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脱水清洗装置是由壳体、脱水篮组成。脱水篮通过旋转,利用离心力原理进行脱水。但是脱水篮的固定不稳定,造成脱水篮旋转时偏心、摇晃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脱水效果和脱水篮的使用寿命。常规漂洗部分,当拖把上的棉条全部浸入水中,由于水的阻力漂洗时非常费力。为此,现有脱水清洗装置提出了改进方案,使脱水篮旋转工作更加稳定。通过齿轮减速原理,解决了漂洗时费力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清洗彻底,且增加有挡水设计的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包括壳体、脱水篮、漂洗座和挡水圈,漂洗座可拆离,脱水轴在壳体注塑成型时作为镶件嵌入到壳体内,脱水轴一端与壳体牢固连接,脱水轴卡件卡套在脱水轴的另一端上,通过脱水轴上的凹台使二者接合后不易脱离,脱水轴卡件与脱水轴可实现360度转动,脱水篮套于脱水轴卡件上,使脱水篮以脱水轴为中心,同样实现360度旋转。壳体底部设有三个限位扣,漂洗座上对应位置有三个凸台。所述挡水圈上,在漂洗部分设置了挡水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脱水篮与壳体的上下两端卡位,使产品工作时更加稳定;增加了挡水设计;漂洗部分可拆式,清洗更彻底。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包括壳体5、脱水篮2、漂洗座6和挡水圈。漂洗座6可拆离,脱水轴4在壳体5注塑成型时作为镶件嵌入到壳体5内,脱水轴4 一端与壳体5牢固连接,脱水轴卡件3卡套在脱水轴4的另一端上,通过脱水轴4上的凹台使二者接合后不易脱离,脱水轴卡件3与脱水轴4可实现360度转动,脱水篮2套于脱水轴卡件3上,使脱水篮2以脱水轴4为中心,同样实现360度旋转。壳体5底部设有三个限位扣,漂洗座6上对应位置有三个凸台。固定时,只需对准位置,顺时针拧到位即可。所述挡水圈上,在漂洗部分设置了挡水设计I。漂洗时水不会从壳体溅出,有效地挡住了溅起的水珠,顺着壳体侧壁流回壳体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包括壳体(5)、脱水篮(2)、漂洗座(6)和挡水圈,其特征在于:漂洗座(6)可拆离,脱水轴(4)在壳体(5)注塑成型时作为镶件嵌入到壳体(5)内,脱水轴(4) 一端与壳体(5)牢固连接,脱水轴卡件(3)卡套在脱水轴(4)的另一端上,通过脱水轴(4)上的凹台使二者接合后不易脱离,脱水轴卡件(3)与脱水轴(4)可实现360度转动,脱水篮(2)套于脱水轴卡件(3)上,使脱水篮(2)以脱水轴(4)为中心,同样实现360度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5)底部设有三个限位扣,漂洗座(6)上对应位置有三个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圈上,在漂洗部分设置了挡水设计(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脱水漂洗装置,包括壳体、脱水篮、挡水圈、漂洗座,脱水篮与壳体间通过脱水轴卡件和脱水轴连接,脱水轴一端直接注入壳体内,另一端外露部分与脱水轴卡件相连,并且脱水轴卡件到位后可旋转,当脱水篮套在脱水轴卡件上旋转时,带动卡件旋转,而旋转轴与壳体紧密相连,使脱水篮在旋转时更加稳定。漂洗座与壳体可分离,通过旋转卡位结构使漂洗座与壳体轻松组合与分离,使清洗更彻底。在壳体上方增加了挡水圈结构,可以防止脱水和漂洗时水的溅出。
文档编号A47L13/58GK203000858SQ20122012143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余训立 申请人:余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