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挤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41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把挤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特别是一种拖把挤水器。
背景技术
拖把是一种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是用来拖地,具体使用的时候,需要首先将拖把冲洗干净,然后尽可能的将拖把上的水挤出,然后再去拖地,但是,现有的情况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挤出装置,因而打扫卫生人员只得以用手拧拖把的方式挤出多余的水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拧干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将拖把上多余的水挤出的拖把挤水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挤水器,包括两块平行放置的立板,所述两块立板之间固定有一块垂直于立板的固定挤水板和一块活动挤水板,所述两块立板上均设有一个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活动挤水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与活动挤水板相铰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脚踏摇把。为了能更好的将两块立板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挤水器,所述两块立板之间设有两根固定连接用的横梁。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I)结构简单;(2)将冲洗过的拖把放入固定挤水板和活动挤水板之间,踏动脚踏摇把,在脚踏摇把的带动下,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活动挤水板逐渐靠近固定挤水板,在靠近的过程中,逐步挤压拖把,从而将拖把中的多余水分挤出,非常方便;(3)两块立板之间设有两根固定连接用的横梁,能更牢靠的将两块立板固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图中:1、转轴,2、转轴孔,3、立板,4、固定挤水板,5、活动挤水板,6、横梁,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脚踏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挤水器,包括两块平行放置的立板3,所述两块立板3之间固定有一块垂直于立板3的固定挤水板4和一块活动挤水板5,所述两块立板3上均设有一个转轴孔2,所述转轴孔2之间设有转轴1,所述转轴I上固定有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与活动挤水板5之间设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7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的另外一端与活动挤水板5相铰接,所述转轴I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脚踏摇把9 ;所述两块立板3之间设有两根固定连接用的横梁6。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挤水器,结构简单,将冲洗过的拖把放入固定挤水板4和活动挤水板5之间,踏动脚踏摇把9,在脚踏摇把9的带动下,通过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驱动活动挤水板5逐渐靠近固定挤水板4,在靠近的过程中,逐步挤压拖把,从而将拖把中的多余水分挤出,非常方便。另外,两块立板3之间设有两根固定连接用的横梁6,能更牢靠的将两块立板3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挤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平行放置的立板(3),所述两块立板(3)之间固定有一块垂直于立板(3)的固定挤水板(4)和一块活动挤水板(5),所述两块立板(3)上均设有一个转轴孔(2),所述转轴孔(2)之间设有转轴(I),所述转轴(I)上固定有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与活动挤水板(5)之间设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7)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的另外一端与活动挤水板(5)相铰接,所述转轴(I)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脚踏摇把(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立板(3)之间设有两根固定连接用的横梁(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把挤水器,包括两块平行放置的立板,两块立板之间固定有一块垂直于立板的固定挤水板和一块活动挤水板,两块立板上均设有一个转轴孔,转轴孔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活动挤水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与活动挤水板相铰接,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脚踏摇把;两块立板之间设有两根固定连接用的横梁。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将拖把放入固定挤水板和活动挤水板之间,踏动脚踏摇把,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活动挤水板逐渐靠近固定挤水板,在靠近的过程中,逐步挤压拖把,从而将拖把中的多余水分挤出,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47L13/59GK203153674SQ20132003763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高忠青 申请人:高忠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