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煮蛋器,包括密封且可打开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加热器;第一容器底部形成定水槽,定水槽下方安装加热器;第一容器底部通过至少一连通管与第二容器连通,连通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该开口的高度小于等于定水槽的高度,另一端开口与储存在第二容器中的水形成水封,且第二容器中的水位高度低于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高度;第二容器设置至少一与大气相通的排水口。本发明电热效率较高,较为环保,节约水资源、电能,可以即时取出食用,较为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煮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煮蛋器,尤其是指一种可以循环煮蛋而无需经常换水的煮蛋器。【背景技术】
[0002]蒸气煮蛋是利用蒸气的高温将蛋煮熟,其提高了电热效率,现有技术中的煮蛋器一般都采用蒸气蒸蛋。然而,现有技术煮蛋器的缺陷在于:
一,蒸气一般通过煮蛋器上的气孔直接排出,容易造成灼伤,且污染环境,电热效率依然偏低。
[0003]二,由于蒸气排出于煮蛋器之外,带走大量水,使得每次煮蛋时都需继续加入水,浪费水资源,每次加水都需要使用专用量杯,用户加水时,很难准确称量精准的水,操作繁琐。
[0004]三,蛋煮熟之后,温度较高,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取出,或者采用专业取蛋工具取出进行冷却,无法即时食用,煮熟的蛋如果不立即进行冷却,而是自然冷却,蛋壳与蛋体会紧密粘合,造成蛋拨壳时非常困难。
[0005]四,加水量无法精确,为防止烧坏煮蛋器,往往加入过量的水,使得需额外消耗电量将过量的水煮沸。
[0006]五,现有煮蛋器通常由分离的底座、盖子,支架,量杯、蒸杯、立柱等诸多部件组成,家庭摆放及存储均不易,小部件容易丢失。煮蛋过程中一旦倾倒,盖子、鸡蛋、支架、热水等等均极易洒落出去并形成人体伤害。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且可即时冷却的煮蛋器。
[000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煮蛋器,包括密封且可打开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加热器;第一容器底部形成定水槽,定水槽下方安装加热器;第一容器底部通过至少一连通管与第二容器连通,连通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该开口的高度小于等于定水槽的高度,另一端开口与储存在第二容器中的水形成水封,且第二容器中的水位高度低于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高度;第二容器设置至少一与大气相通的排水口。
[0009]进一步,密封且可打开的第一容器由容器本体及盖体组成,盖体密封盖合于容器本体上。
[0010]进一步,盖体为平板状,盖体与容器本体相对的一侧形成弧形凸起。
[0011 ] 进一步,盖体为“U”型状,盖体与容器本体旋转密封配合。
[0012]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支撑蛋的支架,支架设置在第一容器中。
[0013]进一步,连通管为直管,直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且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上设置滤网,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
[0014]进一步,连通管为倒“U”型管,倒“U”型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且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上设置滤网,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
[0015]进一步,连通管为由正“U”型管和倒“U”型管组成的双“U”型管,双“U”型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且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上设置滤网,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
[0016]进一步,第二容器底部形成沉槽,连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位于该沉槽中。
[0017]进一步,排水口为敞口 ;加热器下方形成散热空腔,或采用隔离装置与第二容器内的水进行分隔。
