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炒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8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炒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烹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炒饭机。
背景技术
炒饭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烹制时,将煮好的米饭倒入锅中,加各种各样的配菜、调料翻炒均匀,至米饭炒热、配菜炒熟即可出锅。然而,虽然炒饭烹制简单、快捷,但还是会占用烹饪者的部分时间,并且烹制的整理过程需要烹饪者亲力亲为,手工操作,这无疑会带来一些不便。同时,在饭店及食堂中,往往会烹制大量的炒饭,给厨师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劳动力。 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自动炒饭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炒饭机,该自动炒饭机使炒饭的烹制更加便捷、省力。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炒饭机,包括机箱、电机、传动机构、转座、炒锅、炒饭铲、电路控制系统和用于给炒锅加热的燃气加热机构,所述机箱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机箱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托轮,所述转座位于所述机箱上端的开口处,并且该转座支撑于这些托轮上,所述转座的上端设置有锅架圈,所述炒锅放置于锅架圈上,所述燃气加热机构包括燃气灶头,所述燃气灶头设置于所述转座的中部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主轴和套设于该传动主轴上的传动胶轮,所述传动主轴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胶轮与所述传动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胶轮抵顶所述转座,所述炒饭铲对应于所述炒锅连接于所述机箱的上方,所述电机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机箱的上方对应于所述炒锅还设置有螺旋的搅拌丝条,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齿轮箱机构和第二齿轮箱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主轴末端,所述第一锥齿轮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箱机构、所述第二齿轮箱机构与所述搅拌丝条连接。所述传动主轴还套设有挡板,该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传动胶轮之间。所述第二齿轮箱机构由搅拌齿轮箱体、通过轴承座横向连接于该齿轮箱体上的搅拌轴以及与该搅拌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锥齿轮,所述搅拌丝条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箱机构由后齿轮箱体、通过轴承座纵向连接于该后齿轮箱体内的中轴以及固定连接于该中轴上的中轴下锥齿轮和中轴上锥齿轮,所述中轴下锥齿轮位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下部开口处,所述中轴下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中轴的上端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上端伸出,所述中轴上锥齿轮设置于该中轴的伸出部,所述中轴上锥齿轮与所述搅拌轴锥齿轮啮合。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对轴承座机构,所述搅拌齿轮箱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心轴,所述搅拌齿轮箱体通过心轴与轴承座机构的配合连接于这对轴承座机构之间,所述搅拌齿轮箱体固定连接有支座,该支座抵压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上端。所述搅拌齿轮箱体的前端还连接有手柄。所述炒饭铲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搅拌齿轮箱体连接。所述燃气加热机构还包括与燃气灶头连接的气管、开关制以及设置于气管上的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还包括蜂鸣报警器,该蜂鸣报警器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炒饭的烹制,使得炒饭的烹制更加便捷、省力。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_机箱;2-转座;3_锅架圈;4-炒锅;5_炒饭铲;6_搅拌丝条;7_传动主轴;8_第一锥齿轮;9-挡板;10-搅拌齿轮箱体;11-搅拌轴;12-搅拌轴锥齿轮;13-后齿轮箱体;14_中轴;15_中轴下锥齿轮;16_中轴上锥齿轮;17-轴承座机构;18_支座;19_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I、图2所示,一种自动炒饭机,包括机箱I、电机、传动机构、转座2、炒锅4、炒饭铲5、电路控制系统和用于给炒锅4加热的燃气加热机构,机箱I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机箱I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托轮,转座2位于机箱I上端的开口处,并且该转座2支撑于这些托轮上,转座2的上端设置有锅架圈3,炒锅4放置于锅架圈3上,燃气加热机构包括燃气灶头,燃气灶头设置于转座2的中部通孔的正下方,电机设置于机箱I内,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主轴7和套设于该传动主轴7上的传动胶轮,传动主轴7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传动胶轮与传动主轴7固定连接,传动胶轮抵顶转座2,炒饭铲5对应于炒锅4连接于机箱I的上方,电机与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开启电机,电机带动传动主轴7转动,传动主轴7带动传动胶轮转动,由于转座2支撑于托轮上,传动胶轮抵顶转座2,传动胶轮转动会带动转座2转动,从而使炒锅4转动,炒饭铲5在原位保持不动,起到翻炒米饭的作用。如图I所示,机箱I的上方对应于炒锅4还设置有螺旋的搅拌丝条6,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锥齿轮8、第一齿轮箱机构和第二齿轮箱机构,第一锥齿轮8固定连接于传动主轴7的末端,第一锥齿轮8依次通过第一齿轮箱机构、第二齿轮箱机构与搅拌丝条6连接。工作时,搅拌丝条6旋转起到打散饭团和炒匀饭粒的作用。如图2所示,第二齿轮箱机构由搅拌齿轮箱体10、通过轴承座横向连接于该齿轮箱体上的搅拌轴11以及与该搅拌轴11固定连接的搅拌轴锥齿轮12,搅拌丝条6与搅拌轴11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箱机构由后齿轮箱体13、通过轴承座纵向连接于该后齿轮箱体13内的中轴14以及固定连接于该中轴14上的中轴下锥齿轮15和中轴上锥齿轮16,中轴下锥齿轮15位于后齿轮箱体13的下部开口处,中轴下锥齿轮15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中轴14的上端从后齿轮箱体13的上端伸出,中轴上锥齿轮16设置于该中轴14的伸出部,中轴上锥齿轮16与搅拌轴锥齿轮12啮合。