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63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醒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醒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调酒工具,特别涉及ー种可快速对葡萄酒进行氧化的醒酒器。
背景技木由于葡萄酒长时间的密封在瓶体内,葡萄酒开瓶后会有ー股异味,是由于葡萄酒内的一些物质得不到充分氧化,如果开瓶即饮就会享受不到葡萄酒其真正的ロ感和香味,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在开瓶后把葡萄酒倒入杯内不停晃动,或者是倒入容积较大的器皿中存放几个小时,通过增大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两种做法虽然能达到醒酒的目的,但耗时、费劲、单调,有损饮酒的性质及情调。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ー种具有两条进气通道、可快速对葡萄酒完成醒酒氧化过程的醒酒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本体和防滑套,所述本体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部的流道,其下端为插合部,所述防滑套环套于该插合部上,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端连通流道,另一端连通至本体外壁;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插合部的底端,另一端连通至本体外壁;优选地,所述流道为一直伸流道和一弯弧流道连接成,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于直伸流道和弯弧流道的连接处,所述直伸流道呈圆台结构,弯弧流道呈喇叭ロ状结构,其弯曲方向为远离第二进气通道的方向;所述直伸流道与弯弧流道的连接处孔径最小;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直伸流道垂直,第一进气通道连通于外壁上的第一进气开ロ位于弯弧流道弯曲方向的反方向上;优选地,还包括ー呈C型结构的防尘罩,所述本体对应第一进气开ロ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进气开口和第二进气通道连通外壁上的第二进气开ロ均位于凹槽上,凹槽于第一进气开口和第二进气开ロ的两侧为镂空结构,所述防尘罩卡扣于凹槽上,将第一进气开口和第二进气开ロ盖住;优选地,所述防尘罩由具有金属光泽的不锈钢制成;优选地,还包括有加长咀,所述加长咀套接于本体插合部的底端;优选地,所述的本体为透明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时设置有两条进气通道,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醒酒器倒酒吋,当酒液进入流道经过第一进气通道吋,与第一进气通道的气体发生进行碰撞起泡氧化,导致第一进气通道的大气压强变小,因此外部空气将源源不断的进入第一进气通道与酒液发生氧化反应,达到快速醒酒的目的;与此同吋,由于酒液流出后使得酒瓶内的大气压强变小,因此外部气体的空气由第二进气通道进入酒瓶内,进ー步的对酒瓶内的酒液进行氧化反应;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本体,便于在倒酒时观察到酒液的流动,避免动作过大而导致酒液倒入酒杯时溅出,同时增加了美感和观赏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底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描述 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醒酒器,它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I、防滑套2和加长咀4组成,所述本体I的下端具有一用于插入盛酒器具内的插合部11,防滑套2环套于插合部11上,其由弾性材料制成,圆周表面凸起有多个环形凸条,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将插合部11插入盛酒器具内时具有防滑和密封的作用,同时可保护盛酒器具;加长咀4套接于插合部11的底端,可对防滑套11进ー步的固定,且其上大下小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插入盛酒器具时更加的方便。其中,所述本体I内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部的流道、第一进气通道5和第二进气通道6 ;流道为上下两段流道组成,上段流道为ー弯弧流道12,由下端向醒酒器的出酒端ロ的孔径逐渐变大呈喇叭ロ状结构,其弯曲方向为远离第二进气通道的方向;下段流道为一直伸流道13,其上小下大呈一圓台结构,弯弧流道12与直伸流道13的连接处的孔径最小 ,第一进气通道5 —端垂直连接于直伸流道13,且连通于弯弧流道12和直伸流道13的连接处,另一端连通至本体I外壁的第一进气开ロ 51,其连通方向为弯弧流道12弯曲方向的反方向;第二进气通道6的一端连通于插合部11的底端,并连通于加长咀4底端的出气通孔62,另一端连通至本体I外壁的第二进气开ロ 61。本实用新型的醒酒器在使用时,将醒酒器的下端对准酒瓶,使插合部11插入酒瓶口内安装固定,之后将酒瓶朝弯弧流道12的弯曲方向倾斜,使酒液由加长咀4的进酒ロ 41进入直伸流道13内,并与第一进气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碰撞氧化,再由弯弧流道12流出,此时第一进气通道5内的气体压强变小,因此外部气体就源源不断的进入到第一进气通道后与酒液进行充分氧化并由弯弧流道12带出;同吋,由于瓶内的酒液由流道流出,导致瓶内的压强降低,外部气体进入第二进气通道6并由加长咀4底端的出气通孔62进入瓶内,进一步的对瓶内的葡萄酒进行氧化。较佳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由具有金属光泽的不锈钢制成的呈C型结构的防尘罩3,于所述本体对应第一进气开ロ 5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4,所述第一进气开ロ 51和第二进气开ロ 61均位于凹槽14上,凹槽于第一进气通道5和第二进气通道6的两侧为镂空结构,所述防尘罩3卡扣于凹槽14上,将第一进气开ロ 51和第二进气开ロ 61盖住,第一进气开ロ 51和第二进气开ロ 61与防尘罩3之间具有空隙。 如图4所示,在使用完本实用新型醒酒器后,将醒酒器放置在底座7上,使之变成一樽精美的艺术品,具有观赏价值。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掲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 局限于上面掲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ー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ー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醒酒器,包括本体和防滑套,所述本体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部的流道,其下端为插合部,所述防滑套环套于该插合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端连通流道,另一端连通至本体外壁;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插合部的底端,另一端连通至本体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一直伸流道和一弯弧流道连接成,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于直伸流道和弯弧流道的连接处,所述直伸流道呈圆台结构,弯弧流道呈喇叭口状结构,其弯曲方向为远离第二进气通道的方向;所述直伸流道与弯弧流道的连接处孔径最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直伸流道垂直,第一进气通道连通于外壁上的第一进气开口位于弯弧流道弯曲方向的反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呈C型结构的防尘罩,所述本体对应第一进气开口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进气开口和第二进气通道连通外壁上的第二进气开口均位于凹槽上,凹槽于第一进气开口和第二进气开口的两侧为镂空结构,所述防尘罩卡扣于凹槽上,将第一进气开口和第二进气开口盖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由具有金属光泽的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长咀,所述加长咀套接于本体插合部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一所述的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为透明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醒酒器。它包括本体和防滑套,所述本体的下端具有插合部,所述防滑套环套于该插合部上,所述本体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部的流道,其改进之处在于本体还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端连通流道,另一端连通至本体外壁;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插合部的底端,另一端连通至本体外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时设置有两条进气通道,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醒酒器倒酒时,当酒液进入流道经过第一进气通道时,与第一进气通道的气体发生进行碰撞起泡氧化,达到快速醒酒的目的;与此同时,外部气体的空气由第二进气通道进入酒瓶内,进一步的对酒瓶内的酒液进行氧化反应。
文档编号A47J43/00GK202604620SQ20122012172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育辉 申请人:李育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