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便携洁牙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洁牙用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洁牙用具的样式很多,但是大多为牙刷和牙缸分体制造,单独销售和配合使用的,出差时都要装在一起,携带不方便、不卫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洁牙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牙刷和牙缸分体设置,出差时装在一起携带不方便、不卫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洁牙用具,包含牙刷本体、内套筒和外套筒,牙刷本体、内套筒和外套筒的连接均通过锥面套接,牙刷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刷毛,牙刷本体的后端周径呈锥形逐渐增大;内套筒 为前端开口且底端封口的锥形圆筒形状,从开口端到底端的外圆直径也是同步逐渐增大的,内套筒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牙刷本体的最大直径,内套筒开口直径小于牙刷本体的后端直径;外套筒为前端开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状,外套筒的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内套筒的最大直径,在外套筒开口端锥形外圆设置有套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牙刷本体长度为正常牙刷的1/2,内套筒可以套在牙刷本体末端,加长牙刷本体;外套筒可以套在内套筒的末端,也可以独立拆开做牙缸用;套筒开口端设置套头,携带时套头套在外套筒的顶端,用来防止外界脏物进入。另外,牙刷本体可以装进套筒内腔中,保证在携带时牙刷的清洁卫生;方便、卫生、便携,特别适合出差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洁牙用具的加长使用状态展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洁牙用具的分拆使用状态展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洁牙用具携带状态示意图。图中,1.牙刷本体;2.内套筒;3.套头;4.外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洁牙用具的结构是,包含牙刷本体1、内套筒2和外套筒4,牙刷本体1、内套筒2和外套筒4的连接均通过锥面套接,达到最长伸展状态(即使用状态);牙刷本体I的前端设置有刷毛,牙刷本体I的后端周径呈锥形逐渐增大,长度为正常牙刷的1/2 ;内套筒2为前端开口且底端封口的锥形圆筒形状,从开口端到底端的外圆直径也是同步逐渐增大的,内套筒2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牙刷本体I的最大直径,内套筒2开口直径小于牙刷本体I的后端直径,保证牙刷本体I不会从内套筒2前端脱出;外套筒4为前端开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状,外套筒4的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内套筒2的最大直径,在外套筒4开口端锥形外圆设置有套头3,套头3通过内螺纹与外套筒4开口端锥形外圆设置的外螺纹套接。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洁牙用具的使用方法是,I)刷牙时,去掉套头3,将牙刷本体I从内套筒2中向前伸出,并将内套筒2从外套筒4中向前伸出,牙刷本体1、内套筒2和外套筒4的连接均通过锥面套接,使得内套筒2开口端夹紧牙刷本体I的末端,使得外套筒4开口端夹紧内套筒2的末端,达到最长伸展状态,能够用来增长牙刷本体I的抓握长度,见图1。2)刷牙时,去掉套头3,向前拉出牙刷本体I和内套筒2,外套筒4开口端放大松开内套筒2的末端,牙刷本体I和内套筒2就从外套筒4中抽出来单独使用,外套筒4也同时单独用来做牙缸使用,见图2。3)携带时将牙刷本体I收进内套筒2内腔,并将内套筒2收进外套筒4内腔中,盖上套头3,外套筒4变成牙刷本体I的密封盒子用于携带,既卫生又不会受到挤压或散乱,见图3。 ·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洁牙用具,其特征在于:包含牙刷本体(1)、内套筒(2)和外套筒(4),牙刷本体(I)、内套筒(2 )和外套筒(4)的连接均通过锥面套接, 牙刷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刷毛,牙刷本体(I)的后端周径呈锥形逐渐增大; 内套筒(2)为前端开口且底端封口的锥形圆筒形状,从开口端到底端的外圆直径也是同步逐渐增大的,内套筒(2)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牙刷本体(1)的最大直径,内套筒(2)开口直径小于牙刷本体(1)的后端直径; 外套筒(4)为前端开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状,外套筒(4)的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内套筒(2)的最大直径,在外套筒(4)开口端锥形外圆设置有套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洁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头(3)通过内螺纹与外套筒(4)开口端锥形外圆设置的外螺纹套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洁牙用具,包含牙刷本体、内套筒和外套筒,牙刷本体、内套筒和外套筒的连接均通过锥面套接,牙刷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刷毛,牙刷本体的后端周径呈锥形逐渐增大;内套筒为前端开口且底端封口的锥形圆筒形状,从开口端到底端的外圆直径也是同步逐渐增大的,内套筒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牙刷本体的最大直径,内套筒开口直径小于牙刷本体的后端直径;外套筒为前端开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状,外套筒的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内套筒的最大直径,在外套筒开口端锥形外圆设置有套头。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筒从牙刷本体上取下时充当牙缸;另外,牙刷本体装进套筒内腔中,保证了携带时牙刷的清洁卫生。
文档编号A46B7/00GK203088016SQ20132002183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黄强, 樊晶晶 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