[0018]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煮蛋时,往定水槽中加水,定水槽的水加满后,水通过连通管流入第二容器中。加热器开始工作,迅速将定水槽中的水汽化为水蒸气,并将第一容器中的热空气通过连通管排出,同时,水蒸气将置于第一容器中的蛋煮熟,当定水槽内的水煮干时,加热器表面迅速升温,通过定水槽的水同时实现加热时间的控制,水烧干后设备自动断电,停止加热,内部容器温度开始下降,而水蒸气与蛋进行热交换后变成液态水,且水蒸气碰到第一容器内壁时也变成液态水,此时,第一容器内形成负压,第二容器中的水迅速填满第一容器对煮熟蛋进行冷却,而连通管的另一端开口始终与第二容器中的水形成水封,即水将连通管的另一端开口淹没;冷却后,打开第一容器时,第一容器内的水再次联通大气,通过虹吸原理,将第一容器中的水再次通过连通管进入第二容器中,而定水槽中依然加满水,此时,可以进行第二次煮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蒸气封闭在第一容器中充分与蛋进行热交换,电热效率较高,第一容器内的水蒸气通过连通管进入第二容器,出口处有冷水,热空气和水蒸气经过冷水后,会自动冷却,且不会因蒸气排出而污染环境。
[0019]二,蒸气封闭在第一容器中,加一次水后可以多次煮蛋,不会造成水大量流失,节约水资源。
[0020]三,蛋煮熟之后,第二容器中的水迅速进入第一容器中将蛋冷却,可以即时取出食用。
[0021]四,加水量可以精确,只需将定水槽中的水加满即可,定水槽的水量是固定的,每次第一容器的水流回第二容器,留在定水槽内的水都是固定的,保证每次加热鸡蛋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且多余的水会通过连通管流入第二容器中,节约电能。
[0022]五,较为安全,加热器对定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热空气通过连通管进入第二容器中的冷水中冷却,同时,冷却蛋之后的水温依然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标号说明
第一容器I容器本体11
盖体12第二容器2 沉槽21加热器3
定水槽4连通管5
开口(51、52)排水口 6 支架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6]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煮蛋器,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及加热器3。
[0027]第一容器I底部形成定水槽4,定水槽4下方安装加热器3。加热器3有自动断电功能,温度超过120以上,可以实现自动断电,当定水槽4内水烧干后,会迅速升温,超过120度,实现自动断电,加热器3由市场直接购买。通过设置定水槽4的水量和加热器3的功率,当加热器3工作后,将定水槽4的水烧干,加热器3的温度会从100度迅速上升到250度,通过温控仪实现自动断电,加热器3加热的时间和加热器3的功率及定水槽4的水量相关,通过设计定水槽4的水量,可以实现自动管理加热时间的效果,用定水槽4的水来做定时器。
[0028]第一容器I底部通过至少一连通管5与第二容器2连通,连通管5的一端开口 51位于第一容器I底部,该开口 51的高度小于等于定水槽4的高度,以保证定水槽4水满后,可以通过连通管5流至第二容器中,另一端开口 52与储存在第二容器2中的水形成水封,即第二容器2中的水可以始终将连通管5另一端开口 52堵住。第二容器2设置至少一与大气相通的排水口 6。排水口 6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或者是敞口。
[0029]排水口 6可以有外倾切口,既可以联通大气,也可以方便将第二容器2内的水通过倾斜的方式倒出去,外倾切口可以防止倒水时水沿着外壁向下流出。
[0030]可以在第一容器I与连通管5的连接处设置一个过滤网,一旦煮蛋时鸡蛋破裂,破裂的鸡蛋和蛋壳不会进入连通管5,过滤网会把大块的鸡蛋和蛋壳拦住,这样可以用手工清理破裂的鸡蛋。
[0031 ] 为方便蛋的取放,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支撑蛋的支架7,支架7安装在第一容器I中,支架7优选位与第一容器一体化,减少部件数量。
[0032]为保证第二容器2中的水始终将连通管5另一端开口 52淹没,打开第一容器I时,水顺利进入第二容器2中,第二容器2底部形成沉槽21,连通管5的另一端开口 52位于该沉槽21中。第一容器I的水全部排入第二容器2后,第二容器2的水位低于定水槽4的高度,确保第一容器I和第二容器2之间形成水位差。
[0033]为方便打开第一容器1,进而方便往定水槽4中加水,第一容器I由容器本体11及盖体12组成,盖体12密封盖合于容器本体11上。
[0034]本发明使用时,往定水槽中4加水,水满后通过连通管5流入第二容器2中,直到流入第二容器2中水的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容器I容积时停止加水。
[0035]加热器3开始工作,将定水槽4中的水汽化为水蒸气,并将第一容器I中的热空气通过连通管5排出,水蒸气将蛋煮熟,而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此时,第一容器I内形成负压,第二容器2中的水填满第一容器I,对煮熟蛋进行冷却,而连通管5的另一端开口 52始终与第二容器2中的水形成水封,即水将连通管5的另一端开口 52淹没。
[0036]冷却后,打开第一容器I时,第一容器I中的水再次通过连通管5进入第二容器2中,而定水槽4中依然加满水,此时,可以进行第二次煮蛋,当定水槽4中水位下降时,打开第一容器I将其加满。
[0037]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盖体12为平板状,盖体12与容器本体11相对的一侧形成弧形凸起121,弧形凸起121作用在于,当打开盖体12时,水滴不会存留在盖体12上伤人,而滴落在容器本体11中。
