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勺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41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勺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勺子,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儿童或者特殊人群的勺子。
背景技术
勺子是人们用餐时的常用餐具,现有的勺子,勺柄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勺子,在人们吃饭时,特别是儿童用勺子吃饭时,由于儿童手腕不灵活,勺子尖部转过来放到嘴里比较困难,盛好的饭容易撒掉。又由于勺子尖和手柄在一条直线上,儿童在把勺子放入口中时,容易探入口中太深,而伤到咽喉。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勺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勺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人们安全方便用餐,特别是在儿童或者特殊人群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勺子,包括勺柄和勺头,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不相互重合。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形成夹角,并在勺头入口方向与勺柄形成的夹角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勺柄与勺头为一个整体,勺柄与勺头连接处在勺头后部顶端偏下的勺头长度的1/3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勺柄和勺头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两条中心线有个夹角,夹角大于等于90度,小于180度。这样的勺子,在人们吃饭时,特别是儿童用勺子吃饭时,方便儿童使用,避免了由于儿童手腕不灵活,勺子尖部转过来放到嘴里比较困难的情况。勺柄与勺头为一个整体,勺柄与勺头连接处不在勺头后部顶端,而是在勺头后部顶端偏下一点,这样在儿童把饭送入口中时,勺头不会全部送入嘴里,勺柄会挡在嘴边,避免了勺头送入口中太深,而伤到咽喉。本实用新型的勺子,是按右手使用设计的,所以可以纠正左撇子儿童使用左手的习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勺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勺头;2、勺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根据图1所示,一种勺子,包括勺柄2和勺头1,所述勺柄2的中心线和勺头I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不相互重合。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形成夹角,并在勺头入口方向与勺柄形成的夹角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最佳实施角度为120度至160度之间。所述勺柄2与勺头I为一个整体,勺柄与勺头连接处在勺头后部顶端偏下的勺头长度的1/3处。人们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勺子吃饭时,使用方便,不用在往嘴里送饭时,弯曲手腕了,避免了由于儿童手腕不灵活,勺子尖部转过来放到嘴里比较困难的情况,更加安全可靠。也可避免由于勺子尖和手柄在一条直线上,儿童在把勺子放入口中时,容易探入口中太深,而受到伤害。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勺子,是按右手使用设计的,所以可以纠正左撇子儿童使用左手的习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勺子,包括勺柄和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不相互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勺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勺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形成夹角,并在勺头入口方向与勺柄形成的夹角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勺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与勺头为一个整体,勺柄与勺头连接处在勺头后部顶端偏下的勺头长度的1/3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勺子,包括勺柄和勺头,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不相互重合。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勺柄的中心线和勺头的中心线在勺子的俯视状态下形成夹角,并在勺头入口方向与勺柄形成的夹角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最佳实施角度为120度至160度之间。所述勺柄与勺头为一个整体,勺柄与勺头连接处在勺头后部顶端偏下的勺头长度的1/3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由于儿童手腕不灵活,勺子尖部转过来放到嘴里比较困难的情况。也可避免由于勺子尖和手柄在一条直线上,儿童在把勺子放入口中时,容易探入口中太深而受到伤害。本实用新型的勺子,是按右手使用设计的,可以纠正左撇子儿童使用左手的习惯。
文档编号A47G21/04GK203059230SQ2013200376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韩海威, 韩雨欣, 高瑞芝, 韩昊澎, 杨佳颖 申请人:韩海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