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3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制取山茶油的装置是基于高温精炼工艺的基础上,需要有脱酸罐、脱色罐、脱臭罐作为三种主要的精炼装置,工艺中的最高温度超过200度,需要有专业锅炉作为加热装置才能达到精炼的工艺要求。整个工艺要求设备占地多,耗能高,山茶油是中国特有的小品种高营养食用油,富含各种对身体有益的活性营养成分,如茶多酚、山茶苷等,这些活性营养成分在高温精炼过程中容易被消耗掉,而且高温会使山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玛酸等裂变城反式脂肪酸,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其次是油料中的蛋白质易变性,因加热变性或氧化降解,不但降低了利用价值,还给后续的精炼增加难度。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冷制取山茶油,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山茶油特有营养价值又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物并且同时节省能源和场地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高浸出过程的安全性,减小蛋白质的变性,减小热能消耗的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如下:所述的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包括浸出罐、蒸发罐以及压缩机,所述浸出罐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蒸发罐设有进油口、出油口、物料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蒸发罐里面设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蒸发罐的出气口连接压缩机的进气口,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蒸发罐内部换热管的一端,蒸发罐内部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浸出罐的进料口,浸出罐的出料口连通蒸发罐的进油口。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不锈钢制空心蛇管。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在接近但不接触蒸发罐内壁的情况下,呈螺旋形在蒸发罐内部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浸出罐、蒸发罐以及压缩机,蒸发分离步骤通过蒸发罐、压缩机配合进行。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山茶油特有营养价值又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物并且同时节省能源和场地的限制。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压缩机; 2-蒸发罐; 3-浸出罐; 4-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包括浸出罐3、蒸发罐2以及压缩机1,所述浸出罐3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蒸发罐2设有进油口、出油口、物料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蒸发罐2里面设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I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蒸发罐2的出气口连接压缩机I的进气口,压缩机I的出气口连通蒸发罐2内部换热管4的一端,蒸发罐2内部换热管4的另一端连通浸出罐3的进料口,浸出罐3的出料口连通蒸发罐2的进油口。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原料装入浸出罐3内,并加入全氟丁烷溶剂,装料量为罐容积的80%,将所述的原料在60° C的罐内浸出两个小时。将经过浸出的混合油进入蒸发罐2内蒸发,并从蒸发罐2的物料口加入脱酸、脱色、脱臭剂和山茶油进行反应,待脱酸、脱色以及脱臭工艺完成后,混合油的溶剂气化被压缩机I吸出,至油中残留的溶剂在50ppm以下,所得产品从蒸发罐2底部的出油口放出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压缩机I压缩升温升压后,所述的溶剂可再次送入蒸发罐2,经过蒸发罐2的换热管4冷凝液化,最后被送入浸出罐3再次使用。所述的成品油可通过蒸发罐底部放出即可。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有,所述换热管4为不锈钢制空心蛇管。所述换热管4在接近但不接触蒸发罐2内壁的情况下,呈螺旋形在蒸发罐2内部分布。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将多余的溶剂冷凝液化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浸出罐、蒸发罐以及压缩机,所述浸出罐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蒸发罐设有进油口、出油口、物料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蒸发罐里面设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 所述蒸发罐的出气口连接压缩机的进气口,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蒸发罐内部换热管的一端,蒸发罐内部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浸出罐的进料口,浸出罐的出料口连通蒸发罐的进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不锈钢制空心蛇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在接近但不接触蒸发罐内壁的情况下,呈螺旋形在蒸发罐内部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山茶油浓缩提取设备,包括浸出罐、蒸发罐以及压缩机,所述浸出罐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蒸发罐设有进油口、出油口、物料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蒸发罐里面设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蒸发罐的出气口连接压缩机的进气口,压缩机的出气口连通蒸发罐内部换热管的一端,蒸发罐内部换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浸出罐的进料口,浸出罐的出料口连通蒸发罐的进油口。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山茶油特有营养价值又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物并且同时节省能源和场地的限制。
文档编号C11B1/10GK202954022SQ20122068955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高常辉 申请人:高常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