5mm,另一端直径为7mm,高为100mm,中心孔腔2的直径为5 mm。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采用聚丙烯制造,一体成型。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有些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变型,比如利用不同的材质,生产不同的规格等均应认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旅游筷子,其特征在于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I)具有一个中心孔腔(2)贯穿两端,上半部分(I)的一端截面为圆环形,平滑过渡到另一端截面为外方内圆形;下半部分实心,依次分为第一正椎台(3),第二正椎台(4)和倒椎台(5),第一正椎台(3)的一端直径小于其与第二正椎台(4)相连的另一端直径,第二正椎台(4)与第一正椎台(3)相连的一端直径小于第二正椎台(4)与倒椎台(5)相连的另一端直径,倒椎台(5)与第二正椎台(4)相连的一端直径大于倒椎台(5)的另一端直径;收藏状态时,便携式旅游筷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3)插入筷子上半部分(I)的中心孔腔(2)中;使用状态时,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3)从上半部分(I)的中心孔腔(2)中拔出,下半部分的倒椎台(5倒插在筷子上半部分上(I)的中心孔腔(2)中,形成整根便携式旅游筷子,两根 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组成一双篌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3)的一端直径为4. 3mm,另一端直径为5mm,高为82. 5mm,第二正椎台(4)的一端直径为5mm,另一端直径为6. 5mm,高为17. 5mm ;倒椎台(5)的一端直径为5. 3mm,另一端直径为4. 7mm,高为15mm;便携式旅游篌子的上半部分(I)的一端直径为6. 5mm,另一端直径为7mm,高为IOOmm,中心孔腔(2)的直径为5 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其特征在于它采用聚丙烯制造,一体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旅游筷子。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具有一个中心孔腔贯穿两端,上半部分的一端截面为圆环形,平滑过渡到另一端截面为外方内圆形,下半部分实心,依次分为第一正椎台,第二正椎台和倒椎台;收藏状态时,便携式旅游筷子的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插入筷子上半部分的中心孔腔中;使用状态时,下半部分第一正椎台从上半部分的中心孔腔中拔出,下半部分的倒椎台倒插在筷子上半部分上的中心孔腔中,形成整根便携式旅游筷子,两根所述的便携式旅游筷子组成一双筷子。便携式旅游筷子方便携带,卫生环保;可以回收再利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成本低廉,制造方便,适于工业大规模应用。
文档编号A47G21/10GK102743079SQ20121026756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洪承伟, 陈杨 申请人:洪承伟, 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