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用三次的方便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筷子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筷子是用竹、木、金属等制的夹饭菜或其它东西的细长棍儿,是汉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汉族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目前,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筷子的技术对增加筷子的功能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由李斯申报的,授权公告号201564175U,中国专利号(ZL)为200920207562. 8号,名称是《筷子》的实用新 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筷子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创造。该实用新型使用简单,特别适合不会使用筷子的外国朋友使用;此筷子在不使用时可插入筷子套中,很卫生。但是,还有许多不足它无法解决现有方便筷子不能使用多次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可用三次的方便筷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木制方便筷子,其结构要点筷子为圆柱体,筷子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六个通孔,筷子两侧对称设置有包裹筷子的隔离膜,两隔离膜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脱膜撕扣;所述筷子的长度为17cm,隔离膜的长度为7c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膜为塑料膜。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I、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筷子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六个通孔,筷子的长度为17cm,隔离膜的长度为7cm。设置多个通孔可节省材料成本;筷子和隔离膜的长度合适,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少用原材料。2、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筷子为圆柱体,筷子两侧对称设置有包裹筷子的隔离膜,两隔离膜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脱膜撕扣。使用时,手持筷子做第一次使用;取下一侧隔离膜,手持未取下隔离膜的一侧做第二次使用;取下另一侧隔离膜后,手持夹过菜的一侧做第三次使用;脱膜撕扣与市场上的烟盒撕扣相似,通过脱膜撕扣便于将隔离膜脱下。3、重量轻、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隔离膜为塑料膜。塑料膜重量轻、成本低。4、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木制方便筷子、通孔、隔离膜、脱膜撕扣;构件少、连接简单。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隔离膜、2为筷子、3为脱膜撕扣、4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木制方便筷子2,筷子2为圆柱体,筷子2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六个通孔4,筷子2两侧对称设置有包裹筷子2的隔离膜1,两隔离膜I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脱膜撕扣3 ;所述筷子2的长度为17cm,隔离膜I的长度为7cm。·[0021]所述隔离膜I为塑料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可用三次的方便筷子,包括木制方便筷子(2),其特征在于筷子(2)为圆柱体,筷子(2)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六个通孔(4),筷子(2)两侧对称设置有包裹筷子(2)的隔离膜(I),两隔离膜(I)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脱膜撕扣(3);所述筷子(2)的长度为17cm,隔离膜⑴的长度为7c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可用三次的方便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I)为塑料膜。
专利摘要可用三次的方便筷子涉及筷子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可用三次的方便筷子。本实用新型包括木制方便筷子,其结构要点筷子为圆柱体,筷子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六个通孔,筷子两侧对称设置有包裹筷子的隔离膜,两隔离膜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脱膜撕扣;所述筷子的长度为17cm,隔离膜的长度为7cm。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775629SQ20122050113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李文鹏 申请人:李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