[0038]本实施例中,连通管5为直管,直管5的一端开口 51位于第一容器I底部,另一端开口 52位于第二容器2底部。本实施例中,支架7为设置于定水槽4周围的立柱,此时,蛋放置于立柱与第一容器I内壁之间。在加热器4下方形成散热空腔,而第二容器2底部盛水部分设计为环形结构。排水口 6设计为一个,位于第二容器2侧部上端。
[0039]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通管5为由正“U”型管和倒“U”型管组成的双“U”型管,双“U”型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设计为双“U”型管,当第二容器2中的水通过大气压流至第一容器I中对鸡蛋进行冷却时,打开第一容器I后,水不会立即回流至第二容器2中,只有当第一容器I中水位高于双“U”型管顶点53时,才出现虹吸现象,将水吸回第二容器2中,使得煮熟后的蛋得到充分的冷却。
[0040]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一,连通管5为倒“U”型管,倒“U”型管的一端开口 51位于第一容器I底部,另一端开口 52位于第二容器2底部。同样,设计为倒“U”型管,当第二容器2中的水通过大气压流至第一容器I中对鸡蛋进行冷却时,打开第一容器I后,水不会立即回流至第二容器2中,只有当第一容器I中水位高于倒“U”型管顶点54时,才出现虹吸现象,将水吸回第二容器2中,使得煮熟后的蛋得到充分的冷却。二,支架7为设置于定水槽4周围的立柱及置于立柱上的平板,蛋放置于平板上,使定水槽4中的水蒸气直接作用于蛋周围,使蛋快速煮熟。三,加热器3位于第二容器2底部上方。
[0041]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盖体12为“U”型状一体化结构,盖体12与容器本体11旋转密封配合,通常采用密封硅胶垫旋转密封。连通管5为直管,且对称设置为两根,对应地,第二容器2底部设置两沉槽21。排水口 6为敞口,较大面积与空气接触。加热器3位于第二容器2底部上方。支架7为设置于定水槽4周围的立柱,蛋放置于立柱与第一容器I内壁之间。
[0042]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与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通管5为单根直管;在加热器4下方形成散热空腔,而第二容器2底部盛水部分设计为环形结构。
[0043]第一容器I在盖体12关闭后,必须为一个全密封状态,整个煮蛋加热过程中,第一容器I都是处于一个密闭状态,第二容器2则始终联通大气。
[0044]使用时,如果连通管5为直管,开始时向定水槽4加水,定水槽4水满后,水通过连通管5进入第二容器2中,直到第二容器2的水面高度接近第一容器I的连通管5入水口(开口 51)处,且根据设计,此时第二容器2水的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容器I容积,这时,停止加水。[0045]如果连通管5为U型管或组合的双U型管,开始时向第一容器I加水,一直将第一容器I的水面加至超过U型管的顶部最高的高度后,停止加水,这时通过虹吸原理,第一容器I的水会自动流入第二容器2,除定水槽4内的水之外,所有高于第一容器I连通管5入水口(开口 51)高度的水,都会流入第二容器2,此时第二容器2内的水面高度低于第一容器I内连通管5入水口(开口 51)的高度,从而实现虹吸工作原理。
[0046]第一容器I水排完后,放入蛋,合上盖体12后,第一容器I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此时开始加热,定水槽4内的水迅速开始沸腾,并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会提高第一容器I内的气压,从而将第一容器I内混合的空气和水蒸气通过连通管5,混合气体排出到第二容器2内时,由于连通管5在第二容器2内始终保持水封状态,热空气通过连通管5排出后,立即与水进行热交换,排出至外部的空气均为低温状态,水蒸气则会立即冷却,融入第二容器2的水中。通过5分钟以上时间的加热,第一容器I内大部分的空气被排出至第二容器2,第一容器I内的气压主要由水蒸气产生,内部空气非常之少。
[0047]通过加热器3的工作,定水槽4的水不断沸腾和汽化,当定水槽4内的水烧干后,加热器3表面温度失去水的恒温保护作用,会迅速升温超过120度以上,通过一个温度测量断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对加热器3的自动断电,停止加热。加热过程中即使设备倾斜,由于第一容器I是密闭状态,内部的蛋和热水及蒸汽,都不会外泄,运行很安全。
[0048]加热器3的功率是固定的,通过设置定水槽4内的水量,可以有效控制定水槽4内的水烧干的时间,煮熟蛋的时间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因此通过设计加热器3的功率和定水槽4的水量,可以实现加热时间的管理,从而取代定时器,实现设备自动加热,自动关闭,自动定时等诸多功能,且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廉。
[0049]设备停止加热后,第一容器I内的水蒸气开始降温并凝结成液态水,第一容器I内的气压开始迅速下降,由于第二容器2联通大气,连通管5的两端形成压力差,第二容器2内的水通过连通管5被压入第一容器1,进入第一容器I的是冷水,会进一步加快第一容器I内水蒸气的降温,第一容器I的水蒸气会快速实现全部液化,第一容器I内几乎没有气体,第二容器2的水会通过连通管5大量进入第一容器I,填满所有的空间。进入第一容器I的冷水可以实现对煮熟蛋的冷却作用。
