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36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豆浆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豆浆机机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电机上置式豆浆机都包括机头和杯体,其中机头又包括了机头上盖与机头下盖,电机设置与机头下盖内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机器都是采用了双层的机头下盖结构。在豆浆制作过程中,电机进行高速运转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热量,而在双层下盖中,气流流通不能很好流通散失,将导致电机的温升锅中,对电机的性能以及寿命存在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提高电机的耐温等级来确保豆浆机的质量,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提高电机耐温等级使得电机生产工艺要求、成本都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的豆浆机机头。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机头,包括机头上盖、机头下盖,所述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所述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其中,所述机头下盖的下部设有下透气孔,所述机头下盖的上部设有上透气孔,所述上透气孔与所述下透气孔在机头下盖内外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优选地,所述下透气孔设于所述机头下盖的下部端面或/和下部侧端。优选地,所述上透气孔设于所述机头下盖的上部顶端或/和侧部。优选地,所述机头下盖下部与所述金属外包层之间具有间隙。优选地,所述机头下盖外侧壁具有气流循环的内凹导流槽。优选地,所述导流槽的上端设有透气孔。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还设有风扇。优选地,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内部。优选地,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外部。优选地,所述风扇为轴流扇,所述轴流扇旋转时使得气流从所述机头下盖下部的下透气孔流出。通过在豆浆机机头下盖上设置上下透气孔,上透气孔与下透气孔之间可以进行气流循环,使豆浆机机头内冷热空气形成对流,加快了机头下盖内热量的散失,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温升,确保了电机的性能并延长了电机的寿命。在金属外包层与机头下盖之间留有间隙或者在机头下盖上设有导流槽,使得气流可以更好的在上下透气孔之间进行流通,更好的交换机头下盖内外的气流,从而加速机头下盖内热量的散失。通过在电机上设置风扇或者在机头下盖内设置风扇,通过风扇使电机产生的热流先通过机头下盖下部的下透气孔流出,通过机头下盖与金属外包层之间的导流槽,和上透气孔进行对流,从而加速降低机头内的温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实施例1的机头下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实施例2的机头下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实施例3的机头下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实施例4的机头下盖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机头,包括机头上盖、机头下盖,所述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所述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其中,所述机头下盖的下部设有下透气孔,所述机头下盖的上部设有上透气孔,所述上透气孔与所述下透气孔在机头下盖内外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如
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下盖2与所述金属外包层3固定于所述机头上盖I上,所述机头下盖2内固定有电机5。所述机头下盖2的下部端面设有下透气孔21,所述机头上盖2的顶部设有上透气孔22,所述机头下盖2与所述金属外包层之间还设有间隙4,所述上透气孔22与所述下透气孔21通过所述间隙,在机头下盖2内外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扰流体、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扰流体固定于金属外包层内外。当然,所述豆浆机也可以不设置扰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机头下盖上增加了上下透气孔,并且机头下盖与所金属外包层之间留有气流循环的通道间隙,在豆浆机工作过程中,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会是电机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而机头内的冷空气可以通过上透气孔经上透气孔流入机头下盖与金属外包层之间的间隙,再从下透气孔流入机头下盖内,使得机头下盖内的冷热空气可以进行交换循环以此往复,达到降低电机温升的效果。当然,在机头的上盖上也可以设置增加机头内外空气流通的散热孔。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是实施例与上述是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下透气孔211设置于所述机头下盖2的下部侧端,所述上透气孔22设置于所述机头下盖2的上端顶部,所述上透气孔、所述下透气孔与所述间隙在所述机头下盖2内外形成气流循环通道。当然,作为本实施的一种简单变形,所述机头下盖2的下部端面与下部侧端同时设有下透气孔。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机头下盖2上还具有气流循环的内凹导流槽23,所述导流槽23的上端设有上透气孔24。[0034]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较,本实施例增加了导流槽后可以加大气流循环,使得降温效果更好,并且,导流槽还可同时作为线束槽使用,使得机头内线束与电机进行隔离,避免电机高温烫破线束,其中机头内线束为温度检测与水位检测线束。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机头下盖的侧部设有上透气孔25,所述上透气孔25可以为圆孔状,也可以为栅条状。所述上述透气孔25在透气的同时,还可以方便电机的安装。实施例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机头内设有风扇6。所述风扇6设置于所述电机5内部的轴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6为轴流扇。与上述实施例1的相比较,在电机轴上增加轴流扇后,在电机工作中,电机轴带动轴流扇产生气流,将电机周围的热量通过气流由下透气孔排出,因为热空气向上的原理,从下透气孔排出的热气流经过金属外包层与机头下盖之间的循环通道进行降温,并与上透气孔中的冷空气形成对流,最终达到降低机头下盖内电机的温升。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简单变形,所述风扇可以设置在电机的顶端轴部。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简单变形,所述风扇可以单独设置在机头下盖内。通过在豆浆机机头下盖上设置上下透气孔,上透气孔与下透气孔之间可以进行气流循环,使豆浆机机头内冷热空气形成对流,加快了机头下盖内热量的散失,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温升,确保了电机的性能并延长了电机的寿命。在金属外包层与机头下盖之间留有间隙或者在机头下盖上设有导流槽,使得气流可以更好的在上下透气孔之间进行流通,更好的交换机头下盖内外的气流,从而加速机头下盖内热量的散失。通过在电机上设置风扇或者在机头下盖内设置风扇,通过风扇使电机产生的热流先通过机头下盖下部的下透气孔流出,通过机头下盖与金属外包层之间的导流槽,和上透气孔进行对流,从而加速降低机头内的温度。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豆浆机机头,包括机头上盖、机头下盖,所述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所述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盖的下部设有下透气孔,所述机头下盖的上部设有上透气孔,所述上透气孔与所述下透气孔在机头下盖内外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透气孔设于所述机头下盖的下部端面或/和下部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气孔设于所述机头下盖的上部顶端或/和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盖下部与所述金属外包层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盖外侧壁具有气流循环的内凹导流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上端设有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盖内设有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扇,所述轴流扇旋转时使得气流从所述机头下盖下部的下透气孔流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机头,包括机头上盖、机头下盖,所述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所述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其中,所述机头下盖的下部设有下透气孔,所述机头下盖的上部设有上透气孔,所述上透气孔与所述下透气孔在机头下盖内外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通过在豆浆机机头下盖上设置上下透气孔,上透气孔与下透气孔之间可以进行气流循环,使豆浆机机头内空气形成对流,加快了机头下盖内热量的散失,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温升,确保了电机的性能并延长了电机的寿命。
文档编号A47J43/07GK203041903SQ2012206976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王旭宁, 明进武, 金恩来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