如图2所示,后齿轮箱体13的上端设置有一对轴承座机构17,搅拌齿轮箱体1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心轴,搅拌齿轮箱体10通过心轴与轴承座机构17的配合连接于这对轴承座机构17之间,搅拌齿轮箱体10固定连接有支座18,该支座18抵压于后齿轮箱体13的上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搅拌齿轮箱体10的前端连接一个手柄19,方便提起或压下搅拌齿轮箱体10,以使搅拌 丝条6从炒锅4内提起或伸入炒锅4内。如图I所示,炒饭铲5通过连接结构与搅拌齿轮箱体10连接,通过提起或压下手柄19也可以控制炒饭铲5提起或伸入炒锅4内。如图2所示,传动主轴7还套设有挡板9,该挡板9位于第一锥齿轮8与传动胶轮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燃气加热机构还包括与燃气灶头连接的气管、开关制以及设置于气管上的电磁阀,该电磁阀与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蜂鸣报警器,该蜂鸣报警器与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工作前,将本实用新型接上电源,接通燃气,合上电源开关,将速度旋钮调至适当档位,将炒饭时间旋钮调制适当档位,通过合上音量开关打开蜂鸣报警器,工作设定完成后,进入炒饭工作阶段。按下启动按钮,机器开始运转,通过旋转点火开关点燃燃气灶头,将食用油、盐、白米饭及其他配菜倒入锅中,然后下压手柄19,使炒饭铲5、搅拌丝条6伸入炒锅4中,在炒饭铲5、搅拌丝条6的作用下,米饭团被打散、翻炒均匀,工作程序完成后电子阀控制燃气灶头自动熄火,蜂鸣报警器响起,电机延时停机。工作过程完成后,需要手动关闭点火开关旋钮。不炒饭时关闭总燃气阀。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饭机包括机箱、电机、传动机构、转座、炒锅、炒饭铲、电路控制系统和用于给炒锅加热的燃气加热机构,所述机箱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机箱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托轮,所述转座位于所述机箱上端的开口处,并且该转座支撑于这些托轮上,所述转座的上端设置有锅架圈,所述炒锅放置于锅架圈上,所述燃气加热机构包括燃气灶头,所述燃气灶头设置于所述转座的中部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主轴和套设于该传动主轴上的传动胶轮,所述传动主轴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胶轮与所述传动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胶轮抵顶所述转座,所述炒饭铲对应于所述炒锅连接于所述机箱的上方,所述电机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上方对应于所述炒锅还设置有螺旋的搅拌丝条,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齿轮箱机构和第二齿轮箱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主轴末端,所述第一锥齿轮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箱机构、所述第二齿轮箱机构与所述搅拌丝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轴还套设有挡板,该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传动胶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箱机构由搅拌齿轮箱体、通过轴承座横向连接于该齿轮箱体上的搅拌轴以及与该搅拌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锥齿轮,所述搅拌丝条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箱机构由后齿轮箱体、通过轴承座纵向连接于该后齿轮箱体内的中轴以及固定连接于该中轴上的中轴下锥齿轮和中轴上锥齿轮,所述中轴下锥齿轮位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下部开口处,所述中轴下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中轴的上端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上端伸出,所述中轴上锥齿轮设置于该中轴的伸出部,所述中轴上锥齿轮与所述搅拌轴锥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对轴承座机构,所述搅拌齿轮箱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心轴,所述搅拌齿轮箱体通过心轴与轴承座机构的配合连接于这对轴承座机构之间,所述搅拌齿轮箱体固定连接有支座,该支座抵压于所述后齿轮箱体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齿轮箱体的前端还连接有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饭铲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搅拌齿轮箱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机构还包括与燃气灶头连接的气管、开关制以及设置于气管上的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炒饭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鸣报警器,该蜂鸣报警器与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炒饭机,包括机箱、电机、传动机构、转座、炒锅、炒饭铲、电路控制系统和用于给炒锅加热的燃气加热机构,机箱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机箱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托轮,转座位于机箱上端的开口处,并且该转座支撑于这些托轮上,转座的上端设置有锅架圈,炒锅放置于锅架圈上,燃气加热机构包括燃气灶头,燃气灶头设置于转座的中部通孔的正下方,电机设置于机箱内,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主轴和套设于该传动主轴上的传动胶轮,传动主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传动胶轮与传动主轴固定连接,传动胶轮抵顶转座,炒饭铲对应于炒锅连接于机箱的上方,电机与电路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炒饭的烹制,使得炒饭的烹制更加便捷、省力。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665211SQ20122033476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炽昌 申请人:肇庆市天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