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充气式旅行靠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靠枕,特别涉及一种充气式旅行靠枕。
背景技术:
我们在乘车长途旅行中往往有着这样的烦恼。由于长时间的乘车大多乘客都会有疲乏感,常常需要短时间的睡眠来缓解路途的劳累。可是在睡眠、休息中由于头部与颈部没有稳定的支撑点导致乘客无法在乘车环境内拥有舒适的休息条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气式旅行靠枕,充气后能够在乘车环境下,通过固定吸盘和粘扣固定于车体玻璃、车内座椅之上,为乘客的头部与颈部提供舒适的依靠点。并且本实用新型是充气式,不仅可以缓冲车辆在行驶中带来的颠簸感并且便于收纳、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气式旅行靠枕,包括:一旅行靠枕主体,—设置旅行靠枕主体一侧的倚靠部,以及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另一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有均匀分布于连接部本体上的若干个固定吸盘,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固定于车体玻璃,在所述连接部本体上还开设一进出气塞口,用于旅行靠枕主体的充气与放气。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中部还包括一横向设置于连接部本体上的尼龙粘扣,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固定于车内座椅。优选的,在所述倚靠部上设置有绒布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吸盘和粘扣固定于车体玻璃、车内座椅之上,为乘客的头部与颈部提供舒适的依靠点。并且本实用新型是充气式,不仅可以缓冲车辆在行驶中带来的颠簸感并且便于收纳、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和图2,—种充气式旅行靠枕,包括:一旅行靠枕主体I,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I 一侧的倚靠部2,以及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I另一侧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包括有均匀分布于连接部本体4上的若干个固定吸盘5,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I固定于车体玻璃,在所述连接部本体4上还开设一进出气塞口 6,用于旅行靠枕主体I的充气与放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中部还包括一横向设置于连接部本体4上的尼龙粘扣7,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I固定于车内座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倚靠部2上设置有绒布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吸盘和粘扣固定于车体玻璃、车内座椅之上,为乘客的头部与颈部提供舒适的依靠点。并且本实用新型是充气式,不仅可以缓冲车辆在行驶中带来的颠簸感并且便于收纳、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旅行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旅行靠枕主体, 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一侧的倚靠部, 以及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另一侧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有均匀分布于连接部本体上的若干个固定吸盘,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固定于车体玻璃, 在所述连接部本体上还开设一进出气塞口,用于旅行靠枕主体的充气与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旅行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中部还包括一横向设置于连接部本体上的尼龙粘扣,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固定于车内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旅行靠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倚靠部上设置有绒布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旅行靠枕,包括一旅行靠枕主体,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一侧的倚靠部,以及一设置旅行靠枕主体另一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有均匀分布于连接部本体上的若干个固定吸盘,用于将旅行靠枕主体固定于车体玻璃,在所述连接部本体上还开设一进出气塞口,用于旅行靠枕主体的充气与放气。本实用新型是充气式,不仅可以缓冲车辆在行驶中带来的颠簸感并且便于收纳、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041601SQ2013200462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刘子建, 马璿, 李金兰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