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主要由锅本体及设在锅本体下的螺旋涵道构成,能有效延长燃气在锅底的行程和增大吸热面积,能大幅提高热效率,节省大量能源。
【专利说明】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
[0001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
[0002]【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炒锅,只是在锅底设有螺旋形筋条,并不能真正控制气流的流径,所起的节能作用很有限。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它能使燃烧的燃气热气流沿设在锅底的密闭的螺旋涵道内运动,从而延长了热气流在锅底的行程和热传递时间,大大增加了受热面积,从而可大幅提高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包括锅本体、手柄、涵道外罩、螺旋涵道隔片、进气口、排气口、手柄。其特征在于:锅本体、涵道外罩、螺旋形涵道隔片共同在锅底构成多个密闭的螺旋涵道,每个螺旋涵道都紧贴锅底盘旋而上,每个进气口的高度大于排气口的高度。涵道外罩底部设有圆形开口,每个螺旋涵道的进气口都设在锅底,排气口设在锅沿下方;所述的手柄与锅边沿紧固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使燃烧的燃气热气流进入设在锅底的进气口后,被迫沿着密闭的螺旋涵道呈螺施轨迹绕行在锅底,从而大大延长了热气流在锅底的行程和热传递时间,同时螺旋涵道的四壁也吸收热量,大幅增加了吸热面积,从而大幅提高了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较高的进气口也便于热燃气的收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正视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仰视局部示意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0]由图1、图2和图3中可看出,这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包括:锅本体1、手柄
2、涵道外罩3、螺旋形涵道隔片4、进气口 5、排气口 6、螺旋涵道7、圆形开口 8。
[0011]使用中,将锅置于燃气灶上,点燃燃气后,热气流经圆形开口 8从设在锅底的进气口 5进入螺旋涵道7并沿螺旋涵道上升环行于锅底,其热量被锅本体1、涵道外罩3、螺旋涵道隔片4所吸收,然后从排气口 6排出。
[0012]由图1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设有锅本体1、手柄2、涵道外罩3。
[0013]由图2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设有螺旋涵道隔片4、排气口 6、螺旋涵道7。
[0014]由图3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设有进气口 5。
[0015]由图3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涵道外罩3底部设有圆形开口 8。
[0016]由图2可看出,所述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的螺旋涵道隔片4上端高度小,下端高度大,使得进气口 5的高度大于排气口 6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包括锅本体(I)、手柄(2)、涵道外罩(3)、螺旋形涵道隔片(4)、进气口(5)、排气口(6)、螺旋涵道(7),其特征在于:锅本体(I)、涵道外罩(3)、螺旋形涵道隔片(4)共同在锅底构成多个密闭的螺旋涵道(7);每个螺旋涵道(7)的进气口(5)都设在锅底,排气口(6)设在锅沿下方,并紧贴锅本体(I)沿螺旋轨迹围绕锅本体(I)盘旋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其特征是:螺旋涵道(7)的进气口(5)的高度大于排气口(6)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涵道式燃气节能炒锅,其特征是:涵道外罩(3)底部设有圆形开口(8)。
【文档编号】A47J27/02GK203378938SQ201320097450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0日
【发明者】黄学时 申请人:黄学时