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抗皱床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71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抗皱床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尤指一种铺设于床垫上的床罩。
背景技术
由于睡眠时的翻身,床罩随之被拖动,产生下滑、松散、起皱等现象,不但造成起床后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整理,而且床罩的偏离、松散和褶皱会影响舒适性,从而影响睡眠质量。针对这类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背部设置松紧带的新型床罩,其将松紧带与床垫捆绑在一起,起到固定床罩的作用,然而这类产品存在松紧带与床垫的接触面过小,加上长时间的使用,松紧带容易出现老化松弛甚至脱落的现象,以及对床垫的厚薄对松紧带的长短有不同规格要求的影响,其通用性较差,仍然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在睡眠时床罩容易发生下滑、松散、起皱以及通用性不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抗皱床罩,它不仅能防止翻身时床罩的滑动,而且还能防止褶皱的产生并能适合各厚度的床垫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防滑抗皱床罩,包括床罩本体,床罩本体背面四周缝制有用以包裹床垫四周及底面边缘的立罩,该立罩的外围端还缝制有一容纳绳索的绳索通道,绳索通道设有让绳索两端裸露于通道外的开口。将床罩本体铺设于床垫面上,再将立罩套设在床垫四周及底面边缘上,形成一束口状袋子将床垫装入其中,最后将绳索两头配合拉紧并系好。更优的;本实用新型的立罩为编织物材料作成,包括普通的布料以及具有弹力的布料或者是网状的编织物等。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床罩相比;改进后的床罩不易下滑、松散并保持平整,让人感觉更舒适,还使得房间更加整洁、温馨、美观,而且通用性强,适合各种厚度的床垫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罩本体、2-床垫、3-立罩、4-绳索通道、5-绳索、6-床罩本体背面与立罩缝制连接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抗皱床罩,包括床罩本体1,在床罩本体I的背面四周根据床垫2的大小缝制一个用以包裹床垫2四周及背面边缘的立罩3 (参考图1床罩本体I背面与立罩3缝制连接示意6),该立罩3可以是编织布也可以是编织网之类的材料,在立罩3的外围端还缝制有一条用以容纳绳索5的绳索通道4,该绳索通道4上设有让绳索5两端裸露于绳索通道4外的开口。使用时将床罩本体I铺设于床垫2面上,然后再将立罩3套设在与之匹配的床垫2四周及底面边四周缘上,立罩3形成一束口状袋子将床垫2装入其中,最后将绳索5两头配合拉紧并系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立罩3可以采用具有弹力的布料,这样其自身紧绷于床垫2上,再加上绳索5的牵拉捆绑,使之更加结实、牢固;从而将床罩本体I牢牢地固定在床垫2面上,当在睡眠时不管怎样活动,床罩本体I均不会移位和褶皱,从而解决的床罩褶皱和滑动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铺设床罩本体1,也便于拆卸清洗。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进后的防滑抗皱床罩不仅不易滑动、松散并保持平整,让人感觉更舒适,还使得房间看上去更加整洁、温馨、美观,由于采用绳索5牵拉结构,适合这种厚度的床垫使用,增强了产品的通用性,是一款理想的家具用品,值得推广应用。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滑抗皱床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以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可以将本构思应用于桌面布、沙发布等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还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抗皱床罩,包括床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罩本体背面四周缝制有用以包裹床垫四周及底面边缘的立罩,该立罩的外围端还缝制有一容纳绳索的绳索通道,所述的绳索通道设有让绳索两端裸露于外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抗皱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罩为编织物材料作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抗皱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物材料为布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抗皱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具有弹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抗皱床罩,在床罩本体背面四周缝制有用以包裹床垫四周及边缘的立罩,该立罩的外围端还缝制有一道容纳绳索的绳索通道,该绳索通道上设有让绳索两端裸露于外的开口。将床罩本体铺设于床垫面上,再将立罩套设在床垫四周及底面边缘上,最后将绳索两头配合拉紧并系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进后的防滑抗皱床罩不易滑动、松散并保持平整,让人感觉更舒适,还使得房间更加整洁、温馨、美观,适合各种厚度的床垫使用,增强了产品的通用性。
文档编号A47G9/02GK203041572SQ2013200217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何长龙 申请人:何长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