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暖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49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暖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ー种安全暖壶。
背景技术
暧壶一般包括外壳和装在外壳内的内胆,内胆口上塞有壶塞,夕卜壳上设有把手,夕卜壳底部螺装底座,底座上还螺装有调节旋塞。现有暖壶的主要缺点有暖壶若被踢碎,热水会迅速从底座漏出,很容易烫伤脚;调节旋塞设在底部,长时间被内胆压迫后,其螺纹会松动,起不到顶住内胆的作用,内胆会在外壳内晃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ー个把手很不利于手劲不足人或年幼者使用,该类人使用时,需要一只手握把手,另ー只手扶着外壳,很容易被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安全暖壶,该暖壶采用一体结构的外壳设计,提高了暖壶的安全性能,设置两个把手方便双手握持,且整个暖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暖壶包括外壳、把手和内胆,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外壳由占大部分的底壳和占小部分的顶壳螺接为一体组成,顶壳的顶部开有与内胆ロ相适应的开ロ,底壳的底部封闭且其内底壁上设有与内胆的底面形状相适应的弹垫,顶壳自其底端的连接处向上至开ロ处渐细且形成一卡在内胆ロ处的内凹面。所述底壳的相对两侧壁上各设有一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壳底部封闭且占大部分,当内胆破裂时,热水可暂时存储在底壳内,避免了热水外漏而烫脚;底壳与顶壳螺接在一起,通过螺纹的松紧调节可使内凹面顶紧内胆,和底部的弹垫配合固定住内胆,防止内胆晃动,増加安全性能;设置两个把手,方便使用者双手握持,可有效避免热水烫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精巧,提高了暖壶的安全性能,方便了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參照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暖壶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包括外壳I、把手2和内胆3。外壳I由占大部分的底壳10和占小部分的顶壳11螺接为一体组成,底壳10的顶端和顶壳11的底端对应设有连接螺纹且螺纹的长度设有调节余量。顶壳11的顶部开有与内胆ロ相适应的开ロ,底壳10的底部封闭且其内底壁上设有与内胆3的底面形状相适应的弹垫4。顶壳11自其底部的连接处向上至开ロ处渐细且形成一卡在内胆ロ处的内凹面110。其中,如图I中所示,内胆3在内胆ロ处渐细,且内胆ロ出的渐细面被顶壳11的内凹面110顶住,且内胆ロ被顶壳11的开ロ卡住,通过拧紧底壳10和顶壳11的连接螺纹,可以阻止内胆3在各方向的位移,内胆3十分稳固。底壳10的长度參照内胆3的胆身的长度设置,使得内胆一旦破裂,底壳10的内腔有足够的空间能够盛装满水状态时内胆3中的热水。如图中所示,顶壳11顶端开ロ处的高度略高于内胆ロ的高度,内胆口上塞有壶塞5。底壳10的相对 两侧壁上各设有一把手2,设置两个把手2可以方便使用者双手握持,増加使用可靠性。
权利要求1.ー种安全暧壶,包括外壳(I)、把手(2)和内胆(3),其特征是所述外壳(I)由占大部分的底壳(10)和占小部分的顶壳(11)螺接为一体组成,顶壳(11)的顶部开有与内胆ロ相适应的开ロ,底壳(10)的底部封闭且其内底壁上设有与内胆(3)的底面形状相适应的弹垫(4),顶壳(11)自其底端的连接处向上至开ロ处渐细且形成一卡在内胆ロ处的内凹面(11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暖壶,其特征是所述底壳(10)的相对两侧壁上各设有一把手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暖壶,包括外壳、把手和内胆,其中,外壳由占大部分的底壳和占小部分的顶壳螺接为一体组成,顶壳的顶部开有与内胆口相适应的开口,底壳的底部封闭且其内底壁上设有与内胆的底面形状相适应的弹垫,顶壳自其底部的连接处向上至开口处渐细且形成一卡在内胆口处的内凹面;底壳的相对两侧壁上各设有一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精巧,提高了暖壶的安全性能,方便了使用。
文档编号A47J41/02GK202515487SQ2012201892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史子东, 李少凯 申请人:李少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