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6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家用生活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所述筷子笼,包括上端开口的圆柱笼体,所述的圆柱笼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内筒,圆柱内筒下端面上设有孔;圆柱笼体底部设有环形紫外线灯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使用者取、放筷子,本发明实现了对筷子的即时消毒,快捷卫生。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家用生活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

【背景技术】
[0002]筷子笼结构简单,且四面通风,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清洗过的筷子放入其中后,很容易被外界的细菌或病毒附着,引起卫生问题。现有的消毒筷子笼多采用紫外线消毒,但是结构复杂,体型较大,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包括上端开口的圆柱笼体,所述的圆柱笼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内筒,圆柱内筒下端面上设有孔;圆柱笼体底部设有环形紫外线灯管。
[0006]进一步,圆柱笼体下端面上设有排水槽。
[0007]再进一步,所述的圆柱内筒外壁与把手相连,所述把手设置在圆柱笼体外侧,并与圆柱笼体壁上的槽体间隙配合。
[0008]本发明结构简单,将清洗过后的筷子入口的一端朝下放入圆柱内筒内,启动环形紫外线灯管,对筷子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关闭环形紫外线灯管即可。使用筷子时,提起把手,使得把手沿圆柱笼体上的槽体运动,带动圆柱内筒上、下移动,间接带动筷子上、下移动,方便使用者对筷子的取、放。且圆柱内筒和圆柱笼体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孔和排水槽,方便筷子清洗后附着水的排出。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使用者取、放筷子,本发明实现了对筷子的即时消毒,快捷卫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2所示,圆柱笼体I上端开口,下端面设有排水槽;圆柱笼体I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内筒2,圆柱内筒2下端面上设有孔,圆柱内筒2外壁与把手4相连,把手4设置在圆柱笼体I外侧,并与圆柱笼体I壁上的槽体3间隙配合;圆柱笼体I底部设有环形紫外线灯管5。
[0014]本发明工作时,将清洗过后的筷子入口的一端朝下放入圆柱内筒2内,启动环形紫外线灯管5,对筷子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关闭环形紫外线灯管5即可。使用筷子时,提起把手4,使得把手4沿圆柱笼体I上的槽体3运动,带动圆柱内筒2上、下移动,间接带动筷子上、下移动,方便使用者对筷子的取、放。且圆柱内筒2和圆柱笼体I的下端面分别设有孔和排水槽,方便筷子清洗后附带的水的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包括上端开口的圆柱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笼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柱内筒,圆柱内筒下端面上设有孔;圆柱笼体底部设有环形紫外线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其特征在于:圆柱笼体下端面上设有排水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消毒筷子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内筒外壁与把手相连,所述把手设置在圆柱笼体外侧,并与圆柱笼体壁上的槽体间隙配合。
【文档编号】A47G21/00GK104223896SQ20131022095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6日
【发明者】孙鹏, 黄芳, 黄富德, 景秀清 申请人:黄富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