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出式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68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出式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尤其是可以隐藏进饮料盒封口的导出式吸管。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大部分饮料盒,在饮用时多需要用附带的吸管刺破包装进行饮用,有时一时找不到吸管而难以打开饮料进行饮用。当吸管插入饮料盒饮用时,因为吸管的硬度问题,较软刺不破包装,较硬时对孩子的使用造成安全问题,尤其孩子在喝饮料时摔倒而造成吸管插到孩子嘴或者其他部位造成伤害。这样的吸管不仅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导出式吸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导出式吸管,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上盖主体、细管主体和粗管主体,上盖主体由上盖封口座I和封口圆锥体2组成,细管主体由长圆管3、可折叠圆管4和短圆管5组成,短圆管5上设有第一阻挡圈9和第二阻挡圈8,粗管主体由粗圆管7和阻挡体6组成,长圆管3插入到封口圆锥体2中,粗圆管7套在长圆管3外周。本实用新型的导出式吸管,隐藏在饮料盒的封口处,使用时只需提起上盖即可将可折叠圆管导直,从而 导出细管,就可正常使用,操作方便,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价格也比较低廉,适于批量生产、推广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导出式吸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粗管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封口座,2、封口圆锥体,3、长圆管,4、可折叠圆管,5、短圆管,6、阻挡体,7、粗圆管,8、第二阻挡圈,9、第一阻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导出式吸管,包括上盖主体、细管主体和粗管主体,上盖主体由上盖封口座I和封口圆锥体2组成,细管主体由长圆管3、可折叠圆管4和短圆管5组成,短圆管5上设有第一阻挡圈9和第二阻挡圈8,粗管主体由粗圆管7和阻挡体6组成,长圆管3插入到封口圆锥体2中,粗圆管7套在长圆管3外周。阻挡体6的直径大于粗圆管7的直径,柔韧性比较好。[0013]包装时粗管套细管,长圆管3插入到封口圆锥体2内,因为细管主体有段可折叠圆管4,当可折叠圆管展开时,细管的总长度可以达到饮料盒高度的1.4倍,包装时可折叠圆管4呈折叠状态,将其一起包装进饮料盒内。饮用时,打开上盖主体带出细管,细管带动粗管一起往上走时,粗管上的阻挡体6卡在饮料内包装上而停止向上运动,同时细管继续往上走,把可折叠圆管4导直,一定程度后由阻挡圈卡住,至此细管被拉出。轻轻往下一压细管,便可饮用饮料了。本实用新型未详 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导出式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主体、细管主体和粗管主体,上盖主体由上盖封口座⑴和封口圆锥体⑵组成,细管主体由长圆管(3)、可折叠圆管⑷和短圆管(5)组成,短圆管(5)上设有第一阻挡圈(9)和第二阻挡圈(8),粗管主体由粗圆管(7)和阻挡体(6)组成,长 圆管(3)插入到封口圆锥体⑵中,粗圆管(7)套在长圆管(3)外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尤其是可以隐藏进饮料盒封口的导出式吸管。一种导出式吸管,包括上盖主体、细管主体和粗管主体,上盖主体由上盖封口座和封口圆锥体组成,细管主体由长圆管、可折叠圆管和短圆管组成,短圆管上设有第一阻挡圈和第二阻挡圈,粗管主体由粗圆管和阻挡体组成,长圆管插入到封口圆锥体中,粗圆管套在长圆管外周。本实用新型的导出式吸管,隐藏在饮料盒的封口处,使用时只需提起上盖即可将可折叠圆管导直,从而导出细管,就可正常使用,操作方便,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价格也比较低廉,适于批量生产、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47G21/18GK203121945SQ20132002090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崔传德 申请人:崔传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