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其由来已久,由于其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在中国家庭中广为使用,但是由于传统的筷子仅具有夹取食物的功能,当使用者需要饮食汤类食物时还需要更换吸管或者汤匙才能饮食汤类食物,比较麻烦。现有虽然出现了吸管筷子,包括两个筷体,每一筷体包括一用于夹取食物的杆体,该杆体内设置有中空通道,可供液体通过。虽然使用者利用该通道在饮食时不需再利用吸管或者汤匙,就能直接以筷子的筷体吸取食物的汤汁和食物精华,而省去换餐具的麻烦,但 是由于人们在夹取如面条、粉丝、蛋类、丸子等表面柔软滑腻的食物时会经常滑落,带来诸多不便和尴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包括筷体,所述筷体的头部侧面有异形凸起。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进一步包括所述异形凸起由不同半径的圆弧面组成。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进一步包括所述异形凸起的半径沿筷体的头部方向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进一步包括所述筷体为实心结构。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进一步包括所述筷体沿长度方向开有槽体,两根相同所述筷体的槽体相互对应拼接成吸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筷体的头部侧面有异形凸起,夹取时,食物会在异形凸起围成的凹腔内不会脱落。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心筷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心筷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管筷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管筷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筷体,2、头部,3、异形凸起,4、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图I-图4所示,一种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包括筷体1,所述筷体I的头部侧面有异形凸起3,所述异形凸起3由不同半径的圆弧面组成,该半径沿筷体I的头部2方向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其中,筷体I可为实心结构,如图I、图2所示的实心筷子;另外,也可以将筷体I沿长度方向开有槽体4,如图3、图4所示,两根相同所述筷体I的槽体4相互对应拼接成吸管,制成吸管筷子,不仅可以夹取食物,还能当成吸管使用,用来吸取汤汁等。使用筷子时,在手指的夹力下,可以通过筷体I的头部2有效地夹取易滑的食物,使食物夹在由两根筷体I上的异形凸起3所围成的凹腔内,夹持稳固。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塑成型的方法大批量生产制造,从而使复杂的结构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广阔。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包括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筷体的头部侧面有异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凸起由不同半径的圆弧面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凸起的半径沿筷体的头部方向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体为实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体沿长度方向开有槽体,两根相同所述筷体的槽体相互对应拼接成吸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止滑头式防滑筷子,包括筷体,所述筷体的头部侧面有异形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筷体的头部侧面设有异形凸起,夹取时,食物会在异形凸起围成的凹腔内不会脱落。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681473SQ20122024153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周荣, 征茂德, 谌清平, 吴魏 申请人: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