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式分层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49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旋式分层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费品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式分层菜板。
背景技术
在家庭生活中,人们经常将水果、蔬菜、生肉、熟食放置在同一个菜板上进行食物处理,食物的味道容易相互混淆影响,长此以往,还会滋生细菌,使我们的食物在第一道程序上就打上“不卫生”的标签。因此“一板多用”的厨具理念,应该引起重视,并从产品本身来改良设计,突破以往的菜板样式,以求达到“使用方便,食用健康”的理念。人性化厨具可以给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菜板的设计,使菜板的结构突破以往的常规规格,使用中变得充满趣味。通过使用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使用者的兴趣,既满足个人兴趣的提高,又得到了人与物的合作与互动。人性化的菜板既能解决烹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解决功能性的前提下,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调动使用者的兴趣。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满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解决人们在使用中的矛盾,产品的造型与结构同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使用机能,满足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式分层菜板,解决了现有菜板“一板多用”的不方便、不卫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旋式分层菜板,采用三层菜板结构,包括由旋轴连接在一起的水果蔬菜板、熟食板及生肉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其中的旋轴连接由扣盖和圆柱轴组成,圆柱轴依次穿过水果蔬菜板、熟食板及生肉板,与最底层生肉板一体相接,构成底座部分,顶部由扣盖密封。其中的三层菜板的一侧设置有收容置纳槽。其中的水果蔬菜板、熟食板及生肉板上设置有按压使得菜板旋开的把手。其中的水果蔬菜板、熟食板的背部设置有软性清洁条。其中的水果蔬菜板、熟食板及生肉板厚度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日常家庭烹饪过程中对食物切割处理的分析,避免了食物味道的相互混淆和不同食物混杂在一起细菌的滋生。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材料更是有助于这样结构的菜板使用于千家万户,无毒无味,环保时尚。

图I是本实用新型可旋式分层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旋式分层菜板的剖视图。[0016]图中,I.旋轴连接,2.收容置纳槽,3.水果蔬菜板,4.熟食板,5.生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可旋式分层菜板的结构,如图I及图2所示,包括圆柱形的旋轴连接1,由扣盖、圆柱轴组成。圆柱轴与最底层板生肉板5 —体相接,构成底座部分。水果蔬菜板3和熟食板4左上角开直径40mm直径圆孔,直接套于旋轴连接I的圆柱轴上,然后用扣盖扣住,形成三板合一的可旋式结构。收容置纳槽2为上部圆弧形的长条容器,里面可以置放刀具或者收纳瓜果的根蒂根茎,作为废料收集器。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生肉板5厚度依次递增,解决了使用中的重心问题。每个板子的左侧设置有可按压打开旋转的隐性把手。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的背部下方设置有软性清洁海绵条,在一拉一旋的过程中即对下面的板面做了简单的清洁。 材质上,本实用新型可旋式分层菜板选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塑料,其具有无毒无味,耐腐蚀,不伤刀、不沾水、不生菌的特点,而且对一些细菌具有很强的抵御性,整体材质的质感也和结构风格相融合。
权利要求1.可旋式分层菜板,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层菜板结构,包括由旋轴连接(I)连接在一起的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及生肉板(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式分层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轴连接(I)由扣盖和圆柱轴组成,圆柱轴依次穿过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及生肉板(5),与最底层生肉板(5)—体相接,构成底座部分,顶部由扣盖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式分层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菜板的一侧设置有收容置纳槽(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式分层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及生肉板(5)上设置有按压使得菜板旋开的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式分层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的背部设置有软性清洁条。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式分层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果蔬菜板(3)、熟食板(4 )及生肉板(5 )厚度依次增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旋式分层菜板,采用三层菜板结构,包括由旋轴连接在一起的水果蔬菜板、熟食板及生肉板。本实用新型可旋式分层菜板,通过对日常家庭烹饪过程中对食物切割处理的分析,避免了食物味道的相互混淆和不同食物混杂在一起细菌的滋生。使用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材料更是有助于这样结构的菜板使用于千家万户,无毒无味,环保时尚。
文档编号A47J47/00GK202761122SQ2012204022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巩炯炯, 马云, 王晨龙 申请人:西安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