[0050]由于第二容器2内的水容积大于第一容器I的容积,所以第二容器2内的水不会全部进入第一容器1,剩余的水量足够填满底部连通管5处的沉槽21,从而实现对第二容器2内连通管5出口(开口 52)的水封,连通管5的两端都是水封状态,借助大气压力,第一容器I的冷却水会保持在第一容器I内部。
[0051]冷却后,开打第一容器I的盖体12,第一容器I内的水立即与大气联通,由于第一容器I内水面高度高于第二容器2的水面高度,此时,第一容器I和第二容器2都联通大气,连通管5的两端再次形成压力差,而连通管5的两端都处于水封状态,第一容器I内的水会通过连通管5进入第二容器2内,除定水槽4内的水无法排除外,其它的水被排入第二容器2。
[0052]从第一容器I中取出蛋,即可食用,此时第一容器I内定水槽4被重新注满水,而且水量非常标准,仅和定水槽4设计的容积相关,无需人为操控和管理。
[0053]由于连通管5位于第一容器I开口 51处有滤网,如果在煮蛋过程中遇到蛋破裂,滤网可以将破碎鸡蛋的大块固体挡住,方便用户清洗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内的杂物可以通过上部的出口直接倒出,有效解决设备清洗问题,保持第一容器I和第二容器2的卫生。
[0054]如需再次煮蛋,则不再需要加水,只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将蛋放入第一容器内1,合上盖体12,开始加热,重复其余步骤,如此循环反复。
[0055]容器内的水只有一种途径被带出,就是每次取出蛋时,蛋表面会附着少量水,多次使用后,当第二容器2内的水量不足以填满第一容器I时,第二容器2内的全部水均进入第一容器I且不足,连通管5在第二容器2沉槽21内无法实现水封,空气则会通过连通管5进入第一容器I,一旦空气进入第一容器I,进入第一容器I的冷却水会在空气进入后,通过连通管5重新返回到第二容器2,也一样可以实现对蛋的冷却,只是冷却时间相对较少,效果差一些。
[0056]如果出现以上情况,用户在煮蛋完毕后,打开盖子,会发现第一容器I内没有水,说明第二容器2内的水不足,可以通过第二容器2的出口设计,将第二容器2内的水倒出,重复加水的操作,再次进行使用。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且可打开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加热器;第一容器底部形成定水槽,定水槽下方安装加热器;第一容器底部通过至少一连通管与第二容器连通,连通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该开口的高度小于等于定水槽的高度,另一端开口与储存在第二容器中的水形成水封,且第二容器中的水位高度低于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高度;第二容器设置至少一与大气相通的排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密封且可打开的第一容器由容器本体及盖体组成,盖体密封盖合于容器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盖体为平板状,盖体与容器本体相对的一侧形成弧形凸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盖体为“U”型状,盖体与容器本体旋转密封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蛋的支架,支架设置在第一容器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连通管为直管,直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且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上设置滤网,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连通管为倒“U”型管,倒“U”型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且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上设置滤网,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连通管为由正“U”型管和倒“U”型管组成的双“U”型管,双“U”型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容器底部,且连通管于第一容器内的开口上设置滤网,另一端开口位于第二容器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容器底部形成沉槽,连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位于该沉槽中,且连通管的开口高度低于沉槽的最高水平高度,在沉槽内充满水的情况下,保持连通管的水封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排水口为敞口;加热器下方形成散热空腔。
【文档编号】A47J29/02GK103431760SQ201310363866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陈海宁 申请人:陈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