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可拉伸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750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可拉伸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拉伸衣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衣架由实心的塑料、木质、布制、金属或其他材质制作而成。塑料衣架造型固定,占据空间大;木质衣架制造成本高,遇水易开或变形;布制衣架使用范围较窄,脏后不易清洗;金属衣架成本较高,易腐蚀产生的锈溃不美观而影响使用,较重不易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耐用的多功能可拉伸衣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垃可拉伸衣架,包括支撑部和悬挂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三根内部中空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贯穿与三根支撑杆内的弹性带;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部与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之间分别设有联结套筒,联结套筒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固连,另一端设有通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卡部,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与卡部配合的勾部。作为优选,所述悬挂部上设有支撑槽。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为橡皮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均为塑料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接拉伸的多功能衣架,通过简单的拆卸拉伸,即可组装成一个衣叉,达到一个衣架两个功能的效果,而且作为塑料材质,质量较轻便于拿放,携带,此衣架拆卸简单,折叠后占据空间小,特别是便于出行旅游随身携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多功能可拉伸衣架结构简单、轻便,可以折叠,占据空间小,便于携带;拆卸后可以组成衣叉,功能多样,十分实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垃可拉伸衣架,包括支撑部和悬挂部9,支撑部包括三根内部中空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及贯穿与三根支撑杆内的弹性带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带4为橡皮筋,三根支撑杆均有塑料制成;第三支撑杆13的两端部与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部、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部之间分别设有联结套筒5,联结套筒5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杆13固连,另一端设有通孔,可以供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部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部插入;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部设有卡部6,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设有与卡部6配合的勾部7。悬挂部上设有支撑槽8,便于改装后的衣叉支撑取下衣架,如图2所示,即为本衣架重新组装成衣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接拉伸的多功能衣架,通过简单的拆卸拉伸,即可组装成一个衣叉,达到一个衣架两个功能的效果,而且作为塑料材质,质量较轻便于拿放,携 带;此衣架拆卸简单,折叠后占据空间小,特别是便于出行旅游随身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可拉伸衣架,包括支撑部和悬挂部(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三根内部中空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及贯穿与三根支撑杆内的弹性带(4);所述第三支撑杆(13)的两端部与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部、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部之间分别设有联结套筒(5),联结套筒(5)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杆(13)固连,另一端设有通孔;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部设有卡部(6),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设有与卡部(6)配合的勾部(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可拉伸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上设有支撑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可拉伸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4)为橡皮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可拉伸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及第三支撑杆(13)均为塑料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垃可拉伸衣架,包括支撑部和悬挂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三根内部中空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贯穿与三根支撑杆内的弹性带;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部与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之间分别设有联结套筒,联结套筒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杆固连,另一端设有通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卡部,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与卡部配合的勾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接拉伸的多功能衣架,通过简单的拆卸拉伸,即可组装成一个衣叉,达到一个衣架两个功能的效果,而且作为塑料材质,质量较轻便于拿放,携带,此衣架拆卸简单,折叠后占据空间小,特别是便于出行旅游随身携带。
文档编号A47G25/40GK202681525SQ2012202642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杨可, 林天成, 楼梦娜, 钟煜婷, 虞叶盈, 张建春, 马洪亮 申请人:浙江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